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密室玄机,铜镜藏秘
“大人,死者柳氏,年三十有二,系被金簪刺入胸口毙命,一击穿心,当场死亡。”
仵作回禀,“死亡时间大概在昨夜子时到丑时之间。”
“门窗从内部反锁,无撬动痕迹。”
负责查勘门窗的官差补充道,“像是……密室杀人。”
赵珩走到梳妆台前,看着柳氏脸上那诡异的微笑,眉头微蹙:“死前没有挣扎痕迹?”
“没有,”仵作摇头,“表情平和,甚至带着笑意,像是……心甘情愿被杀死的。”
“心甘情愿?”
苏卿颜忍不住插言,“世上哪有人心甘情愿被人用金簪刺死?
定是死前被下了药,或是被什么东西迷惑了心智。”
赵珩看向她:“苏小姐有何高见?”
“不敢称高见。”
苏卿颜走到铜镜前,指着那个胭脂点的“月”字,“这个字太小,不像是留给外人看的,倒像是死者自己做的标记。
还有这铜镜,比寻常镜子厚了近一倍,赵少卿不觉得奇怪吗?”
赵珩依言拿起铜镜,果然比一般的铜镜沉得多。
他示意属下撬开镜背,里面竟是中空的,藏着一张折叠的纸条。
纸条上是娟秀的字迹:“三月十五,明月庵,取物。”
落款日期是半年前。
“三月十五……”赵珩算了算,“就是后天。”
这时,验尸的仵作又有了新发现:“大人,死者指甲缝里有少量银线纤维,梳妆台上的针线筐里,少了一卷细银线。”
赵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凶手作案后,从窗户离开,用银线系在门栓上,穿过窗缝,关窗后拉动银线,让门栓自动落下,再将银线抽出,便造成了密室的假象。”
他看向苏卿颜,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苏小姐观察得倒是仔细。”
苏卿颜淡淡一笑:“不过是恰巧看过几本杂记,上面提过类似的机关。”
赵珩没再追问,转而询问苏府的人关于柳氏的情况。
柳氏是苏相远房表哥的遗孀,三年前表哥病逝后,便来相府投靠。
她性子孤僻,极少与人来往,唯一的爱好是每月十五去城外的明月庵上香。
“她有没有什么异常?”
赵珩问。
苏忠想了想说:“倒是有件事挺奇怪。
半年前开始,柳姨娘每个月十五从明月庵回来后,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里好几天,还常常对着月亮发呆,说些‘债总要还’之类的胡话。”
“债总要还……”赵珩若有所思,将纸条收好,“备马,去明月庵。”
“我也去。”
苏卿颜立刻道。
赵珩皱眉:“明月庵在城外深山,路途艰险,且此案牵连不明,苏小姐还是留在府中为好。”
“赵少卿此言差矣。”
苏卿颜首视着他,“柳姨娘是在相府出的事,家父难辞其咎。
我去明月庵,或许能想起些关于她的细节,帮大人早日破案。
况且,我自幼跟着外祖父学过些拳脚功夫,自保不成问题。”
她说着,从腰间解下一把小巧的匕首,匕首鞘上镶嵌着细碎的宝石,却锋利异常。
赵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她刚才的细致观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也好。
不过路上一切听我安排。”
苏卿颜喜出望外,连忙让晚晴去准备出行的衣物。
晚晴却拉着她的袖子,急得首跺脚:“小姐,您真要去啊?
那明月庵荒郊野岭的,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放心吧,有赵少卿在,出不了事。”
苏卿颜拍了拍晚晴的手,眼底闪过一丝兴奋。
她被困在深闺十七年,终于有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有查案这么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