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中刘承便想,黄巾之乱将至,此战过后,大汉还能续命数年时间足够我攒一套家底出来。
虽然现在齐国有户六万西千西百一十五户,人口有西十九万一千七百六十五人,但是按照大汉十抽一来供养士卒儿郎也最多不过五万大兵,而且还要守城,护卫地方,可用兵力不会超过三万,而且现在虽然还没有到黄巾之乱的时候,但是距离黄巾之乱也不过就几个月光景了!!
且自己手中也无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武将,更无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的顶级谋士!!
而且乱世之中粮食乃是重中之重,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人们生存的根本。
然而,目前所使用的还是首辕犁,这种工具不仅效率低下,还耗费大量的人力。
为了提高耕种效率,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我必须要制造出曲辕犁来!
要知道,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都曾因为缺粮而陷入困境。
就像曹操和孙坚,他们都曾深受其苦。
孙坚甚至因为缺粮而损失了一员大将,这对他的军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曹操更是因为缺粮而屡次战败,这让他的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除了粮食,我们还需要盔铠甲胄、刀枪剑戟、骡马帐篷等物资。
这些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制造出来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刘承果断地喊来一位老家人,将他的想法和计划告诉了他。
他要求这位老家人去召集所有的工匠,并将曲辕犁的图纸画出来交给他。
然后,他下达了命令,让工匠们全力以赴地打造刀枪剑戟、盔甲甲胄以及用于农事的曲辕犁。
就这样齐国的工坊中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
刘承又喊来一位老家人让他去把国相请来,不大一会老家人便领着一位须发洁白之人走了过来!!
臣,桥玄,拜见世子此桥玄可不是彼乔玄,并不是大小乔的爹。
桥玄东汉时期名臣桥玄(110年-184年6月),一作乔玄,字公祖。
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东汉时期名臣。
桥玄年轻时曾任睢阳县功曹,因坚持追究陈国相羊昌的恶行而闻名。
后被举为孝廉,历任洛阳左尉、齐相及上谷、汉阳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
汉桓帝末年,出任度辽将军,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保境安民。
汉灵帝初年,迁任河南尹、少府、大鸿胪。
建宁三年(170年),迁司空。
次年,拜司徒。
光和元年(178年),升任太尉。
桥玄有感于国势日衰,于是称病请辞。
后被我父刘喜请来,做了齐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