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首循环:染血的外卖单我叫李岩,江城土生土长的"资深社畜",

但说得好听点是"城市美食传递官"——说白了就是个外卖小哥。2025年6月29日,

这个普通到发霉的周五,我的送餐APP突然跳出个标红的加急单。"用户:张先生。

地址:南明小区3栋401。餐品:鱼香茄子盖饭,备注:不要放盐,否则后果自负。

"我盯着备注栏的"后果自负"直犯嘀咕。这年月奇葩客户不少,

但敢把恐吓当备注的属实罕见。南明小区是片九十年代的老楼,

水泥外墙斑驳得像长了牛皮癣,电梯里贴着"严禁携带宠物及易燃易爆物品"的泛黄告示,

灯光忽明忽暗,活像劣质恐怖片的布景。按下401的门铃,等了半分钟,

门才"吱呀"开了条缝。门后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三十多岁,

脸色白得像刚从停尸房爬出来,黑眼圈重得能塞下俩鸡蛋。他接过外卖时,

手指冰凉得不像活人,还特意叮嘱:"帮我把垃圾袋捎下去,谢了。

"那个黑色垃圾袋沉得离谱,拎在手里直往下坠,底部还渗着暗红的液体,

在走廊惨白的灯光下看着格外瘆人。我强忍着没作呕,刚转身走向电梯,

男人又从门缝里补了一句:"走左边这部,右边那部上个月刚掉过缆绳,差点摔死个人。

"左边电梯的数字屏缺了个"3",显示"1"的时候像根诡异的竖线。电梯下行到三楼时,

手机突然疯狂震动,是刚才那个客户打来的。"喂?小哥,我垃圾袋里有份重要文件,

能帮我送回来吗?"他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慌张。"不是吧大哥?"我心里暗骂,

但职业素养主要是怕差评让我按下了上行键,"行吧行吧,您等着。

"再次回到401门口,门没关严,留着一指宽的缝隙。屋里没开灯,

只有客厅窗户透进的一点路灯微光,勾勒出家具模糊的轮廓。我刚想敲门,

后脑勺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猛击,像是被人拿钢管抡了一下。剧痛瞬间席卷全身,

眼前一黑,手机"啪嗒"掉在地上,屏幕碎成了蜘蛛网。意识消失前的最后一秒,

我好像听见屋里有人低声说:"时间锚点已锁定,实验体07号进入初始循环。

"2 二循环:楼梯间的法医实习生头痛欲裂,像有把电钻在太阳穴里施工。我猛地睁开眼,

发现自己正坐在警局冰冷的金属审讯椅上,双手被铐在桌上。对面坐着个国字脸的老刑警,

badge 上写着"王建军"。"姓名?"他头也不抬地翻着文件。"李岩。""职业?

""外卖员。""知道为什么抓你吗?"王队终于抬起头,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子,

"南明小区3栋401的住户张启明,死了。现场只有你的指纹,监控拍到你进出,

外卖单上沾着你的血迹——你还有什么话说?"我懵了。张启明?

那不是那个戴眼镜的客户吗?我想开口解释,说我被人袭击了,说那个诡异的垃圾袋,

但喉咙像被砂纸磨过一样发不出声。就在我急得满头大汗时,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

眼前的景象开始像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般雪花乱闪。等我再次聚焦视线,

发现自己正站在南明小区的电梯里,数字屏依旧缺着"3",手机显示19:30,

正是我第一次接单的时间。"***...时间循环?"我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

清晰的痛感告诉我这不是梦。电影里才有的桥段砸在了我这个外卖小哥头上,

比中彩票还离谱。这次我没进电梯,而是推开旁边的消防通道门。

楼梯间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墙皮剥落得露出红砖。我刚走到三楼拐角,

就听见楼上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人把装满水的麻袋扔在地上。我猫着腰冲上四楼,

401的门果然半开着。客厅里,

那个戴眼镜的男人——现在知道他叫张启明了——面朝下趴在地板上,后脑勺凹进去一大块,

暗红色的血液正顺着地板缝隙往外渗,在灯光下闪着诡异的光。

茶几上放着我要送的那份鱼香茄子盖饭,外卖盒已经打开,饭菜撒了一地。

备注栏"不要放盐"四个字被油渍浸得有些模糊,但依旧醒目。我颤抖着掏出手机想报警,

手指却在拨号键上停住了。上一次循环我就是这么做的,结果被当成凶手抓了。

这次得换个思路。就在这时,楼梯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孩快步走了过来。她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工作牌,

上面写着"江城公安局 法医科 林小夏 实习生"。她手里拎着个银色的法医箱,

看到我时愣了一下。"你是谁?"她警惕地打量着我,眼神锐利得像手术刀。

"我...我是送外卖的。"我举起手机,"刚才听到声音就上来了..."林小夏没说话,

径直走进屋,戴上手套和鞋套,蹲在尸体旁开始检查。她动作熟练,翻开死者眼皮看瞳孔,

又摸了摸颈部的尸僵程度。"死者张启明,34岁,江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她一边检查一边自言自语,像是在做记录,"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19:40左右,

颅骨凹陷性骨折,凶器应该是钝器..."她突然抬头看向我:"你刚才说听到声音?

具体是什么时候?""大概...19:42?"我努力回忆着,"就是'咚'的一声,

很大声。"林小夏皱眉,指了指尸体旁的大理石烟灰缸:"凶器应该是这个。

你看烟灰缸边缘,有新鲜的擦痕,像是和硬物碰撞留下的。"我凑近一看,

果然有两道平行的细痕,像是被金属划出来的。就在我想看得更清楚时,

那熟悉的眩晕感再次袭来,眼前一黑,意识沉入黑暗。

3 三循环:神秘的连帽衫男人再次睁眼,我又回到了19:30的电梯里。

手机屏幕完好无损,仿佛上两次的经历只是场逼真的噩梦。但大腿上被我掐出的淤青提醒我,

一切都是真的。"第三次了..."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陷入了循环,

总得做点什么。张启明的死肯定有蹊跷,那个"不要放盐"的备注,沉得离谱的垃圾袋,

还有两次循环里不同的死法——第一次我被袭击,第二次他直接死在屋里。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这次我决定提前行动。出了电梯,我没去按401的门铃,

而是先在楼道里转悠。南明小区的隔音差得惊人,我能听到隔壁402传来的电视声,

还有楼下老太太咳嗽的声音。转到张启明家门口时,我试着推了推门——居然没锁。

屋里一片漆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

我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客厅:沙发、茶几、电视柜,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直到光束照到沙发底下——那里躺着一个黑色垃圾袋,正是我第一次循环时拎过的那个!

我强忍着恶心,用脚尖把袋子勾出来一点。袋口没扎紧,露出一角白色的布料,

上面好像有暗红色的污渍。就在我犹豫要不要打开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我赶紧关掉手电筒,躲进客厅旁边的杂物间。透过门缝,

我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人走进来,帽子压得很低,根本看不清脸。

他径直走到尸体旁?不对,第三次循环现在应该还没发生命案。

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类似平板电脑的东西,对着空气扫描了几下,

屏幕上闪过一串我看不懂的绿色代码。突然,他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转头看向杂物间。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死死捂住嘴。几秒钟后,他似乎没发现异常,

又低头操作起平板。我趁机打量他,发现他左手手腕上戴着一个银色的手环,

上面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两个重叠的圆环。这个符号我好像在哪见过...对了!

张启明家茶几上的 coaster 上就有这个图案!男人操作完平板,

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往沙发扶手上滴了几滴透明液体,然后用一块布快速擦拭。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准备离开,临走前似乎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

放在了茶几上。等他走后,我悄悄从杂物间出来,抓起纸条打开。

上面用打印体写着一行字:"时间不是直线,而是莫比乌斯环。小心戴手环的人。

"我还没来得及细想,眩晕感再次袭来。这次循环结束得比前两次都快,难道时间在加速?

4 四循环:陈博士的警告第四次回到19:30,我已经有点习惯这种诡异的重启了。

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张启明的死因和那个连帽衫男人的身份。纸条上提到了"时间不是直线",

而张启明是物理系副教授,或许他的研究和时间循环有关?我决定去找张启明的同事。

通过他外卖订单里的通讯录别问我怎么看到的,循环多了总能找到点漏洞,

我查到他有个合作多年的导师,陈景明博士,也是江城大学物理系的,住在学校家属楼。

这次循环我没去南明小区,而是直接骑上电动车杀向江城大学。

陈博士家在一栋老教师楼的三楼,敲门后,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开了门。

他看着我这个陌生访客,眼神里充满警惕。"您好,陈博士,我是张启明老师的学生,

"我编了个瞎话,"他让我来取一份重要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