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人,他曾在纪录片里看过非洲饥荒,但亲眼目睹明末陕西的惨状,还是让他的胃部一阵阵痉挛。
"督师,前面就是潼关了。
"赵崇礼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这位亲兵统领甲胄下的身躯比记忆中消瘦许多,脸上布满风霜的痕迹。
孙传庭没有答话。
他的目光死死钉在路旁一具蜷缩的尸骸上——那是个六七岁的孩童,枯瘦如柴的手指还紧紧攥着一把草根。
这个画面瞬间击穿了现代人孙浩的心理防线,他想起上海街头那些捧着奶茶蹦跳的小学生,喉头突然涌上一股腥甜。
"督师!
"赵崇礼急忙递上水囊。
孙传庭摆摆手,指向远处蹒跚的身影:"去问问。
"那是一家五口,老翁拄着树枝做的拐杖,儿媳怀里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
见到官兵,他们像受惊的动物般瑟缩后退。
"老丈莫怕。
"赵崇礼下马温言道,"我们是孙督师的兵马。
""孙...孙青天?
"老翁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出光亮,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赵崇礼的铠甲,"真是孙青天回来了?
三年前他在时,我们还能喝上稀粥啊!
"孙传庭心头一震。
现代人孙浩的意识与原主记忆在此刻完美融合——三年前任陕西巡抚时,原主确实力排众议开仓放粮。
而现在,情况比当年恶化十倍不止。
"现在税赋多少?
"孙传庭沉声问道,用的是他在跨国公司审计时常用的语气。
"每亩地要交一石二斗!
"老翁的儿媳突然哭喊起来,掀开衣襟露出背上纵横交错的鞭痕,"县太爷说交不上税就收地,王员外家的狗腿子天天..."孙传庭抬手制止了她。
现代管理者的思维己经开始运转——这是典型的供应链断裂:天灾导致减产→官府强征→农民破产→劳动力流失→更大规模减产。
他在笔记本上画过无数次的恶性循环图,此刻正在眼前上演。
军营夜话·现代理念的萌芽暮色中,军队在废弃驿站扎营。
孙传庭独自站在二楼,望着远处流民营地的篝火。
作为供应链总监,他习惯用数据思考问题:陕西人口:从万历年的450万锐减至不足200万;耕地面积:荒废超过六成;粮价:比三年前暴涨二十倍..."督师。
"张维贤端着热茶走来,"属下算过了,若每日缩减两成军粮,勉强能撑到西安。
"孙传庭没有接茶。
他突然用现代汉语喃喃自语:"这不是补给问题,是系统崩溃。
""督师说什么?
""我说,"孙传庭切换回明代官话,"要重建陕西的供应链。
"见幕僚困惑的表情,他改口道:"我是说,要清屯、减赋、重整卫所。
"张维贤倒吸凉气:"那些豪强都与朝中...""我知道。
"孙传庭冷笑。
现代人孙浩的记忆告诉他,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集团绑架国家。
他走到案前,用炭笔在纸上画起来:"你看,这是军屯现状..."纸上很快出现一个树状图——现代企业常用的问题分析法。
张维贤瞪大眼睛,他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政务梳理。
"第一,清查被侵占军田;第二,减免受灾州县赋税;第三,以工代赈修水利。
"孙传庭的笔尖戳破纸张,"谁敢阻拦,就用尚方宝剑说话。
"西安城外·新政的决心五日后,西安城墙映入眼帘时,孙传庭的队伍己分出三成粮饷救济灾民。
城门处,数以千计的饥民被守军阻拦,有人正在啃食树皮。
"开仓!
"孙传庭对前来迎接的西安知府厉喝,用的是他在董事会拍桌子的气势。
知府结结巴巴:"朝廷有令..."孙传庭一把揪住他衣领,现代管理者的逻辑与明末督师的威严完美融合:"朝廷要的是能交税的活人,还是饿死的尸体?
"当夜,西安城飘起久违的米香。
孙传庭站在城楼上,望着绵延数里的赈灾火把。
现代人孙浩的意识在震撼中愈发清晰——这不是历史书上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命。
"督师,奏疏拟好了。
"张维贤捧着文书走来,"但减免赋税之事..."孙传庭接过奏折,指尖微微发抖。
他想起上海办公室里那本《明朝那些事儿》,想起论坛上与人争论"孙传庭若得重用能否挽救大明"的夜晚。
如今命运给他这个机会,他要用现代智慧改写历史。
"八百里加急。
"他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再给周延儒抄送一份,附上这句话..."他蘸墨写下现代商业谈判的技巧:"共赢则生,独贪皆亡。
"月光下,孙传庭望向北方。
那里有虎视眈眈的李自成,也有腐朽不堪的北京朝廷。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决心——既为现代人的理想,也为孙传庭的遗志。
"老赵。
"他突然唤来赵崇礼,"明天开始,我要用新式算法查账。
"嘴角扬起一抹穿越者独有的笑意,"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大数据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