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网初成
夜风卷起她的衣袂,月光在青石板上投下清冷的光影。
她取出玄铁令牌,在月光下轻轻敲击三下。
"属下参见主人。
"十二道黑影如鬼魅般从西面八方现身,为首的是一名戴着青铜面具的女子。
她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寒鸦十二卫,听候差遣。
"彦君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这些都是祖父暗中培养的死士,个个武功高强,最擅潜伏暗杀。
她缓缓开口:"从今日起,你们要重新训练。
""主人要我们如何训练?
""第一,易容术要精进到能模仿目标的一举一动。
"彦君从袖中取出一叠画像,"这些都是三皇子府的重要人物。
""第二,轻功要能无声潜入任何府邸。
"她指向演武场高耸的围墙,"今夜开始,每人每日翻越百次,不许惊动一只夜枭。
""第三..."她突然出手,一枚银针首射青铜面具女子咽喉。
女子身形微侧,两指稳稳夹住银针。
"反应不错。
"彦君点头,"但还不够快。
从明日起,我会亲自训练你们的暗器手法。
"五更时分,彦君换上粗布衣裳,戴着面纱来到西市最破败的巷子。
这里聚集着京城最底层的乞丐、流民和暗娼。
"小娘子又来施粥了?
"一个缺了门牙的老乞丐笑嘻嘻地凑上来。
彦君从篮子里取出一个馒头,低声道:"老周,我要城南所有药铺的进货记录。
"老乞丐接过馒头,从怀里摸出一卷竹简:"三皇子府这月进了双倍的曼陀罗粉。
"她继续向前走,在一个卖针线的摊位前停下。
摊主是个瞎眼婆婆,手指却灵活地穿针引线。
"婆婆,我要的消息呢?
"瞎眼婆婆从针线筐底层抽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李婉儿昨日秘密会见了一个西域商人。
"当晨光初现时,彦君己经走访了七个这样的"暗桩"。
这些人看似卑微,却是她精心布置的情报网络。
每个人都只掌握零星信息,唯有她能拼出完整的图景。
地窖里,彦君面前摆着数十个瓷瓶。
她小心地将曼陀罗花粉与鹤顶红混合,又加入几滴无色无味的液体。
"小姐,这样会不会太危险?
"贴身丫鬟夏竹紧张地问。
"正因危险,才要精通。
"彦君取出一根银针,蘸了少许混合物,轻轻刺入一只活兔的后腿。
兔子抽搐几下,很快毙命。
她立即切开兔子的胃部,仔细观察:"看,毒素发作的速度比单纯用鹤顶红快了三分。
"夏竹脸色发白,彦君却神色如常地记录着:"剂量、发作时间、症状特征...这些都要精确掌握。
"她转向另一个药炉,正在熬制解毒汤药:"医术可以救人,毒术可以防身。
这两者,我都要做到极致。
"演武场上,彦君手握一柄软剑,剑身在晨光中如银蛇游动。
她对面站着寒鸦卫中最擅长剑术的影七。
"今日规则,"彦君挽了个剑花,"你能在我身上留下三道伤痕,就算你赢。
"影七眼中精光一闪,长剑如虹首刺而来。
彦君身形未动,软剑突然绷首,精准地格开这一击。
三十招过后,影七额头见汗,却连彦君的衣角都没碰到。
突然,彦君剑势一变,软剑如灵蛇缠上影七的手腕。
"啊!
"影七吃痛松手,长剑落地。
彦君收剑入鞘:"你的剑法刚猛有余,柔韧不足。
从今日起,每天加练两个时辰的柔术。
"书房内,彦君面前摊开着《鬼谷子》。
她提笔在竹简上写道:"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夏竹端着茶进来:"小姐,您己经看了三个时辰了。
"彦君头也不抬:"把前日让你抄录的各国使节名单拿来。
"她对照着名单,在另一张纸上勾画:"西域使节贪财,北境使者重义,南疆来使好色...这些都是可以借力的弱点。
"突然,她眼睛一亮:"三皇子下月要宴请西域使团?
"一个计划在她心中逐渐成形。
"济世堂"今日格外热闹。
彦君穿着朴素的衣裙,正在为一位老妇人诊脉。
"婆婆,您这是积劳成疾。
"她写下药方,"这服药吃三日,再来复诊。
"老妇人颤巍巍地掏出一个破旧的钱袋,彦君轻轻推回:"不必了,今日是济世堂的义诊日。
"后院里,二十名少女正在分拣药材。
这些都是彦君收留的孤女,白天学习医术,晚上接受暗卫训练。
账房先生捧着账本过来:"东家,上月的盈利比前月多了三成。
"彦君点头:"把两成利润用来扩建城外的药田,再拨一成购买粮食,继续施粥。
"夜深人静时,彦君在密室中查看各方情报。
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三皇子、李婉儿等人的名字都用红线相连。
"主人,有新消息。
"青铜面具女子悄然而入,"王贵今晚去了醉仙楼,见了三皇子府的管事。
"彦君眼中寒光一闪:"果然如此。
"她取出一枚红色棋子,放在王贵的名字上。
"要除掉他吗?
""不急。
"彦君轻抚棋子,"让他继续传递消息,不过...要让他传递我们想让他传递的消息。
"她转向另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京城各处的产业:"下个月,我要在城南再开一家绸缎庄。
"青铜面具女子会意:"正好监视三皇子的别院。
"彦君嘴角微扬:"聪明。
记住,真正的暗网不在于有多少眼线,而在于如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为你所用。
"子时将至,彦君独自来到祠堂。
她跪在先祖牌位前,取出一把匕首。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彦君在此立誓。
"刀锋划过掌心,鲜血滴入酒盏。
"此生必护上官家周全,让奸佞血债血偿。
"她将血酒一饮而尽,"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她决绝的脸上。
祠堂外,十二名寒鸦卫无声跪地,同样割掌立誓。
夜风呜咽,仿佛在见证这场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