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的发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廖伟卖掉收音机后,口袋里多了30元现金。

这在1990年的农村,己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他对系统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开始认真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他把那本线装版《红楼梦》拿出来,轻轻翻动着纸页,书中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

他知道,这种老书在现代很有收藏价值,但在1990年的小镇上,大多数人对这种东西并不感兴趣。

“系统,这本书未来会值多少钱?”

他试探性地问道。

“根据未来信息数据推测,此书为线装版《红楼梦》第西版,保存完好状态下,未来可能价值超过2000元。”

听到这个数字,廖伟的心里一阵激动。

他看了看手里的书,轻轻擦去封面上的尘土,心想:这种东西暂时还不能出手,必须好好保存,等找到合适的买家再说。

他将书包好,小心地藏在床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随后,他又打开系统界面,尝试寻找更多任务或提示。

“系统,有没有其他任务?”

“建议宿主继续探索废品翻新领域,并尝试扩大交易规模。

完成任务可获取更多奖励。”

廖伟点点头,脑海中浮现出废品站老板的模样。

他决定再去废品站碰碰运气。

第二天一早,廖伟带着修好的工具箱和几张旧报纸,再次来到废品站。

老板看到他来了,笑着打趣道:“小伙子,上次淘的东西卖出去了吧?”

廖伟温和地笑笑:“还不错,修好了卖了点小钱。

这不,想再找点能用的东西。”

老板听了,似乎更有兴趣:“你小子眼光不错,自己随便翻吧,找到啥就算啥。”

廖伟开始耐心地翻找起来。

这次他发现了一台老旧的黑白电视机,屏幕上布满了灰尘,外壳也有几处裂纹。

但首觉告诉他,这台电视机内部可能还有修好的可能性。

“老板,这台电视机呢?”

廖伟问道。

老板走过来瞟了一眼:“这玩意儿太旧了,没人要,你要是真想要,十块钱拿走吧。”

廖伟蹲下仔细看了看,发现虽然电视机破旧,但内部线路似乎保存得还算完整。

他试探着说道:“十块有点贵了,这东西修好了也不值几个钱。

五块吧,修不好我就当扔了。”

老板摸了摸下巴,想了一会儿才说道:“行,五块就五块,你倒是挺会砍价的。”

廖伟付了钱,将电视机小心翼翼地搬到自行车上绑好。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他的目光突然被一个角落里的东西吸引住了。

那里堆着几块锈迹斑斑的铁板和一台外形奇特的钟表。

钟表的外壳虽然布满污垢,但隐约能看出是个手工雕刻的老式座钟。

“老板,这个钟表还卖吗?”

廖伟指了指那个座钟。

老板摇摇头:“这玩意儿也没用了,外面零件都少了一块,你要是想要,三块钱随便拿走。”

廖伟眼前一亮,立刻掏出了三块钱,把钟表一起带上。

回到家后,廖伟先将电视机摆放在桌子上,仔细拆开外壳。

果然,内部并没有严重的损坏,只是几根电线因为老化而断裂。

他按照系统提供的修复提示,逐步更换了老化的零件。

两个小时后,电视机终于被修复成功,屏幕上出现了黑白的画面。

看着完好的电视机,廖伟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这台电视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接着,他又把座钟拿了出来。

钟表的外壳虽然陈旧,但雕刻精美,看得出是手工制品。

廖伟用布小心擦拭着外壳,露出了钟表原本的金属光泽。

他打开钟表后盖,发现只需替换几个简单的零件就可以让它重新运转。

根据系统提示,廖伟用废弃的电线和螺丝做了简单的修复,很快让钟表恢复了运转。

座钟发出清脆的滴答声,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价值。

“这种工艺品,不知道镇上有没有懂行的人。”

廖伟低声说道。

他计划将座钟拿到集市上,寻找对钟表感兴趣的买家。

周末,廖伟带着修好的电视机和座钟来到集市。

他选了个显眼的位置,把东西摆了出来。

很快,一位中年男子被电视机吸引住了目光。

“这电视能用吗?”

男子问道。

廖伟点头笑道:“当然能用,我刚修好的,保证没问题。

现在这年头,电视机可不便宜,这台黑白电视只要50块钱,算是实惠价了。”

男子摸了摸下巴:“便宜倒是便宜,但这东西都老旧了,能不能再便宜点?”

廖伟没有急着还价,而是耐心解释:“您看,这台电视虽然旧,但内部零件都修过了,屏幕清晰度绝对没问题。

再说了,您这个价位可买不到别的电视。”

男子犹豫了一会儿,最终点头:“行,50就50。”

廖伟接过钱,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谢谢,您拿回去一定用得舒心。”

随后,一位穿着讲究的年轻人被座钟吸引住。

他抬起座钟仔细打量,眼中透出一丝兴趣:“这钟挺特别的,多少钱?”

廖伟笑了笑:“这可是纯手工雕刻的座钟,精美又独特,只要80块钱。”

年轻人显然对钟表有些研究,但也不愿轻易掏钱:“80有点贵,60怎么样?”

廖伟摇了摇头,语气依旧温和:“60确实有点低了,这钟摆放在家里绝对有面子,要不这样,75块,给您个实惠价。”

年轻人考虑片刻,最终点头:“行,75就75。”

廖伟收下钱,心中暗自庆幸,这次交易的利润远超预期。

一上午的努力下来,廖伟赚到了125元,这比他以往一个月的零花钱都多。

他深知,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必须扎实,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家里的状况。

回到家中,他看着手中的钞票,暗暗下定决心:“一步一步来,我一定能让这个家过上好日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