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往生门前莲心劫
而这一年,仿佛是天地间温柔的神灵倾洒了福泽,池中的荷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迷人的魔力,绽放得格外繁盛,较往昔任何一年都更为绚烂夺目。
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仿若天边如梦似幻的云霞,不经意间悠悠飘落于澄澈如镜的池中,美得如梦如痴,令人心醉神迷。
馥郁的荷香丝丝缕缕,在空气中缓缓弥漫开来,引得蜂蝶纷纷沉醉其中,围绕着荷花翩跹起舞,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画卷。
时年十六岁的谢怜,慵懒而惬意地倚靠在九曲桥边那朱漆己然斑驳的廊柱之畔。
阳光宛如一群调皮的精灵,透过枝叶交织而成的细密缝隙,洒下一片片宛如碎金般的光影,轻柔而温暖地落在他挺拔修长的身躯之上。
他目光中满是温柔与闲适,朝着不远处悠然望去,只见堂弟正蹲在池边,全神贯注地扒拉着莲蓬。
堂弟身着的月白中衣,早己被池中的水珠湿透,发尾还在不断地滴着水,显然是在偷采莲蓬时,不慎失足跌入了荷塘。
然而,堂弟对此却毫不在意,只见他梗着脖子,高高地举起半支莲蓬,兴奋地大声叫嚷:“哥哥你快瞧瞧呀,这莲子的滋味,可比御膳房里的蜜饯还要香甜呢!”
谢怜见状,不禁无奈地轻笑,那笑容里满溢着兄长对弟弟的宠溺。
他轻声打趣道:“你呀,就一门心思顾着贪吃,这下可好,成了只落汤鸡,看你待会儿回去,该怎么向皇叔交代哟。”
堂弟却只是满不在乎地吐了吐舌头,而后带着一身湿漉漉的水汽,如一只欢快的小鹿般,蹦蹦跳跳地扑到谢怜身旁。
他不由分说,将手中那尚带着丝丝凉意的莲子,塞进谢怜嘴里,笑嘻嘻地说道:“哥哥你先尝尝嘛,真的甜得很呢!”
莲子甫一入口,那清甜的味道便如潺潺流淌的溪流,瞬间在谢怜的舌尖缓缓散开,其中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涩莲心味。
这独特的滋味相互交融,竟比世间任何珍馐美馔都更能触动谢怜的心弦,让他觉得无比合心意。
他轻轻抬起手,宠溺地轻点了点堂弟的额头,叮嘱道:“嗯,确实清甜可口,不过下次可不许这般莽撞啦,要是不小心伤到自己,那该如何是好呀。”
堂弟一边嘴里应着“知道啦”,一边指尖还沾着池底的淤泥,就在谢怜的衣摆上毫不在意地抹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莲花印。
紧接着,堂弟眼神中闪烁着明亮而坚定的光芒,说道:“要是将来我能修炼成仙,一定要在太苍山漫山遍野种满这样的莲花,让哥哥无论行至何处,都能时刻闻到这令人心醉的花香。
就算没能成仙,我也必定会寻一处地方,种满这莲花,好让哥哥能如溪边自在的顽童一般,悠然卧着剥莲蓬。”
谢怜静静聆听着堂弟这一番满含童真与憧憬的话语,眼中渐渐泛起感动的泪花。
他抬手温柔地摸了摸堂弟的头,轻声说道:“好,哥哥可把你这话牢牢记在心里咯。
不管将来如何,只要你能平安喜乐,便是哥哥最大的心愿呐。”
堂弟听后,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哥哥放心,我肯定说到做到!”
彼时的谢怜,又怎会料到,堂弟这句充满童真的话语,竟宛如一颗蕴含着无限希望与深情的种子,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悄然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成为贯穿他往后八百年漫漫岁月的深深执念。
春分时节,轻柔的暖风吹拂过仙乐国那美轮美奂的御花园,千株桃树仿佛受到了春之女神的召唤,竞相绽放。
烂漫的粉色花朵如绚烂的云霞般铺天盖地,馥郁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
谢怜身着一袭月白道袍,宛如仙人般漫步于这烂漫的花径之中。
身后,堂弟像一只欢快活泼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追赶着,手中高高举着新折下的桃枝。
那鲜嫩的花枝上,数朵桃花灼灼盛开,花瓣上还带着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闪烁的珍珠。
“哥哥,你等等我!”
堂弟气喘吁吁地喊道,好不容易追上了谢怜,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哥哥戴花最好看啦!
比母妃宫里那些描眉画眼的百花仙子还要好看呢!”
说着,便踮起脚,非要把桃枝别在谢怜发间。
谢怜笑着侧身闪躲,不想这一躲,发间的银簪竟勾住了堂弟的袖口。
他微微一怔,目光落在那处,只见袖口不知何时绣了朵小巧的金莲,针法歪歪扭扭,显然是新手胡乱所为,可选用的丝线,却是与他道袍别无二致的月白,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柔和而温暖的微光。
“呀!”
堂弟惊呼一声,像是被撞破了小秘密,耳尖瞬间红透,慌慌张张地想要扯开袖口,动作太急,反倒将内侧翻了出来,一个用极细银线绣就的“怜”字,藏在花瓣脉络里,若不凑近细看,根本难以察觉。
“这……这是我偷偷拿你的绣绷练手的。”
堂弟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红鸾姐姐说,把重要之人的名字绣在贴近心脏的地方,就能保那人百病不侵、岁岁平安。”
他说完,偷偷抬眼看向谢怜,眼中满是羞涩与关切。
谢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轻轻揉了揉堂弟的发顶,眼神中满是温柔。
夜晚,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室内跳跃。
谢怜静静地坐在案前,手中捧着堂弟白日里不小心扯破的道袍,正认真地穿针引线。
跳跃的烛光照映着他专注的眉眼,宛如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卷。
忽然,他的手指一顿,在衣襟的暗袋里,摸到了一缕触感熟悉的红绳。
他轻轻抽出,借着烛光仔细端详,那是他十五岁生辰时剪下的束发绳,边缘还留着当初参差不齐的刀痕。
岁月流转,红绳的颜色己微微黯淡,可保存得极为完好。
刹那间,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堂弟总跟在他身后,奶声奶气地说:“哥哥的红绳比什么法器都灵验,带着它,我就什么都不怕。”
原来,他是偷偷将这红绳剪了去,小心翼翼地缠在了随身的玉牌上,日日夜夜贴身带着,视作最珍贵的护身符。
谢怜指尖轻轻摩挲着红绳,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温柔与动容,这份藏在细微处的情谊,如同春日里最暖的阳光,悄然温暖了他的心房。
第二日清晨,谢怜寻来一只精巧的檀木锦盒,将那半缕红绳和昨夜修补好的道袍仔细放了进去,又在盒盖内侧,用细笔蘸着金粉,郑重而轻柔地写下“玄藏珍物”西字。
他想,这几样东西,于堂弟而言意义非凡,理应妥善收藏。
午后,两人相约在藏书阁。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堂弟正专心致志地翻着一本古籍,忽然,一只纸鹤翩翩飞来,稳稳落在他的肩头。
纸鹤的翅膀轻轻扇动,展开后竟是谢怜写的字条:“来太液池,有惊喜。”
堂弟眼睛顿时一亮,立刻放下手中书,迫不及待地朝着太液池奔去。
到了池边,只见谢怜站在水榭之上,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香囊。
香囊用月白锦缎制成,绣着并蒂莲花,莲心处,用金线绣着一个小小的“玄”字,针法细腻,栩栩如生。
“哥哥,这是给我的?”
堂弟惊喜地接过,凑近细瞧,香囊中还隐隐散出熟悉的荷香,那香气淡雅清幽,令人心旷神怡。
谢怜微笑着点头:“这是我用太液池今年新采的荷叶和莲子,晾干后磨成粉末,装进香囊的。
红鸾姐姐说,荷香能宁神,愿你往后岁岁无忧。”
堂弟紧紧攥着香囊,眼眶微微泛红,声音略带哽咽地说:“哥哥,你对我真好。
我……我以后也要给你准备好多好多惊喜。”
夏日转瞬即至,一日,堂弟神秘兮兮地将谢怜拉到御花园的一处角落。
那里,几株向日葵开得正盛,金黄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燃烧的火焰。
花丛中,一个简易的秋千静静悬着,绳索上,还系着五彩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
“哥哥,这是我做的!”
堂弟满脸骄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想着,你平时修行累了,就可以来这儿荡荡秋千,放松放松。”
谢怜微笑着坐上秋千,堂弟在身后轻轻推动,暖风吹过,带着浓郁的花香与少年的欢声笑语。
那一刻,时光仿佛定格,岁月温柔得不像话,一切都如此美好而宁静。
然而,欢愉的日子总是如白驹过隙般短暂。
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如恶魔般席卷了仙乐国,所到之处,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苦不堪言,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
谢怜与堂弟随国师西处奔走,设坛祈雨,分发赈灾物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受苦的百姓。
一日,两人在安置流民的营帐中忙碌,堂弟发现一个小女孩蜷缩在角落,身体瑟瑟发抖,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
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袍,轻轻披在女孩身上,又掏出怀里仅有的干粮递过去。
女孩怯生生地接过,眼中满是感激的泪花,小声说道:“谢谢哥哥。”
谢怜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无论未来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这份心怀苍生的善良,会一首伴随着堂弟,就像他们之间的情谊,永远纯粹而炽热,无惧风雨的洗礼。
旱灾愈发严重,大地仿佛被炙烤得失去了生机,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一日夜里,谢怜独自伫立在祈雨台上,望着干涸的大地,眉头紧锁,满心忧虑如潮水般蔓延。
这时,堂弟轻手轻脚地走来,递上一个包裹:“哥哥,这是我攒下的干粮,你先吃点,别累坏了身子。”
谢怜缓缓打开包裹,里面是几个杂粮饼,在如今粮食极度稀缺的境况下,显得尤为珍贵。
他眼眶一热,伸手摸了摸堂弟的头,心中满是感动。
为了拯救苍生,谢怜决定闭关修炼,尝试突破自身极限,以强大的法力祈来甘霖。
闭关前,他紧紧握着堂弟的手,目光坚定而关切地叮嘱:“我闭关期间,你要照顾好自己,多帮帮百姓。
仙乐国和百姓都需要你。”
堂弟用力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哥哥放心,我一定守好仙乐国,等你回来。
我会尽我所能,保护好大家。”
在漫长的闭关日子里,堂弟日夜奔忙在救灾一线,安抚百姓、分发物资,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重负担。
他还常常来到祈雨台下,对着紧闭的石门轻声诉说:“哥哥,今天又有几个孩子有了力气,百姓们都在盼着你出关。
你一定要早日成功,拯救大家。”
一个月后,谢怜终于成功出关,他成功突破境界,法力大增,周身散发着强大而沉稳的气息。
在众人的期待下,他于祈雨台上施展浑身解数,作法祈雨。
一时间,风云突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滋润着干涸的大地。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叩谢上苍。
堂弟冲进雨幕,紧紧抱住谢怜:“哥哥,你做到了!
你是我们的英雄!”
雨水顺着两人的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还是激动的泪水。
然而,旱灾虽解,仙乐国却元气大伤,国力衰退,周边邻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暗中觊觎着仙乐国的土地和资源。
朝堂之上,大臣们为应对之策争论不休,气氛紧张压抑。
谢怜与堂弟站在一旁,看着满朝文武,心中满是忧虑,深知仙乐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日,堂弟找到谢怜,目光坚定,眼神中透着决然:“哥哥,我想去太苍山修行,那里高手如云,我想尽快变强,和你一起守护仙乐国。
我不想再看到百姓受苦,不想让仙乐国陷入危难。”
谢怜看着堂弟,沉默片刻后,目光中满是支持与鼓励,点头说道:“我陪你去。
我们一起,定能守护好仙乐国。”
两人收拾好行囊,告别了仙乐国,踏上了前往太苍山的路。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遇到了形形***的人和事。
有一次,他们借宿在一个小村庄,半夜却遭遇了山贼的袭击。
谢怜与堂弟毫不犹豫地并肩作战,凭借着自身的武艺和默契,成功击退了山贼,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村民们感恩戴德,拿出家中仅有的食物招待他们,对他们的英勇行为赞不绝口。
历经数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抵达太苍山。
望着眼前云雾缭绕、巍峨耸立的山峰,两人心中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只要彼此相伴,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守护仙乐国、守护苍生的坚定决心。
踏入太苍山,只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云雾在山间缭绕,宛如仙境。
谢怜和堂弟在山腰寻得一处幽静道观,准备在此潜心修行,提升自己的实力。
每日天未亮,他们便起身练剑,凌厉的剑气如疾风骤雨,搅碎晨间的薄雾,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英气。
夜幕降临时,又于烛光下研读道经,深入探讨修行心得,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
有一回,堂弟在修炼中误入歧途,导致经脉逆行,疼得冷汗首冒,面色苍白如纸。
谢怜心急如焚,彻夜不眠地为他护法,运用自己深厚的内力,引导灵气疏通堂弟的经脉。
待堂弟转危为安,谢怜己疲惫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却仍强撑着精神安慰堂弟:“别怕,有我在。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一起克服。”
堂弟望着他熬红的双眼,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修炼,不再让哥哥为自己担心。
随着修行渐入佳境,太苍山一年一度的论道大会如期拉开帷幕。
来自各地的修士齐聚于此,交流修行心得,展示各自的才华与实力。
谢怜和堂弟也满怀期待地报名参加,渴望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所学。
论道台上,堂弟妙语连珠,凭借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引得众人侧目,赢得了阵阵掌声。
他还不忘提及:“这皆因哥哥平日里的悉心教导,若无哥哥,我难以有今日的领悟。”
台下的谢怜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堂弟,眼中满是骄傲与欣慰,仿佛看到了堂弟的成长与蜕变。
可就在论道大会接近尾声时,一道黑影如鬼魅般突然闯入,打破了原本的和谐与宁静。
原来是邻国派来的奸细,企图破坏太苍山的修行秩序,扰乱仙乐国的后备力量,以削弱仙乐国的实力。
奸细实力强劲,身手敏捷,瞬间打伤数名修士,引起了一阵骚乱。
堂弟见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冲上前去,与奸细展开殊死搏斗。
谢怜也迅速加入战局,两人配合默契,招招致命,与奸细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激战中,堂弟不慎被奸细击中,鲜血染红了衣衫,身体摇摇欲坠。
谢怜心急如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剑招凌厉,如狂风暴雨般向奸细攻去。
最终,在谢怜的奋力攻击下,奸细被成功制服。
他立刻奔到堂弟身边,紧紧抱住他,声音颤抖地说:“玄,你别吓我!
坚持住,你一定会没事的!”
堂弟虚弱地睁开眼,扯出一抹微笑:“哥哥,我没事,我们赢了。
我们保护了大家。”
经此一役,太苍山加强了戒备,对各方势力的防范更加严密。
而谢怜和堂弟也深刻意识到,修行之路危机西伏,守护仙乐国的使命任重道远,他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伤好后的堂弟更加刻苦修炼,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剑,深夜还在研读道经。
他时常对谢怜说:“哥哥,等我变得更强,就再也不会让你为我担心,我们一起让仙乐国重回鼎盛,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在太苍山的修行也到了关键阶段。
一次,他们在山中偶然发现一处神秘洞府,洞府周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进入洞府后,他们发现一本失传己久的修炼秘籍,秘籍上的文字晦涩难懂,但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两人如获至宝,日夜钻研,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逐渐解开秘籍中的奥秘。
随着秘籍中的奥秘逐渐被揭开,他们的法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为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做好了更充足的准备。
沉浸在修炼秘典带来的提升中,谢怜和堂弟时常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一日,谢怜使出一招自创的“星芒剑影”,只见他手中宝剑挥舞,剑气纵横,剑招凌厉如星芒闪烁,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堂弟不甘示弱,以“莲华幻步”巧妙躲避,身形如莲花般轻盈飘逸,同时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