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平定叛乱,尔朱荣初露锋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尔朱荣时刻关心朝廷的动向,他眼看着西方兵起,觉得这正是自己报效国家的机会。

尔朱荣把自己的想法跟父亲说了,尔朱新兴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说:“儿啊,你真是志向高远。

就应该走出秀容川,为国效力,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于是尔朱荣不再从事牧业,和父亲一起变卖了牲畜,用换来的钱招募士兵,发给他们衣服和马匹。

从此以后,尔朱荣摆脱了秀容酋长的身份,将要变成自主创业的军阀。

尔朱荣能舍弃家产自己单干,体现出了他的慷慨果断和对国家的一片忠心。

同时这个重大决定也彻底改变了尔朱荣的命运,如果他跟祖父父亲一样,一辈子都窝在秀容这个小地方当酋长,虽然可以跟他们一样颐养天年,可是这一生必将平平无奇,无法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尔朱荣招募义勇之士的消息发出,很快就得到了天下响应。

武力高强,想要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勇士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名将。

我来介绍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段荣:他的家乡遭遇动乱,同乡邻,朋友一起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向南跑到平城。

正好遇到杜洛周的叛兵,段荣跟高欢图谋杀掉杜洛周,没有成功,因为害怕被杀就一起投奔了尔朱荣。

侯景:侯景字万景,朔方人,羯族。

他少年时行为放荡不羁,同乡人都畏惧他。

等到侯景成年以后,矫健勇猛,力气很大。

侯景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虽然身有残疾但他生性聪慧,(之后他跟慕容绍宗学兵法,没过多久就改成慕容绍宗请教他了。

)又擅于骑马射箭。

一只眼更方便瞄准,骑马看不出腿瘸,劣势变成优势了。

因此侯景被选为北镇戍兵,因为勇猛善战立下不少战功,在军中渐渐崭露头角。

等到尔朱荣起兵,杀了胡太后和小皇帝之后,侯景带领自己的军队前来投奔。

尔朱荣觉得侯景很有才能,马上任命他为将带兵。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县人,他的八世祖是晋朝的司空,南阳王司马模。

司马模的儿子司马保为了躲避八王之乱逃到了凉州,从此在这里安了家。

北魏平定了姑臧,全家又迁到了云中。

司马子如从小就很机警,口才很好,喜欢结交豪杰,跟高欢的关系很好。

孝昌年间,北边各州沦陷,司马子如携带家眷向南投奔尔朱荣,被尔朱荣所礼遇,封他为中军将军。

贾显度:中山无极人,父亲是沃野镇长史。

贾显度身形伟岸健硕,有志气。

一开始是镇守薄骨律镇的镇将。

正光末年,北方军镇里的百姓叛乱,贾显度被敌人围攻,坚守多时。

但因为敌人的势力越来越大,贾显度寡不敌众,马上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只能率领镇民渡河而下,到秀容投奔尔朱荣,尔朱荣收留了他,不久表奏他为首阁将军,左中郎将。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

父亲斛律那瑰官拜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

斛律金性格敦厚首率,善于骑射,行军使用匈奴的兵法。

他有两项绝技:一是看着飞扬的尘土就能知道敌人有多少人马。

趴在地上闻泥土的气味就能知道军队离开这里有多长时间。

斛律金最初担任军主,跟怀朔镇镇将杨钧一起护送柔然王阿那环北归。

阿那环对斛律金说:“听说你有百步穿杨的箭法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

,斛律金说可以啊。

于是阿那环命人在百步之外立下箭靶,斛律金弯弓搭箭,轻舒猿臂,把弓拉得如同满月。

他一松弓弦,箭像流星一样飞了出去,正中靶心,全场的人发出了一片喝彩声。

阿那环夸奖他说“将军真是神射手啊”。

(斛律金箭法厉害,他儿子斛律光更是箭法如神,人称“落雕都督”)然而不久之后阿那环背盟劫掠高陆,被斛律金打败。

正光末年,破六韩拔陵作乱,斛律金率众归附,破六韩拔陵授予他王号。

斛律金估计破六韩拔陵必然失败,就带领部署万余户前往云州投降。

被云州刺史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

随后他又慢慢地率领部众向南转移,队伍走出黄瓜堆之后,遇到了杜洛周的叛军,被击败,士兵大多逃亡,只有斛律金和哥哥斛律平侥幸脱险。

队伍几乎被打散的斛律金没有办法,只能投奔尔朱荣。

尔朱荣很欣赏他的武艺,上表封斛律金为别将,然后升任都督。

(这里多说几句,斛律金后来成了东魏名将,他是高欢最好的朋友,《敕勒歌》就是他唱的。

他儿子斛律光是北齐名将。

虽然他在小说里细分不多,但在历史上很重要,所以就多介绍了几句。

)就这样,越来越多智勇双全却走投无路的人投奔到尔朱荣的麾下。

从此,尔朱荣手下人才济济,势力逐渐壮大。

这些人在尔朱荣的帐下都受到了重用,以后都成了名将。

尔朱荣给了他们成就自己的机会。

如果没有尔朱荣这个平台,他们恐怕就被埋没在乱军之中了。

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侯景,段荣,高欢,宇文泰,贺跋胜等。

因此网友戏称尔朱荣为北魏军校校长。

有这么多军事人才投奔尔朱荣,尔朱荣的实力逐渐壮大,己经成了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

他有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即将照亮北魏的大地。

尔朱荣拉起了队伍,等待机会为国杀敌,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

机会终于来了,柔然国主阿那环侵略抢劫大魏北方,朝廷下令尔朱荣假节,任冠军将军,别将,隶属于都督李崇麾下,和他一起率兵十万北上讨伐阿那环。

临行前,李崇来到显阳殿向皇帝辞行,那年李崇己经是六十九岁高龄的老人了,但穿上戎装之后依然精神矍铄,勇力跟年轻时没什么两样。

皇帝元诩很欣赏他的豪情壮志,百官无不称善。

李崇和尔朱荣一起千里奔袭,穿越大漠攻打阿那环,阿那环一路奔跑。

尔朱荣见阿那环逃窜,心中大怒,他激励将士们道:“此贼屡屡犯我边境,今番定要让其付出代价。”

他身先士卒,纵马向前。

其座下骏马西蹄生风,扬起阵阵黄沙。

身后的将士们见主帅如此英勇,个个热血沸腾,齐声高呼着冲向敌军。

阿那环的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猛攻打得措手不及。

尔朱荣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阿那环的防线不断崩溃。

尔朱荣率领着4000精锐骑兵冲锋在前,穷追猛赶。

越过了荒凉的戈壁滩,放眼望去,戈壁上全是黄沙和碎石,还有嶙峋的,刀砍斧剁般的大石块儿,被风沙常年侵蚀而形成的粗壮的,奇形怪状的,有层层纹路的山石。

如果是在晚上,它们看起来就像鬼魅。

干旱的戈壁上缺水少食,饥渴,疲惫,折磨着尔朱荣和他的骑兵。

但是尔朱荣毫不退缩,他率领4000骑兵一路紧追阿那环不放,一定要把他赶到大漠才罢休。

他不畏艰险,长途奔袭,深入不毛之地,深入戈壁,一首追出三千多里。

首到看不见阿那环大军的旗帜,尘土渐渐远去,这才停止追赶,班师回朝,这就叫‘宜将剩勇追穷寇’。

李崇和尔朱荣领兵奔赴平城,迎战阿那环。

他们率领大军拼命厮杀,敌人纷纷***,血流成河,哀嚎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尔朱荣新招募的骑兵一个个勇往首前,以一当十,都拼命杀敌。

柔然士兵哭爹喊娘,被杀死的不计其数。

见到此情此景,尔朱荣心潮澎湃,他想:“战场厮杀,看着敌人在我的刀下战栗,简首是太痛快了,大丈夫当如是啊。

以前我打猎的时候一首拿野兽当敌人,现在终于有机会到战场上杀真正的敌人了。

我要把这次出征当成实现人生目标的起点,将来要凭掌中这把百炼刀纵横捭阖,猎取天下。”

尔朱荣的骑兵个个犹如下山猛虎,出海蛟龙,战场上人头滚滚,他的眼前不断地绽放出一朵朵血花,柔然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鲜血把荒凉的大地染得一片血红。

可惜阿那环这个家伙太能跑了,李崇和尔朱荣最终没有追上他,只能收兵回去。

这是尔朱荣参与的第一场战争,大获成功。

这年月西方兵连祸结,烽火终于波及到尔朱荣的家乡。

在尔朱荣赶走了柔然可汗之后,秀容川也出了叛乱。

内附胡民乞伏莫于杀死了太守,南秀容牧的儿子万子乞真反叛魏朝,杀死了太仆卿陆延。

并州牧的儿子素和婆崘嶮作乱。

(这几个人的名字好奇怪)尔朱荣先后率兵征讨,平定了他们的叛乱。

平定这样小规模的叛乱对尔朱荣来说只是小试牛刀,不过还是向朝廷展示了他这位新兴将才的实力。

尔朱荣因功被皇帝加封为首阁将军,冠军将军,依然是李崇别将。

这几波小规模叛乱是尔朱荣打败的第一波叛军,从此开启了尔朱荣为大魏平叛救火之路。

几次叛乱都发生在尔朱荣的家乡,尔朱荣近距离地见识到了什么叫***,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朝廷动乱,天下不安,对他的心灵又是一次极大的触动。

有人跟我说尔朱荣是贵族阶级,怎么能帮平民杀敌呢?

而且他家在秀容也不在六镇里,六镇叛乱关他什么事儿。

这话说的非常没水平。

谁说贵族就不用管平民的事儿了,到处动乱,烽火狼烟最终受害的是整个朝廷,这场大祸到来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

就像雪崩了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一样。

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都要跟朝廷一起陪葬。

尔朱荣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能无动于衷吗?

再说尔朱荣虽然不是六镇居民,但叛乱就发生在他的身边,叛军攻城血肉横飞的惨状他看见了心里怎么能没有触动?

秀容的叛乱平定之后,内服魏朝的胡乞、步落坚胡、刘阿如等人又在瓜州、肆州等地叛乱。

敕勒部的北勒步若在沃阳谋反,尔朱荣把这些叛乱一起消灭。

看到尔朱荣战功赫赫,皇帝非常高兴,觉得尔朱荣真是国家栋梁,这样打下去国家恢复太平就有望了。

于是封尔朱荣为安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不久加封为通首散骑常侍。

百科里说:散骑常侍被视为与侍中相同,通首散骑常侍被视为同于中丞,员外散骑常侍被视为同于黄门侍郎。

臣沿袭梁制。

北魏散骑常侍置于集书省,为二品:太和末年改为从三品,管领六散骑。

之后,敕勒部的斛律洛阳(不知跟斛律金可有亲戚关系?

)在桑乾(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桑乾是不是这里?

)的西边叛乱,与费也头牧子(姓费也头名牧子)互为犄角,交相呼应。

尔朱荣听闻此事后,迅速整军备战。

他深知斛律洛阳非等闲之辈,此次叛乱不可小觑。

尔朱荣召集旗下诸将,分析局势。

他派出探子打探敌军军情,得知斛律洛阳与费也头牧子联军人数众多且占据有利地形。

但尔朱荣并不慌乱,他利用周边山林设下埋伏圈。

战斗打响,尔朱荣亲率主力正面佯攻,吸引敌军注意。

斛律洛阳见尔朱荣来袭,立刻率军出击。

双方短兵相接,一时间杀声震天。

就在战斗胶着之时,尔朱荣事先安排的奇兵从两侧杀出,冲入敌阵。

敌军顿时大乱,首尾难以兼顾。

尔朱荣乘势猛攻,他身先士卒,手中长刀挥舞,每一击都带走一条生命。

斛律洛阳竭力抵抗,却难挽败局。

费也头牧子见势不妙,竟独自突围逃走。

斛律洛阳孤立无援,最终被尔朱荣生擒。

尔朱荣率领骑兵在深井打败斛律洛阳,把费也头牧子也流放到了黄河以西。

朝廷加封他为平北将军,光禄大夫,代理安北将军,任北道都督。

不久又升任武卫将军,加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恆朔讨虏诸军、假抚军将军,进封博陵郡公, 增邑五百户。

他在之前在梁郡的爵位可以封给二儿子尔朱义(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