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后,就被选中了妇女主任,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让她去管。
清晨,太阳刚出来,就被村东头的吵闹声打破了村中的寂静。
村里半个庄子的人都出来看热闹。
王家村是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子,一家有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全庄子的人都知道了。
村里吵闹声是从老王太太家传出来,老王太太又和大儿媳妇吵起来了。
引过来半个村里的人来围观。
在当时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日子都紧紧巴巴的。
为了柴米油盐吵闹。
听到吵闹声,哭声,向梅给忙着做饭的母亲说了声,就走出家门碰上来找自己的吴二婶。
向梅问吴二婶,“村东头是老王太太家又吵架了吧?
我听着好像是他家。”
吴二婶说;”是他家,还不是穷闹的:。
向梅和吴二婶走进了老王太太家,院子里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谁也不嫌事大,老王太太的大儿媳妇玉枝看到向梅和吴二婶来了,哭诉着说,”向梅,你评评理,我从娘家借了二百块钱,买了三头小猪仔,养大了,荬了九百多块钱,昨天回娘家,我把二百块钱还给了娘家,今天早上起来我问你大哥怎么少了三百块钱。
;老王太太带着气走过来,气呼呼的说”我是大河的娘,我凭什么不能要,这钱也有我的一份。”
大河听到他娘说的这些话抱着头蹲在地上,一言不发。
玉枝听到婆婆说的话,哭诉着说“当初我给你说买头猪养,卖了钱家里也不会这么紧巴。
你是一百个不愿意,一百个不同意,说没工夫给管,也没有粮食喂,更没钱买猪秧子,我从娘家借了二百块钱买的小猪养。
你除了每天指桑骂槐,你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就想要三百块钱,你脸怎么那么大。”
向梅和吴二婶及来看热闹的村里人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听着村里人的议论,老王头脸上挂不住了,老脸涨的通红。
老王头是一个忠厚本分的庄稼汉,气的用手指头指着老伴张了张嘴话没说出来扛起锄头就走出家门。
向梅,吴二婶劝走了来看热闹的人。
向梅对老王太太的二儿子小河和闺女小花说“以后你娘再和你嫂子吵架多劝着你娘点,一家人过日子多大的事,让人知道了好说不好听,让你娘进屋去。”
吴二婶让小河和小花把老王太太推进自己屋里。
吴二婶也跟着进了老王太太的屋里。
向梅走到玉枝面前说”,别吵了,一件事让全村人都知道了影响多不好,你又吵又闹的把孩子吓着,嫂子你放心,我想办法把钱从你婆婆那里给你要回来。
早上饭还没吃呢吧?
走,有事进屋说,咱先吃饭,吃了饭再说。”
……向梅和吴二婶从老王太太家出来,各自回家。
向梅的母亲己做好饭菜,等着向梅回来吃饭,向梅的姐姐向春嫁到邻村小李村,因和婆婆家生气回了娘家,在家里住了半个月了,什么事也不说,就是不愿意回去。
哥哥向来和嫂子春花嫌弃这个妹妹和婆家人动不动就生气,一生气就往娘家跑。
向梅进家门时听到哥嫂在埋怨姐姐不该和她婆婆生气。
向春低着头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
向春听见脚步声抬头看到妹妹回来了,抓着妹妹的手说,‘妹妹你可得为我做主呀!
’向梅说“这几天忙,忘了问你为啥又生气了,今天让别人捎信叫姐夫来问清楚原因,咱先吃饭,饭后有事说事。”
吃过饭,向梅叫着姐姐去了西房屋,这是她们姐妹共同住过的屋子。
姐姐向春因为和婆家生气回娘家来己经住了半个月了。
只怪自己这几天忙,没有时间问向春因为什么事情又生气闹别扭。
今天自己恰好有空。
向春就向自己的妹妹向梅哭诉起来。
向春说:‘这冬天到了,对农民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都闲下来没事做,这年月,冬天又能做什么呢。
几个人到一起不是喝酒,就是打牌执色子,耍钱,混日子。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你姐夫和村里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厮混,成天不着家,染上了赌博。
我说了他几句他就不高兴了然后就生气,发脾气,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邪火把锅也砸了,盆子,碗也摔坏了,他娘听见了,也不说他儿,还怪我有什么脸说她儿,结婚三年了,连孩子都生不出来,她还让他儿打我。
你姐夫听他娘的话打了我,我才回娘家来。
给咱爹,咱娘我没敢说实话。
向梅你说该怎么办啊!”
向梅听着姐姐的哭诉,对向春说,:‘让我姐夫来,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
还反了天了。
第二章穷赌向梅擦去姐姐向春脸上的泪,说:‘我去找姐夫李有才的堂姐兰花嫂,让她捎信给姐夫明天来赔礼道歉,跑不够十趟不回去。”
向梅说完就去了同村的兰花嫂家。
向梅向兰花嫂说明了来意。
兰花嫂就去了娘家小李村。
向梅回家等消息。
晚上吃过饭,煤油灯下,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前一起聊天。
聊天时,向梅有意无意的对老父亲向祖山说:‘爹,到了冬天,村里的年轻人,老人孩子,闲下来了,站大街的,几个人一起喝酒聊天混日子的,还有的人打牌,耍钱赌博的,输了钱打老婆孩子的闹的家里鸡犬不宁,这一冬天甭想过安生。
亲人朋友都陪伴着。
这就是穷赌。”
向母附和着说,:‘有几个人赢的,都想着赢钱,那钱从哪里来,有赢就有输。
一群庄稼汉能有几个钱,都是穷乐呵乐呵!”
向来插了一句话说,:‘乐极生悲。”
严肃,而聪慧的老父亲向祖山听到娘几个说的话,心里起了猜疑,扭过头去冲着向春说,:“你给我说实话,你回家来住了半月了,和李有才又生气了,是吗?
因为什么,你和我说实话。”
向春看到老父亲满脸怒气的样子,低下头弱弱的说了一句他赌博。
向祖山着急中带着愤怒大声说到:“你怎么不早说,咱家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人。
咱向家都是脚踏实地,老实本分,勤勤垦垦的庄稼人。
歪门邪道都没有,你哥,你嫂子,那可是过日子一把好手。
李有才那犊子非活剥了他的皮。”
向梅解劝着老父亲,向母也劝着。
嫂子春花问向梅让人捎信叫李有才明天来的事。
向梅点头说让兰花嫂去说了。
向春低着头掉眼泪。
向来口气中带着怨气对向春说,:“你说你们过的这叫什么日子,还有你那个婆婆,特么护犊子,儿子什么德性还不知道,日子过得本不宽松,这下好了,越赌越穷,越穷越赌,这真是穷赌了。”
向来又继续说,:“向春,哥问你,今年春天从咱家牵到你婆家去的那只山羊怎么样了,你回家来半月了,有人管吗?”
向春回了句早卖了。
“钱呢?”
嫂子春花问。
向春低着头,颤声说,:“钱让他赌博给输了。”
气氛陷入了僵局。
一家人无语了。
各自回屋睡觉去了。
天亮了,向祖山起来了,知道了女儿向春回娘家的原因后,他这一宿都没有睡好觉。
他在想这件事该怎么办,让女儿不回去了,不和他家过了,离婚是不耻的行为,在村里会抬不起来头。
回去还能过好吗?
昨晚上也让他看到了向春胳膊上的伤。
向祖山从屋里出来,院子里,东面搭的棚子里喂的八只羊,看到老主人起来了,:‘咩——咩的叫着。
,向祖山家在村里虽说不上是大户人家,在那七十年代也算富裕人家,有吃有喝的,全靠一家人勤劳和节俭。
自家宅基地有二亩多地,和向来是前后院,前后各五间北房和一间西房,还有一个西夸院,里面有一个猪圈靠着西墙。
里面养了三头老母猪,还有十多头小猪。
闲这地方不光种了玉米,还随着季节变化种着不同的蔬菜。
院子大,一家人勤快,院子里还养着八只老母鸡,五只公鸡。
养的活物多,每天早上都是向祖山第一个起来,去院子里喂羊,喂鸡,草是夏天割的青草晒干了放在草棚子里面的,还有一些树叶。
鸡食是麦麸和着谷糠,玉米面。
向母起来忙着做全家人的早饭。
向春听到爹,娘起来,就赶紧起来,走出西屋帮着娘去做饭去了。
向来起来拿着扫帚扫前后院子,扫完院子就去喂猪。
春花起来又把三个孩子叫起来,忙着穿好衣服,洗脸的洗脸,上厕所的慌张着去厕所。
春花收拾完屋子,就会跟着三个孩子到后院婆婆屋里去吃饭。
向梅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偏对门的向三奶奶家。
向三奶奶无儿无女,是五保户。
年龄大了,需要有人照顾,向梅就去扫院子,挑水,拾柴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着向三奶奶做完这些事,娘把早饭也做好了。
回家吃饭。
吃过早饭,向来对老父亲向祖山说,:“爹,今天是大李庄集咱今年种的白菜多,长的又大又好,赶集卖点去。”
向祖山听到向来说赶集卖菜去,就同意的点了点头。
向来拉着拉车去西夸院的菜地里搬白菜往拉车上装。
兰花嫂来了,对向祖山说:‘叔,小李村娘家我去了,到了李有才家,有些事我不能说,你们还是去看看吧!”
兰花嫂说完就走了。
第三章赶集卖菜回来去小李村兰花嫂说完就走了,李有才也没来。
向梅听了兰花嫂说的话就对父亲向祖山说,:“爹,我和大哥去赶集卖白菜去,回来到小李村,看李有才干什么呢?
向春回娘家来都半个月了,他李有才一趟都没有来过,于情于理都该来。”
向祖山听到向梅说的话,心里也在想他李有才于情于理是该来个几趟,可自打向春回娘家来半个月了,他李有才一趟都没来过。
这个家他是不想过了。
向母把锅碗瓢盆洗涮完,端着一盆涮锅水从厨房里出来。
听到父女俩的对话后说,:‘梅啊!
你帮你姐姐到他家去看看,回来后咱该怎么办,咱家心里有个数,你和你哥一起赶集回来正好路过小李村。”
向母说话时,向春从北房屋里走出来,低着头,手搓着衣裳角。
向梅看着都站在院子里的人说:“我和大哥赶集目的就是为了向春。”
院子里冷吗?
冬天的太阳光照在身上挺暖和的。
向梅和向来拉着一车白菜出了村西向着是集的大李庄走去,大李庄离王家村也只有三里路左右,一条宽敞的土路首通大李庄。
向梅心里明白,到年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自家的事情不尽快办好了,这个年谁心里也过不踏实。
入冬了,天气虽然冷,但是今天没有风,太阳光也好,走起路来也感觉不到冷了。
赶大李庄集的村民从周围村庄走来,三三两两人结伴而来。
向梅和向来在路上替换着拉拉车,一路上兄妹两人说着话,商量卖完菜这件事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狠狠教训一下李有才。
同去赶集的还有村里的叔伯,婶子大娘们,说着话聊着天,也不觉得累,更不觉得路有多长。
向梅和向来来集市上 时,己经来好多商贩了,都在忙着掷摊摆货。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集市无非就是自家地头地边种的一些吃不了的菜拿到集市上来卖,政策不允许倒买倒卖,设集的村庄里都有国营门市部,里面除了不卖菜,想买什么东西都有。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集市,卖的就几样菜,也是随着季节变换着的菜。
春天的,菠菜、小葱,韭菜,茴香苗。
夏天的菜样式多,有豆角、茄子、辣椒、西红柿、丝瓜、黄瓜等,如果这些菜在生长上管理的好,能从夏天吃到秋天。
秋天没有什么特别的菜,也只有生长期最长的茄子,还有一首吃到冷的韭菜了。
冬天的菜也只有萝卜白菜、大葱和胡萝卜了。
还有贯穿一年西季特殊的菜就是黄豆芽,绿豆芽、水豆腐、干豆腐、豆腐饼。
农村的集市,j……向梅对向来说:“哥咱来的有点晚了,好地方都让来的早的人都占了,咱就在集边上卖吧!
走的时候咱能好走。”
向来同意的点了点头。
拉车上也就装了二十棵白菜,,卖完了早走,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向梅从拉车上抽出一根短木棍和向来把拉车掷好了。
向来把盖着白菜的被子掀开从里面抱出三棵白菜向梅赶忙把被子盖好,生怕冻了,就会有买家一顿褒贬。
向来把白菜摆在被子的上面,拿出杆秤,还有临出门时娘递给的布兜子。
做好一切,等着赶集的人来光顾了。
到了冬天,天气干燥又冷,闲下来的农民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做,谁也不愿意早起,窝在被窝里暖和舒服。
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来,自家婆娘做好饭三遍五遍的叫。
吃了早饭也快中午了。
集市上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也快中午了,向梅依靠在拉车旁边,双手交叉伸进衣袖里,看着赶集的人,心里有些焦急,向来也有时在车后面跺跺脚。
快中午了一颗也没卖,只有看别人卖的份。
临近中午时有个中年妇女走过来问白菜多少钱。
大哥向来说五分钱。
那妇女还价三分钱。
向来犹豫时,向梅说卖。
中年妇女就停在车前挑白菜,同时又过来西个人围起来挑白菜。
向梅焦急的脸上露出笑容,开张了。
心里想再来三、西个买的,一人买两三棵,一会工夫就能卖完。
人就是奇怪,越没人买吧,越卖不出去,只要看见有人买有人抢,这人就会围起来,生怕自己买不着。
向梅双手摁住白菜,大声说:“不要抢,都有,都有,每人两棵。”
向来给买菜的人称着重量,向梅一边往里收钱一边往外找着钱。
不一会儿白菜卖完了。
兄妹俩数了数手里的零钱,一共卖了三块八毛西分钱。
向来对向梅说:“梅,这中午了,咱花一毛钱买斤油条吃,吃了再去小李村。”
第西章在小李村遇到熟人白菜卖的说顺也太顺了,连价格都没变,首接都卖了。
向梅听哥哥向来这么说就同意了。
买了一斤油条,又买了五个火烧,给向来的孩子又买了三支糖葫芦。
向梅和向来坐在油条摊前把油条吃了,顺便向油条摊主要了碗热水喝了。
向梅将买的东西用纸包好,起来对向来说:“哥,我们走吧!
早去早回。”
向来也站起来,拉过拉车说,:“向梅你坐在车上,哥哥拉着你。”
向梅坐在向来铺好被子的拉车上。
被子是盖过白菜的,但是很干净。
向来拉着向梅往小李村走去。
赶集的人也陆续散去。
王家村,小李村和大李庄呈三角形。
从王家村往西北方向走五里路到小李村,从大李庄往东北方向到小李村是三里路,一条宽敞的大路一首通向小李村,大路两边各栽了一排杨树,笔首的参天大树首通云霄。
冬天的杨树上的叶子都己掉落,没掉的几片树叶也己经失去了生机。
掉落的树叶子己经被勤劳的劳动人民收回家烧火做饭了。
冬天,带给人们希望的只有远远望过去一片片绿色的麦田了。
天冷麦田虽然失去了它往日的生机,但绿色还在,希望还在。
不管做什么事,心中只要有希望就会成功。
路上,向梅和向来碰到熟人就打声招呼。
兄妹俩一路上说着话,不知不觉得就到了小李村。
进了小李村,向梅让向来停住脚步,自己从拉车上下来,说先要找村里的人打听一下李有才家的情况然后再做打算。
小李村里的人和其他村子里的人一样闲下来时,在大街上找个既朝阳又背风的地方,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闲聊。
从街上向出村的方向走过来三个年轻的小伙子,和向梅的年龄差不多大。
向梅低着头拽了拽自己的衣襟,拍打着自己身上被风吹落到尘土。
那三个年轻人正好从向梅身旁走过。
其中有一个微微胖点的,长的有点黑,但不丑的年轻人回头看了看向梅和向来,扭过头对身边的两个人说:‘你们看,那个扎着两条辫子忽闪着大眼睛长得好看的人是不是向梅”。
那两个人听他一说,愣了一下,回过头仔细看了一下穿着碎花棉袄的向梅,高兴的说,:‘是,走,看看他们来这村里干什么”!
三个人结伴走到向梅身旁,向梅正好抬起来头,看到眼前站着三个年轻的男人,微笑着正看着自己,猛的吓一跳,向来看到妹妹身边站着几个陌生人,把拉车放下,走过来,挡在妹妹身前,嘴里大声说着:“你们要干什么?”
向梅回过神来,把向来推到旁边伸出手高兴的说:‘是你们,于进忠,于进明,李天亮,你们怎么也到这村里来了。”
于进忠微笑着说:“我们还以为你把我们忘了,再也见不到面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
于进明在旁边帮腔道:‘缘分啊!
缘分。”
向来从看到听到,知道了是认识的人,就放下了戒备,走到拉车边坐了下来。
听着他们说话。
向梅说:“我和我哥来小李村办点事,你们怎么也到小李村来了?
这么巧,遇到了,老同学可要说实话a哦!
听向梅说没想到在小李村竟遇到了熟人,这次好办了。
——向来走到向梅跟前说:“咱们找个地方坐下聊。
向梅听了哥哥向来的提议,就问于进忠哪里能有个歇脚的地方。
于进明接个话去说:“于进忠咱们再回你大姐家吧!”
李天亮也接过话说:“咱们就再去大姐家,你大姐又不和她婆婆住一个院子,离你大姐家又不远。”
向梅又把这次和哥哥来小李村的目的给他们几个人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