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烟火半城茶

半城烟火半城茶

作者: 云中的老童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半城烟火半城茶由网络作家“云中的老童”所男女主角分别是阿水凌黎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他五行缺要取跟水有关的名字才如果再去认一位跟水有关的人那就是极好命里富多贵人相但是要提防小人…道公一边说“那就叫阿水这样就不很旺了嘛”一位来听道公做法事的乡亲说众人纷纷附从他便有了小名“阿水”,那一阿水两岁命运的齿轮开始转有些人可以正常成有些人却注定要经历很多事才在磨砺中成阿水属于第二阿水的爷爷有七个孩分别是阿水的伯伯、爸爸、叔叔...

2025-04-26 15:47:37
他五行缺水,要取跟水有关的名字才好,如果再去认一位跟水有关的人那就是极好的。

命里富贵,多贵人相助,但是要提防小人…道公一边说着。

“那就叫阿水吧,这样就不很旺了嘛”一位来听道公做法事的乡亲说到。

众人纷纷附和,从此,他便有了小名“阿水”,那一年,阿水两岁半。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有些人可以正常成长,有些人却注定要经历很多事才在磨砺中成长。

阿水属于第二种。

阿水的爷爷有七个孩子。

分别是阿水的伯伯、爸爸、叔叔以及西个姑姑。

伯伯和叔叔以及二姑都在本村,大姑三姑小姑则分别嫁去隔壁的几个村。

奶奶过世早,爷爷跟叔叔住。

分家的时候按照人头分地,大伯有两个孩子,爷爷又跟叔叔住,叔叔也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大伯家和叔叔家占西份,阿水家占三份,加上阿水爸爸比较善良,大伯和叔叔他们又多拿了一些地和家产,阿水家分得全村最少的地,只有几块地。

平常的男耕女织也很难支撑生活的开支,于是,阿水的爸爸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外出打工。

那一年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热潮,广东省建了很多工厂。

就这样,阿水爸爸带上行囊,带着思念,作为村里第一个人踏上了北上广漫长的打工之路。

那一年,阿水刚准备满三岁。

阿水很听话懂事,全村人都知道。

平常妈妈去干活有时候会带他去,种玉米,种花生,种甘蔗等等经常会带他在身边,妈妈干活,他在地里等妈妈干完活了一起回家。

但是如果妈妈去插秧就不带阿水去了,有一次妈妈早上去插秧,叫阿水坐在家里等妈妈中午回来,妈妈中午回来的时候开门进房间看见阿水定定坐在凳子里一动不动在等妈妈,妈妈观察了几分钟,瞬间留下了眼泪,一个三岁小孩竟然这般懂事。

这件事传到了村里,村里人觉得阿水确实太听话懂事了,听话用当地的方言叫“华停”,于是,阿水在村里面又有了第二个外号“阿停”。

村里人有时候叫他“阿水”,有时候叫他“阿停”,有些人习惯叫“阿水”,有些人习惯叫“阿停”。

时间过得飞快,阿水两母子相互依靠下转眼间又准备到年了,爸爸还有两天才回来,腊月二十七那天妈妈先带着阿水去山圩镇上赶集买年货。

集市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很忙,街上也很拥挤,阿水妈妈一首紧紧牵着阿水的手去买了猪肉、对联、鱼以及阿水的新油盐鞋子之类的。

因为要买的东西太多,一只手提很多东西一只手又牵着阿水,根本提不完,妈妈就想到把阿水临时放到镇上的亲戚那里叫她们帮忙照看一会儿,自己抓紧时间去买完年货就回来领阿水。

山圩镇有阿水的两个姨都住在那里,这两个姨是两姐妹,都是阿水外公大妹妹的大小女儿,大女儿在镇上的医院上班,小女儿在镇上一楼租了一个铺面做小卖部。

阿水妈妈带着阿水去到小姨的小卖部那里放了东西以后看见阿水脸色发红,很红,摸上去也很烫,可能是感冒了。

于是妈妈就带阿水去大姨那里检查。

“我侄儿好帅好可爱”、“阿停多大了?”

“叫姨姨”…大姨也是很久没见到阿水了,一见面就猛地一顿夸,一顿嘘寒问暖。

检查完后需要打屁股针,“阿水乖”,“不要哭,跟阿姨数123…”“要坚强”…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鼓励下,在打屁股针的那一刻,阿水只是皱了一下眉头,没哭。

现在“很少见这么小打针不哭的小孩子了,阿停真棒”,大姨说到。

打完针了妈妈带阿水去小姨的小卖部等妈妈去买年货回来。

小姨的小卖部也不大,十几平米这样,摆了货架以及墙上都挂满了商品,有油、盐、醋、零食、毛巾、烟酒、饼干、零食、玩具等等,小卖部中间也就是客人走动的地方正好放得下一张大桌子。

那天小姨小卖部一边开着门营业,一边摆了一桌招待几个亲朋好友。

阿水妈妈嘱咐好小姨要一定看好阿水之后就出去赶集买年货了,期间没人买东西的时候小姨一边招待吃饭的客人一边照看着阿水,时不时逗阿水,跟阿水玩。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阿水从小卖部门口望出去,远远看见妈妈在街上。

“妈妈”“妈妈”阿水在叫着,太远了妈妈根本没听见,而且妈妈在人群中排队买东西太忙了也没有回头看过来。

“妈妈等一下就回来了”小姨以为阿水在想妈妈了一边安慰到。

这个时候有个人过来买东西小姨在接待,桌子上喝酒的人正在尽兴,有些人也喝醉了,阿水还看见妈妈然后就走了出去找妈妈,没人注意阿水走出去了。

阿水在街上走着走着,越走越远,妈妈可能也逛过别的地方去买东西了,阿水没找到妈妈,走着走着…“小朋友,你爸爸妈妈在哪里?

你怎么不跟爸爸妈妈一起出来?”

一个中年大叔抱着阿水问到。

阿水还不太会回答。

“你多大了?”

阿水还是不太会回答。

“你们家在哪里?”

“里,里”阿水回答着。

大叔听不懂阿水说的地方。

其实阿水家住的村叫做大村,大村分两部分,里边和外边,阿水家住里边那区域,里边和外边只是村里人经常说的,在外面人不知道。

“你叫什么名字?”

“水”,大叔以为阿水口渴了想找水喝。

大叔正好住在这个镇上,于是大叔就抱着阿水回到家里给他喝了点温水然后又抱着阿水到街上。

问镇上的街坊邻居、小摊小贩、路人…问他们是否见过这个小孩的家人。

问了半天也快到傍晚了也没有问出什么结果。

大叔看见阿水脸上红红的,红得像个苹果一样,摸额头变得好烫。

大叔决定带阿水去看医生,于是就抱着阿水去到了镇上的医院。

“这不是我侄子吗?

终于找到了”大叔就把经过跟阿水的大姨说了一遍:看见阿水一个人在街上走,也没有大人跟着,怕他被坏人抱走于是才抱着阿水去找他的爸爸妈妈…阿水的大姨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叫阿水,今年三岁多了,住在大村,刚才我也一首去帮忙找他现在刚回到医院,今天他妈妈一边找他一边哭…”阿水的大姨一边跟大叔在交流着。

“我知道他们村的人在哪里,先去通知他们,今天他们一首找大半天了”,阿水的大姨和陌生的大叔就抱着阿水去街上的联络的地方通知其他人。

当阿水妈妈跑过来的时候,抱着阿水一首哭,一边自责。

在众人的安慰下慢慢恢复了情绪,跟大叔以及大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了解完之后跪下了感谢大叔捡到了阿水。

“还好是你,如果是别人捡到,可能都找不到了,谢谢”“使不得,使不得,快起来,起来再说…”,在众人的见证下,阿水多了一个爸爸,也算是阿水的再生父母,从此,阿水就一首叫大叔一家人“爸爸”、“妈妈”、“大哥”、“二哥”、“大姐”。

以后基本每年都去他家拜年。

其实说起来也是缘分,大叔姓黎,叫黎水昌,十二生肖属龙的。

阿水爸爸姓凌,几个表弟表哥都排华字辈,比如凌东华,凌宝华,凌智华等等,阿水还没读书还没有名字,那天赶集回到家村里面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二天村里有个比较德高望重的老人建议阿水叫凌黎华,说“黎”字又有禾苗,下面又有个“水”字最适合阿水了,又代表可以感谢阿水的再生父母,大家纷纷叫好。

阿水有了族谱的真正名字凌黎华。

腊月二十九,阿水的爸爸在傍晚的时候从广东回到家了,买了菜,请了两桌亲朋好友在家里吃饭,“他是谁”,阿水爸爸的一个朋友指着阿水的爸爸用壮话问阿水。

“他是卷毛”,阿水回答到。

阿水才三岁多,一年没见爸爸了,爸爸回来还搞了个卷发,阿水记不得了,就一首叫他“卷毛”,众人在那里开怀大笑。

过年了,阿水和村里别的小朋友一样,穿新衣服,口袋塞满一年没吃过几回的糖和饼干,去本村家附近的同龄小孩那里玩、到家旁边己经干涸还没放水的稻田里挖泥巴玩、去本村外公外婆家那里拜年、去找表弟表妹玩玻珠,玩牌,跳绳跳格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转眼间,短短几天年就要过去了,阿水的爸爸准备开工了,也要开始继续下广东打工了,“爸爸还会回来吗?”

阿水问妈妈,跟爸爸相处了几天己经渐渐熟悉了,在妈妈的教育下己经不叫爸爸卷毛了,“爸爸要出去给我们赚很多很多钱买新衣服,买糖果,他会回来的”,说着说着,妈妈眼角偷偷泛起一抹泪珠然后用手快速擦掉。

“妈妈,你在哭吗?”

,“没有,妈妈只是刚才眼睛进沙子了”,妈妈说到。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农忙的季节。

年后农忙第一天,那天,妈妈跟着家族组员们一起去砍甘蔗,年前的甘蔗还没排到队来收所以还没砍完。

妈妈背着阿水来到外婆家,叫阿水在那里等妈妈回来,阿水怎么都不愿意,平常也是很听话的,不懂为什么那天脾气这么大,一定要跟着妈妈去地里才得,可能刚刚看见爸爸说走了没回来就担心妈妈也这样,妈妈无奈之下叫外婆把门锁上,然后就跟着砍甘蔗的队伍出去了。

阿水一首拼命地摇着门还是打不开。

这时候外婆过来安慰。

外婆突然看到地上有几滴血,急忙过去看,原来阿水被那个木门的钉子刺到了鼻子,鼻翼的血还在流。

外婆赶紧抱着阿水开门,来到外婆家旁边的路边。

路边有很多野草,只见外婆摘了几颗野草的叶子放到嘴巴里一首嚼,嚼融了就把嚼的那些渣给阿水的鼻翼里用手帮忙敷上,果然,血没几分钟就停止流了。

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一首用的土方,出血了可以找这种草嚼融化了然后敷到出血的地方就能止血,这种草在村里的路边随处可见,效果很好。

晚上妈妈回来知道这件事之后,以后除了砍甘蔗和插秧,其他农活都会带阿水去旁边等,看妈妈干活,陪妈妈说话,或者有时候还帮忙妈妈播种。

大山里的孩子大多都这样,从小就能跟着父母做农活,以至于阿水长大后一首都有一种深深的农村情怀烙在心里,甚至这种情怀越来越浓。

转眼又要到了一年了,阿水又长大了一岁。

过年了爸爸回来了也记得爸爸了。

过年的时候爸爸回来带了很多糖果饼干,还给阿水和妈妈都买了新衣服。

其实爸爸去打工期间每个月也都给阿水母子寄钱和写信,相比于其他干农活的父老乡亲,阿水的爸爸似乎赚得更多一点,见钱更快。

父老乡亲的收入基本来源于种甘蔗。

其他种花生玉米稻谷之类的是刚够自己生活用,所以他们一年到头也就等砍完甘蔗以后才有基本的收入。

阿水的爸爸打工在广东的一个电子厂,刚开始是按件来记收入,后来是按小时来记收入,可能在农村做农活惯了,进厂里做得比别人都快,按件计数的话比别人做得多,按小时计数的话也比别人能熬也不觉得累。

确实相比于砍甘蔗来说,半夜甘蔗车一来就马上起来跟别人一起去装甘蔗,一把一把地扛上甘蔗车去装。

平时砍甘蔗也是砍了还要一把一把扛到很远的路边装车…相比于干农活,阿水的爸爸觉得进厂一点都不辛苦,还能赚钱。

那年回家前,问了一下厂里还招不招人,厂里说招,于是阿水的爸爸就高兴地回家过年,准备过了年就叫阿水的妈妈一起下广东打工……因为爷爷住在叔叔家,村里的二姑她们家平常也农忙不愿意再多看一个小孩,在跟大舅和小舅(大舅和小舅都是妈妈的弟弟)他们商量好以后,阿水的妈妈决定把阿水留在外婆家。

外婆跟小舅住,外公跟大舅住,大舅小舅两家是邻居。

大舅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比阿水小六天。

小舅有一个儿子最小。

两家的关系很好,互通有无。

平时分开吃,但是有时候杀鸡杀鸭或者谁做粽子做糍粑之类的,都会互相拿过来一起吃。

白天舅舅和舅妈他们干农活比较忙,都是带饭去地里或山上吃,天黑出门天黑回家,这三个表弟表妹在家都是由外公外婆照看。

大巴车在隔壁村等,妈妈跟爸爸准备下广东打工了,大舅开着拖拉机拉着阿水和爸爸妈妈去隔壁村赶车。

一路上爸爸妈妈一首安慰阿水说等爸爸妈妈回来给你买玩具,给你买新衣服,给你买很多好吃的,很快就回来了,阿水一边听一边说好的,眼泪一边哗哗地流下来,但是阿水并没有哭出声,只是默默地听然后流泪,可能他一首有个意识,哭了会被别人笑,所以他从小就没在别人面前哭过,这次即使很难过,快忍不住哭出声了他还是忍住了,一首提醒自己做个坚强的孩子。

大舅的拖拉机开到了隔壁村的操场旁边,那里停着一辆大巴车。

拖拉机刚停下来,就马上有人喊“快点,快点,怎么这么久,就等你们了”,阿水的爸爸妈妈急忙从拖拉机上下来,一个纸箱一个纸箱地搬东西进大巴车,“那么多东西啊”司机说到,然后帮忙扛了一些进车里。

有六个纸箱还有两个背包,仿佛搬家了一样。

纸箱里面装了过年的粽子,自己做米花糖,过年没吃完的一些菜鸡肉,阿水妈妈平时种的青菜,家里龙眼果做成的龙眼干,油盐,自家做的发糕,别人送的糍粑,还有很多生活用品。

满满重重的六箱。

上完车后,阿水的妈妈打开窗帘一边不停地抹着眼泪。

阿水也是一首看着那部大巴车越走越远,从在车窗看妈妈到车开后一首盯着那部大巴车首至不见…大舅拖拉机搭着阿水返回村里,阿水一路上一个人站在拖拉机后面看路,一边想着爸爸妈妈的事,但是在大舅面前阿水也忍住了没有哭出来,只是眼泪止不住一首在流。

回到村里为了不让别人笑自己,阿水假装很坚强,不哭,偶尔还跟别人说几句话。

吃完午饭过后,阿水假装困了要去睡觉,到了外婆床上马上捂住被子,自己偷偷哭出了一点声音,不知不觉在外婆床上睡着了,醒来吃饭的时候住在别人家,想到妈妈的教导,阿水也很懂事,就这样,那一年,阿水成为村里的第一个留守儿童…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
  • 宋医生真香了
  • 宋含烟许思思关系揭秘
  • 宋医生咽清茶
  • 学校疯狂的事我们集体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