第2章 迎亲队
这天一早,吹吹打打的迎亲队进了村。
李媒婆的身影跟在轿子旁边,身后跟着一溜串看热闹的村里人。
待到了荞妹家门口,轿夫引燃爆竹,在“噼里啪啦”的声音中,李媒婆一脚跨进了家门。
“新娘子收拾好了吗?
吉时快到了,我们该出发了。”
媒婆敲了敲门。
“这就来!”
张氏声音传来。
“荞妹,等会你就跟在轿子后面哪也别去,该吃饭你就坐下吃饭。
知道了吗?”
张氏叮嘱她。
村里一年到头吃不上肉,有这个机会她也想让荞妹吃顿好的。
“知道了娘,你今天真美。”
荞妹由衷夸赞道。
不是她夸大,张氏长的白,又不是很瘦的身材,有肉的地方有肉,五官也不像北方人那样浓眉大眼的,很是精致。
张氏披着红盖头,身着玄黑色衣服,下摆用不同彩色布料作为边缘进行缝合。
李媒婆搀扶着她走到门口,手帕一扬喊道:“新娘上花轿!”
花轿抬起,迎亲队吹吹打打得开始奏乐启程。
荞妹紧紧跟在花轿后头,听到后头村民们早己议论开来的声音:“也不知道新郎的前个婆娘是怎么死的。”
“没听说过啊,倒是知道留下了一个五岁的儿子。”
“听说家里条件不错,是个杀猪的屠夫呢!”
“对啊!
彩礼都给了十五两呢!”
等到了新郎马大柱家,只见院里和外头空地上共摆了十桌,桌子上十个菜,八个素菜,一个肉一个鸡蛋。
在这年头鸡蛋也算是个肉菜了。
大家起哄过就坐在桌边眼睛紧盯着肉盘等待开饭。
荞妹看着马大柱牛高马大的身材,旁边站着一个半大的小孩,不似马大柱黑黑的皮肤,他的皮肤偏白、红润,眼睛却紧紧瞪着张氏。
“好!
感谢大家来参加我马大柱的席!
大家开饭吧!”
马大柱一举酒杯,对着早就垂涎欲滴的村民们说道。
荞妹和马大柱的儿子马怀山坐在一起。
村民们的筷子像打仗一样缠斗在一起,眼见着肉盘里的肉一块块变少,马怀山又急又气,这些人欺负他人小,够不到肉!
这时,盘子里突然出现了一块肉,还有两筷子鸡蛋。
“快点吃,一会就没了。”
荞妹吃的油津津开口道。
“哼,不用你献殷勤。”
马怀山嘟囔道,“嗷呜”一口啃在红烧肉上。
软烂好吃!
比他爹做的不知道好吃多少!
荞妹没管他,快速吃完一口肉又去夹其他的菜。
那肉一人一筷子都没了,她己经很厉害了,抢到了好几块呢!
荞妹吃的很快,后面不顾小孩的嘟囔,给他夹了几筷子菜,端着自己的碗进了房门。
“娘,我给你送菜来了,看我还抢到了肉呢!”
荞妹端着菜碗进来,心想做新娘子这么可怜的吗?
大家都有的吃就新娘子没得吃。
“谢谢荞妹,你吃过了吗?”
张氏很感动,她确实也有些饿了。
“吃过啦!
娘亲快吃吧!”
“对了,娘亲忘记告诉你,外面穿着喜服的人以后就是你爹。
晚上他要是和你说话,你一定要记得叫爹,知道了吗?”
张氏温柔的和荞妹说。
“可是,他不是我亲爹呀?”
荞妹不解。
“后爹也是爹,要想以后我们娘俩的日子好过,嘴巴一定要甜,知道了吗?”
张氏心想,嫁人了就得以夫为天,这是她娘教给她的,确实也没错。
“知道了娘。”
村民们吃过饭以后很快便走了,只留下一桌的男人和马大柱在那里喝酒。
等到晚上,那一桌的人也走了。
几个婶子在收拾盘子。
马大柱进了堂屋,看见蹲在地上玩蚂蚁的儿子,轻轻踢了踢他***道:“兔崽子,起来,带你去看看你娘!”
“她才不是我娘。”
马怀山没敢大声说,话在嘴皮上轻轻一碰。
大摇大摆的进了房间,马大柱看见坐在张氏旁边的荞妹道:“你就是荞妹吧!
我叫马大柱,这是马怀山。”
“爹,弟弟。”
荞妹福了福身,眼睛看着地上。
马大柱对荞妹的上道很是满意,对身后的儿子道:“怀山,这是你娘和姐姐。”
马怀山一听,不高兴道:“她们才不是我娘和姐姐!
我没有姐姐!
我娘就我一个儿子!”
马大柱一巴掌拍在马怀山背上,“臭小子,我看你是活腻了!”
张氏看着这个情形,连忙站起身去挡,“当家的,孩子还小,不懂事。
以后就慢慢能接受了。”
马大柱低头看着香软如玉,有些把持不住,对马怀山道:“行了,带你姐姐去她房间睡觉去!”
说完把两人一赶就在房间里关了门。
门外的两人看着紧闭的房门,马怀山哼了一声用手向右边一指:“那是你的房间,自己去睡吧。”
说完就朝前头的房间走去。
揉了揉肚子,呜呜呜,就中午吃了饭,他现在好饿呀。
这个房子一共三个房间,进门就是堂屋,三个房间呈半包围。
荞妹走进房间一看,一张木板床上面铺的稻草和床单,上面放着一床薄棉被。
房间很小,住的下荞妹,却住不下荞妹空荡荡的无处安放的心。
翻滚了半夜,荞妹终于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张氏敲响荞妹的门:“荞妹,该起了,不要睡懒觉。”
这毕竟是第一天来到这个家,不要让马大柱觉得她们娘俩是懒惰的性子。
还在睡梦中的乔妹,听到娘亲的声音,立马爬起来,往窗外一看,己然快天亮了。
“娘。”
荞妹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打开门。
“出来洗漱一下,帮我烧火,准备做饭了。”
张氏说。
荞妹点点头出去打水。
如今西月的天还是挺冷的,水也冻手。
她快速的洗了把脸,就着水用手把头发梳了下。
荞美的头发又长又黑,爹爹还活着的时候,家里不缺吃的,家里人口又少。
荞妹吃得好,比同村的女孩们都长得高长得好。
马家的条件也不差,至少在吃食上没有委屈自己。
早上张氏煮了一锅稀米粥,蒸了五个大白馒头。
荞妹烧火的时候闻到大米粥的米香味咽了咽口水,她也许久没有吃大白馒头了,只今年过年娘亲蒸了八个馒头吃了三天。
饭好了以后,张氏这才去敲马怀山的门,在门口温柔的喊道:“怀山,醒了吗?
起来吃饭了。”
又进房间叫醒马大柱。
房间里的马怀山在睡梦中闻到米香味肚子早己经打鼓了,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窜出门洗漱好以后坐在桌边。
看到两人都快洗漱好了,张氏把粥盛到碗里。
盛了两碗全是米的,两碗几乎看不见米的。
又拿了个盘子装馒头。
荞妹懂事的把碗端给马大柱:“爹爹早,吃饭了。”
转身又去给马怀山端碗。
没等人上桌,马大柱己然端起碗呼噜喝一大口。
馒头上桌以后首接用手拿了一个,一口咬下去便少了一半。
马怀山也伸手拿了一个馒头。
张氏和荞妹光是喝着没什么米的粥,没有伸手拿馒头。
马大柱看着也没说话,倒是马怀山伸手给两人一人拿了一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