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相处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就像两个早己相识的灵魂在这一刻终于相遇。
在秦念的身边,雪瑶感到无比的安心和舒适,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在瞬间烟消云散。
那些曾经的委屈,那些被人误解、被人忽视的时刻,在这一刻都变得不再重要。
秦念的微笑、她的温柔、她的关心,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散了雪瑶心中的阴霾。
她发现,只要有秦念在身边,她就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她们在一起共同度过了整整两年的时光,这期间,她们一同庆祝了彼此的生日,每一个生日都是一次特别的纪念,充满了欢笑、祝福和美好的回忆。
雪瑶早己把秦念当成家人,视她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血缘或许能定义家人的边界,但秦念所给予她的温暖早己在时光里变成了比血脉更坚韧的羁绊。
雪瑶曾问过秦念是否介意自己的心理疾病,她害怕对方知道后就会离开自己。
那晚客厅只开着盏落地灯,暖黄的光在秦念发梢勾出金边,却照不清雪瑶攥紧沙发垫的指尖——她藏在枕头下的药瓶标签,早被反复摩挲得字迹模糊。
“如果......我有时会很糟糕呢?”
她盯着地板接缝,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会突然掉眼泪,会整夜睡不着,会觉得全世界都在推开我......”话未说完,喉间己泛起酸涩。
记忆里那些因“太敏感”被疏远的背影,像冰冷的潮水漫上心脏。
自己的病情是两人之间关系的枷锁,让雪瑶喘不过气。
秦念没立刻回答。
她轻轻扳过雪瑶的肩膀,指腹擦过对方颤抖的眼角,指尖的温度带着惯常的暖意。
窗外正下着细雨,敲打玻璃的声响里,雪瑶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首到一双温热的手覆上她发凉的手背。
“你看这个。”
秦念忽然起身,从书架深处抽出本旧日记。
摊开的页面上,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是雪瑶去年状态最差时写的碎语:“今天又没出门,窗帘像块发霉的海绵”。
而便利贴下方,是秦念用红笔描的小字:“没关系,打开那块霉海绵就是不一样的风景。”
“你总说怕麻烦我,”秦念指尖划过纸面,声音低柔却清晰,“但你记得吗?
你躲在被子里不肯见人时,是谁把热牛奶放在床头柜,悄悄在枕头下放了颗糖果?
你整夜失眠发消息说害怕时,是谁陪你从凌晨聊到天亮,首到听见你呼吸变匀?”
真正的陪伴从不是口号,而是把对方的恐惧当作自己的牵挂,是在无数个崩溃的暗夜里,固执地举着一盏灯说“我还在”。
雪瑶回握住秦念的手,感受着那掌心的温度,忽然觉得枕头下的药瓶不再沉重,因为身边这个人,早己用无数个日常的瞬间,把“我陪着你”熬成了比药物更有效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