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课堂上的诗意邂逅

暗房不暗 沫渡雅栖 2025-04-02 13:16:17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三下午,阳光正好,宛如一位温柔的访客,轻轻踱步于天地之间。

我怀揣着对现代诗歌炽热的热爱,迫不及待地早早来到了教室。

离上课还有十分钟,偌大的教室里空荡荡的,寂静无声。

只有阳光,透过那扇老式的木格窗,不紧不慢地洒在讲台上,在木质的台面上勾勒出一个菱形的光斑。

那光斑恰似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带着几分静谧与神秘。

我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尽情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时光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思绪也随着这份宁静慢慢飘浮。

突然,后门被轻轻地推开了。

那“吱呀”一声,在寂静的教室里异常清晰。

一阵带着薄荷香的微风,如同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悄悄地溜进了教室。

那股清新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我精神为之一振,仿佛整个世界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

只见夏安像一只警觉又灵动的猫,蹑手蹑脚地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走进教室。

她每一步都迈得极为轻盈,深怕发出哪怕一丁点儿声音,打扰到这份宁静。

仔细瞧,她的帆布鞋底还粘着暗房里的红灯滤光纸碎屑。

那些小小的、红色的碎屑,像是无声的证人,诉说着她刚刚在暗房里忙碌的身影。

想必在暗房昏黄的灯光下,她正专注于冲洗胶片或是摆弄着那些摄影器材,为了捕捉那瞬间的艺术之美而努力着。

她悄悄地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轻轻地把一本有些陈旧的《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竖在课桌上。

这教材便成了一道小小的屏障,试图将自己隐藏在书本之后。

紧接着,她迅速而又小心地撕开柠檬味橡皮糖的包装纸。

刹那间,那股清新的柠檬香气与原本空气中的薄荷香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教室都弥漫着一种甜蜜又清新的气息。

就在这时,教授的声音,如同一记炸雷,突然在教室里响起:“艾略特说西月是残酷的季节。”

教授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旷的教室里回荡着,瞬间让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

接着,教授锐利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首首地落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高声说道:“后排穿灰色卫衣的同学,请你诠释一下这句诗。”

原本轻微的咀嚼声,像是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戛然而止。

我有些好奇地回过头去,只见夏安的脸上瞬间露出一丝惊慌失措的表情。

她手忙脚乱地抬手擦掉嘴角粘着的糖粉,动作显得有些慌乱。

而她耳朵上那对小巧的耳钉,在晨光的映照下,慌慌张张地闪烁着光芒,似乎也在为她此刻的紧张而“颤抖”。

她的目光匆匆穿过大半个教室,首首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目光充满了求助的意味,就如同暗房里突然亮起的刺眼白炽灯,让人无法忽视,清晰地传达出她此刻的窘迫与无助。

“因为……因为……”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想要解释,却又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突然停住了。

就在她慌慌张张站起来的瞬间,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矿泉水瓶。

那瓶子摇晃了几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最终还是“啪嗒”一声,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那清脆的声响,在这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西月的樱花开得那么美,但胶片总是无法还原那种转瞬即逝的粉红色调。”

终于,她鼓起勇气开口,话语如同樱花花瓣一般轻盈地飘落,缓缓地在教室里散开。

她的这一番话,在教室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有人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大概是觉得她以摄影角度解读诗歌的说法实在有些新奇特别;也有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被她独特的见解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某根心弦,陷入了对西月、对美的深思之中。

然而,教授的反应却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夏安加以嘲笑或者忽视,而是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教授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微笑,缓缓说道:“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解读。

就像暗房里的定影过程一样,有些美注定只能停留在显影阶段,无法被完全固定下来。”

听到教授的高度评价,夏安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喜。

原本因紧张而略显苍白的脸颊,此刻也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她迅速坐下,然后俏皮地对我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接着,她又小心翼翼地从笔记本上撕下一角,动作轻盈又迅速。

她低头迅速画了一台相机,寥寥几笔,却将相机的轮廓刻画得栩栩如生。

画完后,她趁人不注意,偷偷地递给了我。

我伸出手接过那张纸,轻轻地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一台老式的相机,镜头正对着一片盛开的樱花树。

简单的几笔勾勒,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那相机早己捕捉到了樱花绽放的最美瞬间。

我微笑着,将这张纸夹进了手中的《荒原》的扉页里。

那里,还珍藏着一片去年春天采集的樱花标本。

那片樱花标本上,还隐隐残留着些许去年春天的雨痕,仿佛是它曾经经历过的那场春雨的珍贵记忆,在岁月里静静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