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毕达哥拉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泰勒斯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徒弟及后⼈,还有⼀位重要⼈物也受到了他的影响,那就是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80年左右出⽣于古希腊萨摩斯岛上的⼀个贵族家庭。

他自幼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聪明好学,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开始接触诗歌和音乐,并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他的记忆⼒惊⼈,往往能够迅速记住诗歌的篇章,并⽤稚嫩的声⾳吟诵出来,引得家⼈和仆⼈们纷纷赞叹。

除了艺术之外,毕达哥拉斯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常常⽤⼩⼩的⽯⼦在地上摆弄,尝试着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他的⽗亲⻅他对数学如此痴迷,便特意为他请来了⼀位数学教师,指导他学习几何和算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毕达哥拉斯的求知欲愈发强烈。

他不再满⾜于岛上的生活,渴望到外⾯的世界去看看。

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经常需要外出旅游。

于是,毕达哥拉斯便有机会随⽗亲⼀起游历了⼩亚细亚等地。

在这些旅途中,毕达哥拉斯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化和⻛⼟⼈情。

他学会了多种语言,能够与不同地域的人交流。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些地方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数学和哲学思想。

他开始意识到数与形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在游历的过程中,毕达哥拉斯还开始关注自然现象,并尝试⽤数学的语⾔来描述它们。

他观察了⽇出⽇落、⽉相变化等天⽂现象,并⽤简单的⼏何图形来模拟这些现象。

当毕达哥拉斯进⼊⻘少年时期时,他己经确定了⾃⼰的⼈⽣⽬标:成为⼀名伟⼤的学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决定离开萨摩斯岛到更远的地方去求学。

他⾸先来到了⽶利都:当时的⽂化中⼼之⼀。

在这⾥,他向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们请教问题,其中就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哲学史第⼀⼈”泰勒斯和他的学⽣阿那克⻄曼德。

在⽶利都的求学过程中,毕达哥拉斯开始深⼊研究⼏何学和算术学,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解。

更重要的是,在泰勒斯的启发下,他开始思考数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数学的语⾔来描述宇宙的本质。

同时,他还关注⾳乐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发现⾳乐的和谐与数学的⽐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发现让他更加坚信数学是揭示宇宙奥秘的关键。

然⽽,毕达哥拉斯并没有满足于此。

他渴望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于是继续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游历了巴⽐伦、印度和埃及,并吸收了不同⽂化的精髓。

在这些地⽅,他不仅学习了更为深奥的数学知识还深⼊研究了哲学和宗教思想。

经过多年的求学和游历后,毕达哥拉斯终于回到了⾃⼰的故乡:萨摩斯岛。

然⽽此时的他己经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了。

他渴望将⾃⼰的知识和思想传授给更多的⼈,于是决定创⽴⾃⼰的学派。

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未能在家乡长久停留。

公元前520年左右,为了摆脱当时君主的暴政,60岁的毕达哥拉斯与⺟亲和唯⼀的⼀个⻔徒,离开了萨摩斯并移居到了⻄⻄⾥岛,在克罗托内定居下来。

在这⾥,毕达哥拉斯继续收徒教学,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还宣传他的哲学思想。

他的学派很快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年轻人。

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数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问题。

毕达哥拉斯不仅传授给他们知识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和创新精神。

然⽽,毕达哥拉斯的学派并不仅仅是⼀个学术团体,其组织纪律非常严密,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学员们需经历⼀系列神秘的仪式以求达到“⼼灵的净化”,并接受⻓期的训练和考核。

毕达哥拉斯认为⼥性也有求知的权利,因此他的学派中有多名⼥学者,这在当时是⾮常罕⻅的。

他还将⾃⼰的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融⼊其中,形成了⼀个集宗教、政治、学术于一体的团体,即“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提倡节制和纯洁的⽣活⽅式,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式才能达到⼼灵的净化。

在他的领导下,学派的影响⼒不断扩⼤,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和年轻⼈加⼊,还得到了当时⼀些政治领袖的支持。

毕达哥拉斯利⽤⾃⼰的影响⼒,积极传播⾃⼰的思想和观念,试图改变当时社会的⻛⽓和习俗。

在这个时期,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和哲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发展。

他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首⻆三⻆形两首⻆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

其实,他的这个定理源⾃于古埃及⼈的知识:古埃及⼈知道:如果三⻆形的三个边的⽐例是三⽐西⽐五,那这个三⻆形⼀定是⼀个首⻆三⻆形。

但毕达哥拉斯的伟⼤意义在于,他将这种经验性的结果抽象成为了通⽤的数学定理,即“A的平⽅加B的平⽅等于C的平⽅”。

这意味着数学可以从⼏何图形中分离开来,独⽴地表示事物的⽐例关系,也就是将图形抽象为数的关系。

这也推动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数本原说”。

他反对阿那克⻄曼德将万物的本源认为是“⽆定形者”。

在他看来,⽆定形根本不配做万物的本原,因为连⾃⼰都没有定形,如何能给万物定形呢?

所以万物应该是有定形的东⻄,⽽他认为最有定形的东⻄就是“数”。

他认为,数是宇宙的本质,万物皆可由数来描述,即“万物皆数”。

在他看来,不仅我们能够看到的事物可以⽤数来沟通,⽆形的东⻄也可以,⽐如⽤粗细相同但⻓度不同的弦就可以发出不同的⾳调。

也正是毕达哥拉斯,第⼀次使⽤了“哲学”这个词。

他是如何发明这个词的呢?

这和他观看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的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举⾏的,也就是在毕达哥拉斯出⽣前两百年就开始了。

奥运会每4年举办⼀次,毕达哥拉斯在⼀次观看奥运会时,并没有沉浸到运动员奋⼒夺冠的热情中,⽽是跳出了⽐赛的具体形式,对参与到奥运会的⼈进⾏了独特的分类。

他将⼈们划分为三类:第⼀类是爱名的⼈,即那些在奥运会上争夺⾦牌的运动员。

他们渴望出名,追求成就,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第⼆类是爱利的⼈,即那些商⼈,他们借着奥运会这个盛⼤时机,利⽤这⼀平台谋取利润,赚取丰厚的财富。

⽽第三类⼈,则是观众中那些对奥林匹克的兴趣并不在于名利,也不倾向于任何队伍获胜的⼈。

他们热爱思考,探究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对奥运会充满热情、奥运会的意义在哪⾥、奥运会可以给⼈带来哪些启示等。

于是,毕达哥拉斯⾃创了⼀个新的词“philosophia”,这个词的字⾯意思就是“爱智慧”。

它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philia”,意指“爱”,在古希腊语⾥⾯尤其是指“友谊之爱”;后半部分“sophia”,则代表“智慧”。

这个词语经过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弟们的传播,逐渐成为⼤家对“追求智慧”普遍使⽤的词语。

所以,从⼴义上来说,哲学包含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

然⽽,从狭义上来说,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般原理和原因、追问⾃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哲学。

但这个⼴义和狭义的定义并不是在短期内就明确的,⽽是经过了⼀个⾮长漫⻓的过程。

如果⼤家阅读早期哲学家们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在学校学习“哲学”专业时,所学内容往往并⾮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单纯的哲学课程,⽽是经常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物、天⽂学、美学甚⾄政治学等。

因为在早期,人类对知识的认识尚未细化,各个学科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

同时,哲学作为⼀种对真理和智慧的⼴泛追求,涵盖了⼈类⽣活的各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迅速发展促使这些领域逐渐分化,形成独⽴的学科,但这⼀过程并未改变它们在早期思想传统中的相互联系和共同根源。

毕达哥拉斯还提出了“和谐”的概念,认为宇宙的和谐是由数学的比例和关系所决定的。

这些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创建了明显带有宗教色彩学派的毕达哥拉斯,却开始容不下挑战他权威的意志。

我们刚才提到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万物皆数”,或许有些朋友们听说过。

但⼤部分⼈应该没听说过“万物皆数”的下半句:“且数皆为有理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所有的数都应该是和谐的,即可以⽤整数或整数之⽐来表示,也就是有理数。

然⽽,他的⼀位杰出的学者:希帕索斯,在研究毕达哥拉斯定理时,意外地发现了⽆理数的存在。

例如,当首⻆三⻆形的两个首⻆边的⻓度都为1时,斜边的⻓度⽆法首观地⽤整数或整数之⽐来表示(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度是根号⼆)。

这⼀发现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核⼼观念“万物皆数,且数皆为有理数”构成了巨⼤挑战。

⾯对这个挑战,毕达哥拉斯并没有像泰勒斯⼀样⽀持学⽣的学说,⽽是为了维护学派的权威性和⾃⼰的哲学体系,严令希帕索斯禁⽌研究并传播这⼀发现。

然⽽,希帕索斯坚持追求真理,最终将这⼀秘密泄露出去。

毕达哥拉斯得知后⼤怒,下令其他学者将希帕索斯捉拿并处以极刑。

尽管希帕索斯曾试图逃离,但最终还是被同学们捉住并扔进了地中海。

毕达哥拉斯的最终命运也好不到哪去。

⼤约在公元前508年,一个叫塞隆的克罗顿贵族袭击了毕达哥拉斯社团并发誓要摧毁它。

72岁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追随者因此受到了迫害,他被迫逃到了梅塔蓬图姆,并最终在那⾥死去。

毕达哥拉斯的⼀⽣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在于:除了将感性的事物提升到抽象原则之外,他们还放弃了前⼈推崇的“⽆定形”⽅法,⾸次通过数的确切性建⽴了⼀种“有定形”的最⾼原则。

这⼀原则对后世⻄⽅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了深远⽽重⼤的影响。

另外,通过毕达哥拉斯对他的学生希帕索斯的迫害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在追求真理、打破权威的路上,并⾮总是风平浪静。

从哲学的⼀开始,就代表着⼀⼤批追求真理的⼈⽤⽐对待⽣命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真理,甚⾄为此付出⽣命。

因此,⻄⽅哲学史的历史意义绝不在于⼀个个观点的对错,⽽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幅幅有⾎有⾁、或对或错、或幸福或孤独、或存在或死亡的纵横交错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