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越南我来了!(下)
一天二十万盾。
"包德发心动了。
在上海,他开了三十年车,虽然没骑过摩托车,但原理应该差不多吧?
而且越南满大街都是摩托车,不会太难……"我租一辆,"他掏出护照,"但要有人教我骑。
"年轻人看了看包德发的年龄,有些犹豫:"你……有经验吗?
""我在中国开了很多年车,"包德发自信地说,"摩托车应该差不多。
"年轻人最终同意了,叫来一个穿红色T恤的女孩:"阿芳,教这位先生骑摩托车。
"名叫阿芳的女孩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扎着一个利落的马尾,眼睛又大又亮。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包德发,用流利的英语问:"你确定要学?
摩托车和汽车不一样。
"包德发点点头:"我学东西很快的。
"阿芳叹了口气,从架子上取下一个头盔递给他:"跟我来。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包德发在租赁店后面的空地上学习摩托车的基本操作。
阿芳是个严格的老师,从如何启动、换挡、刹车到转弯手势,一一详细讲解。
包德发学得很认真,但实际操作时还是手忙脚乱,有两次差点摔倒,幸亏阿芳及时扶住了车。
"你年纪大了,反应慢,"阿芳首言不讳,"在越南骑摩托车很危险,交通规则和你们中国不一样。
"包德发不服气:"再给我半小时,我肯定能学会。
"阿芳摇摇头:"这样吧,如果你想去哪里,我可以当你的司机。
一天三十万盾,比租车贵一点,但安全得多。
"包德发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主意不错。
他本来也只是想更方便地探索这座城市,有人当向导更好。
"成交!
"他伸出手,"今天就开始怎么样?
"阿芳和他握了握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你想去哪里?
""哪里都行,"包德发兴奋地说,"你是本地人,你推荐。
"阿芳想了想:"上午去独立宫和战争遗迹博物馆,中午吃地道的越南菜,下午去堤岸……胡志明市的唐人街,怎么样?
""太棒了!
"包德发拍手称赞,"就这么安排。
"阿芳骑来的是一辆本田Wave 110cc摩托车,看起来有些年头但保养得很好。
她递给包德发一个头盔,自己戴上另一个,然后熟练地发动车子。
"上来,"她示意包德发坐在后座,"抱住我的腰,别害羞。
"包德发有些尴尬地跨上摩托车,双手轻轻搭在阿芳腰间。
阿芳一拧油门,摩托车猛地窜了出去,吓得包德发赶紧抱紧了她。
"哈哈哈!
"阿芳大笑起来,"抓紧了,老爷爷!
"摩托车在胡志明市的车流中穿梭,阿芳的技术确实娴熟,在密密麻麻的车辆间灵活穿行。
包德发起初紧张得闭着眼睛,后来慢慢适应了,开始欣赏沿途的风景。
第一站是独立宫,这座建于1966年的建筑曾是南越政权的总统府,现在成了博物馆。
阿芳停好车,带着包德发买票入场。
"1975年4月30日,北越的坦克冲破了那扇大门,"阿芳指着宫殿前院的铁门说,"标志着越南战争的结束和南北统一。
"包德发惊讶于阿芳的历史知识:"你懂的真多。
"阿芳笑了笑:"我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做导游。
后来……生活所迫,改行做了摩托车司机。
"参观过程中,阿芳详细讲解了每个展厅的历史背景,甚至能说出一些展品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故事。
包德发听得入迷,不时提出问题,两人聊得热火朝天。
中午,阿芳带包德发去了她常去的一家小巷餐馆,点了越南春卷、牛肉河粉和冰咖啡。
包德发坚持请客,还多点了几道菜。
"你家人呢?
"吃饭时包德发问道,"父母还在胡志明市吗?
"阿芳的表情黯淡下来:"我父母在湄公河三角洲的一个小村庄,我十六岁就来胡志明市打工了。
有个妹妹在老家,今年刚考上大学,但家里没钱供她读书。
"包德发心头一紧:"学费很贵吗?
""对我们来说很贵,"阿芳苦笑了一下,"一年要两千万盾左右。
"约合六千人民币。
包德发几乎没怎么思考就说:"我可以帮忙。
"阿芳猛地抬头,警惕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我是说……我可以借给你妹妹学费,"包德发赶紧解释,"等你们有钱了再还我。
"阿芳的眼神从警惕变成了怀疑:"为什么?
你根本不认识我们。
"包德发一时语塞。
是啊,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阿芳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也许只是因为……他能做到。
"我在上海有两套房子,退休金一个月一万多,"他诚实地回答,"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可能改变你妹妹的人生。
"阿芳沉默了很久,最后摇摇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们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钱。
"包德发没有坚持,但心里己经有了主意。
下午的行程是堤岸……胡志明市的唐人街。
这里到处是中文招牌,街上行人大多长着华人面孔,让包德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越南有很多华人,"阿芳解释道,"大部分是上世纪移民过来的,主要做贸易和餐饮。
"路过一家中药店时,包德发突然想起自己的降压药快吃完了。
他让阿芳停车,进去用中文和老板交流,顺利买到了同款药物。
"你看,我说中文在这里也能用,"包德发得意地对阿芳说,"比英语管用多了。
"阿芳笑了笑:"在堤岸确实如此。
这里的华人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甚至比中国大陆还要传统。
"傍晚时分,阿芳送包德发回酒店。
一天的相处让两人熟络了许多,包德发己经能自然地搂着阿芳的腰,不再像早上那样拘谨。
"明天还用车吗?
"停车后阿芳问道。
包德发点点头:"当然!
明天我们去湄公河三角洲怎么样?
"阿芳惊讶地瞪大眼睛:"那要一整天,而且很远……""我加钱,"包德发爽快地说,"五十万盾,包吃包住……如果你需要过夜的话。
"阿芳犹豫了一下:"我得先问问老板能不能请一天假……""八十万,"包德发加价,"就这么定了。
"阿芳最终同意了,两人约好第二天早上六点出发。
包德发额外给了阿芳十万盾小费,然后挥手告别。
回到酒店房间,包德发立刻给女儿打了个微信视频。
女儿接起来时正在做晚饭,背景里能听到外孙的吵闹声。
"爸,越南怎么样?
"女儿一边切菜一边问。
"太棒了!
"包德发兴奋地说,"我今天雇了个摩托车司机,是个很聪明的姑娘,带我逛了一整天……"女儿停下手中的活,警惕地看着他:"什么姑娘?
多大年纪?
""二十七八吧,做摩托车司机的,"包德发没察觉女儿的异样,"她妹妹考上大学没钱读书,我想资助一下……""爸!
"女儿的声音突然提高,"你才去越南一天就认识这种姑娘?
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专门骗老年人钱的吗?
"包德发皱起眉头:"你想哪去了?
阿芳是好姑娘,靠自己双手吃饭……""阿芳?
都叫得这么亲热了?
"女儿放下菜刀,严肃地说,"爸,你退休金是多,但也不能这么乱花。
妈妈要是知道……"提到亡妻,包德发的脸色沉了下来:"你妈妈会理解我的。
我辛苦一辈子,现在花自己的钱帮帮别人怎么了?
"视频通话不欢而散。
包德发气呼呼地挂断电话,躺在床上生闷气。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阿芳发来的消息:”明天早上六点见。
我查了天气预报,可能会下雨,记得带雨衣。
“简单的文字让包德发的心情好了些。
他回复:”好的,你也注意安全。
明天见。
“然后点开阿芳的朋友圈,想多了解这个坚强的越南女孩。
阿芳的朋友圈大多是摩托车和胡志明市的街景,偶尔有几张和朋友的合影。
包德发注意到她很少笑,即使在照片里也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与今天带他游玩时的活泼判若两人。
最新的一条动态是两周前发的,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照片,配文:”妹妹考上胡志明市师范大学,可是……“后面跟着一个哭泣的表情。
包德发的心揪了一下。
他点开微信钱包,查看余额……还有两万多人民币,足够支付阿芳妹妹西年的学费。
他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说服阿芳接受他的帮助。
窗外,胡志明市的夜色渐深,霓虹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晕染开来。
包德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退休后的这一年多,他走过了不少地方,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自己与一个陌生人的命运产生了交集。
"就当是缘分吧,"他自言自语道,然后关灯睡觉,为明天的湄公河之旅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