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离谱的是这个大叔和她老婆一个在老街高价卖,一个在谷仓门口低价卖。
对于大叔来说游客不管在哪里买,钱都进了他们家,那批在老街问过价格嫌贵没买的游客看到谷仓同样有,价格还便宜,那肯定就入手了。
但对于最先卖这个的那个阿姨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把她的价格给压下去了。
这个阿姨说原本她卖20元结果他老婆卖15元,游客一问价说她卖的贵,那她也只能卖15元了。
不得不说这对夫妻太有心计了,有点不太道德。
周日那天人不多,大叔的生意也不是很好,他无聊时会跟豆包(一个AI的APP)聊天,若初一开始还以为他在跟老婆聊天呢,结果他来忽悠若初:小姑娘,你豆包知道哇,你们年轻人要好好用豆包,现在摆摊不行了,都在用AI无人首播了,要好好学学,我都己经花了好几万了学这个......若初心想你这么牛怎么不去首播卖货,还不是大声吆喝你家的龙有多好多好吗。
当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条龙走过时,他眼睛亮了,立马问这是哪里买的,小朋友说前面的摊位买的(也就是最先卖这个的阿姨),他抓住小朋友,说你给我看看,他看了一眼后很鄙视的说,这和我这个不一样,质量太差了。
还有一个大叔暂且称呼他为“牛逼”吧,“牛逼”这词在若初那边是一个贬义词,形容这个人自以为本事大到处炫耀的人。
这个大叔呢最初是做鸡蛋肉汉堡的,国庆那会若初摆在他旁边,听他吹牛吹了一整天,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他对若初说这个没点本事你们还做不来了,他每天收入2000多。
收摊时“牛逼”给了一个,若初咬了第一口就感觉不好吃,他做的就像面疙瘩,都不膨起来,即便加了个蛋还有肉末后依旧很薄,之前望过去弯弯的一点点若初妈妈还以为是虾呢其实就是肉。
同样是鸡蛋肉汉堡,在若初上班路上有一家做的很好吃,若初偶尔馋嘴巴的时候下班会特意开去买,那个都有5、6厘米厚而且好吃,里面肉都是一整个切面放满的,价格还便宜,“牛逼”做的很薄肉很少还不好吃。
国庆结束后的那周末,“牛逼”和隔壁摊位的在吐槽若初:那个小姑娘烤肠卖不掉,后来卖5元两根,也没人买,做生意不能这样做的呀,都亏本了。
没过多久,这个“牛逼”增加了牛肉汤,可能卖的不好吧,又换成了关东煮,也许又卖的不好吧,做起了铁板豆腐,还炸起了淀粉肠。
现在他的移动小车上绑了一条长长的广告布,上面印了炸香肠、铁板豆腐、鸡蛋肉汉堡还有两个是啥若初也不记得了。
重点是还卖淀粉肠,他左右两个摊位都在卖,他可能觉得比较好卖吧,也跟着做了起来,当初还嘲笑若初,若初想想可真是好笑呢。
随着气温变低,出来玩的游客也少了,原本之前周末每天都能轻轻松松用完一桶面糊卖出二十几份梅花小蛋糕,周六只卖出了十二份,周日晚若初依旧多了很多面糊没用完,就和西边的摊主一起把摊位移动到桥西边了。
桥西边白天不让摆,保安一首守着,待保安下班后那些摊主都会移动过去。
若初给旁边的摊主都做了一份梅花小蛋糕送了过去,那个“牛逼”吃了后说你这个好吃是好吃,但不行,太麻烦了,得像他这种才行。
上回若初做芋泥饱饱碗,“牛逼”说这种不行,现在做梅花小蛋糕,依旧说这种不行。
若初笑笑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