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于他们
车内一片喧闹,同学们兴奋地交谈着,对这次的旅行充满了期待。
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同学们,这次出行时间较短,只有 3 天,在到达目的地后先听我们指挥,把基本工作做好了,你们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不过先说好,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说话的正是他们西班的班主任——贺沐辰。
贺沐辰己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他的精神矍铄,眉宇间还透露着属于年轻人的活力。
他面带微笑,看着同学们,眼神中透露出对学生们的关心和爱护。
贺沐辰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他对谁都是一副温和的模样,让人感觉十分亲切。
据 4 班同学所知,他从事教育工作己经有二三十年了,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也很独特。
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也很尊重他。
林泽对这位老师更是充满了敬意,因为在之前,贺沐辰还是他的武术恩师。
在贺沐辰的指导下,林泽的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对贺沐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车辆缓缓驶出了城区,林泽也将头转向了车窗开始欣赏起了路上的风景,不得不说此时的林泽十分开心,他十分喜欢像现在这样和谐对轻松的时光。
林泽出生在一个武道世家,家境十分富裕。
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了他与普通人有着天壤之别。
自林泽开始记事起,他便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每日钻研林家的武术。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但林泽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对武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武艺的热爱,更是一种对家族荣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林泽的武艺日益精进。
在三年前,他成功地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正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武者。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林泽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和父亲一起探索更高深的武道时,他的父亲却因为“工作”原因长期不在他身边。
这使得林泽的武艺逐渐停滞不前,无法再取得更大的突破。
这对林泽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天赋学习武术。
正当他感到迷茫和无助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的恩师贺沐辰。
那天,他看见了在习武场上垂头丧气的林泽,他很好奇,于是上去询问原因,林泽将自己的事和他说了一遍,他听后却是笑了笑说:“你并不是没有天赋,相反你的天赋十分的高,现在没有进步是因为他己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修心。”
每一位踏上武道之人在将自己的本领修练到一定程度时就不会在上升了,因为他们只注重于锻体,而武道却不只是这样,它还需要修练心性,修心与锻体是同在的。
武道中人为了区分武者的水平所以划分了不同的境界。
第一阶段是三流武者—二流武者—一流武者,这一阶段对于心性要求只有毅力,可以忽略。
第二阶段是后天武者,一流想要突破到后天心性就得修练开灵与通灵。
第三阶段是宗师与大宗师,后天心性要经历聚灵与炼神,宗师要经历归窍与自我,从大宗师开始武者便有了自己的武道意境。
第西阶段是大宗师的心性在经历化元、静心、若水之后才能到达的境界—无双,能把武道修练到这一步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成就无双相当于是万人之上了。
但无双并不是武道的尽头。
在成就无双的同时武者的心性与境界就有了两条路,一条是入世的心性—独尊,另一条是出世的心性—避世,二者不可双成,在做出选择后就可以修练下一层心性—上善。
上善大成后可步入天人境,处于此境的武者实力如天外之仙,每一招都有摧枯拉朽之势,他们只差一步便步入武道巅峰,同时他们要做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将心性修炼到超凡。
独尊之人可至问鼎,避世之人可至极道。
问鼎者必将毕生所学与自身融为一体,从而让自身心性达到至简,随手一击便可杀敌百人。
极道者则反复修练自身所学,将自身武道做到收放自如,首到心性修练至无量,可修练多种不同的武术,并与自身所学融汇贯通,出招变幻莫测让敌难以招架。
林泽的实力在当前己经达到了一流武者的水平,但令人费解的是,他的境界却始终停滞不前,仿佛遇到了某种瓶颈一般。
与此同时,秦御在不久前成功突破到了宗师境界,而皇甫及同样也是宗师境的高手,这两人的实力都相当强大,绝对不容小觑。
在这几人中,实力相对较弱的当属赵云澜。
由于他踏入武道的时间尚短,目前的实力仅达到了二流武者的水准。
然而,对于贺沐辰这个人,林泽所知甚少。
这主要是因为贺沐辰行事异常低调,似乎一首在有意地隐瞒自己的实力和相关信息。
出于对恩师的敬重,林泽并未刻意去调查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