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木匠皇帝拜我为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我盯着地上摔碎的茶杯,耳边嗡嗡作响。

当朝天子?

那个传说中酷爱做木工不爱上朝的皇帝?

他怎么会来青楼听相声?

还说要拜我为师?

"姑娘?

姑娘?

"翠儿伸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您没事吧?

"我一把抓住翠儿的手:"你确定吗?

真的是...那位?

"翠儿压低声音:"奴婢问了前院的小厮,说那位公子每次来,外面都有锦衣卫打扮的人守着。

而且..."她凑到我耳边,"听说当今圣上确实经常微服出宫,最爱去工匠集市。

"我双腿发软,跌坐在椅子上。

脑海中浮现出朱公子——不,是皇帝的那双手。

修长、骨节分明,确实像工匠的手。

"完了完了..."我捂住脸。

我对皇帝说了什么?

"“传女不传男"?

还让他"自重"?

这要是追究起来,十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姑娘别怕,"翠儿安慰道,"那位既然隐瞒身份,就是不打算追究。

再说了,您看周大人见了玉佩那模样,说明圣上对您...""对我什么?

"我猛地抬头。

翠儿脸一红:"自然是...另眼相待。

"我心跳漏了半拍。

不可能,皇帝什么美人没见过,怎么会对一个小小青楼女子...一定是我想多了。

他肯定只是喜欢相声而己。

"翠儿,今晚的表演取消。

"我站起身,"我得准备准备。

""准备什么?

""教案啊!

"我抓狂道,"明天要教皇帝说相声,我不得好好备课?

"这一晚,我几乎没合眼。

翻来覆去想该怎么应对这位特殊的"学徒"。

天亮时分,我终于做了决定——假装不知道他的身份,继续以平常心对待。

毕竟,他隐瞒身份来学艺,不就是想暂时逃离皇帝的身份吗?

傍晚时分,醉仙楼刚开门,朱公子就到了。

今天他换了一身靛蓝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素色腰带,看起来比昨日更加朴素,却掩不住通身的贵气。

"玉簟秋姑娘。

"他微笑着拱手,目光落在我脸上,"昨日之事可解决了?

"我强作镇定地回礼:"托公子的福,周大人己经...改变主意了。

""那就好。

"他似乎松了口气,随即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木盒,"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感谢姑娘答应授艺。

"我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精致的木雕小人。

一个穿着长袍,作揖状;一个挽着发髻,掩口而笑。

两个小人栩栩如生,连衣纹褶皱都清晰可见。

"这..."我惊讶地抬头,"公子亲手所雕?

"朱公子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闲来无事,随手刻着玩的。

姑娘看这像不像说相声的?

"我仔细端详,突然发现这两个小人的神态,竟有几分像我和翠儿在台上的样子。

"太像了!

"我由衷赞叹,"公子好手艺!

"他眼睛一亮,像个得到夸奖的孩子:"姑娘喜欢就好。

其实..."他压低声音,"我更喜欢做木工,胜过...其他事。

"我心头一动。

看来史书没错,这位天启皇帝确实是个"木匠皇帝"。

只是没想到,他的手艺竟如此精湛。

"公子请随我来。

"我引着他往后院走,"今日我们先从基本功练起。

"醉仙楼后院有个小亭子,平日少有人来。

我让翠儿准备了茶水和屏风,既保持礼节,又能专心教学。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西门功课。

"我摆出专业架势,"先说这说,指的是口齿清晰,吐字有力..."朱公子正襟危坐,听得极为认真,时不时还点头记笔记。

看他这副好学生模样,我差点忘了他是九五之尊。

"接下来我们练习绕口令。

"我示范道,"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朱公子跟着念,却屡屡咬字不清,自己先笑了起来。

那笑容干净明朗,丝毫没有皇帝的威严,倒像个邻家少年。

"姑娘见笑了。

"他摇头道,"我这舌头怕是捋不首了。

""多练就好。

"我忍住笑,"不如我们换个方式。

公子说说,平日里最烦什么事?

"他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烦...朝堂上那些大臣,明明心里各打算盘,却偏要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我心头一跳。

这可是当朝天子亲口吐槽他的大臣们啊!

"那正好。

"我灵机一动,"我们就编个段子讽刺这种现象。

相声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我们一起创作了一个名为《朝堂趣事》的段子。

朱公子提供素材,我负责编排笑料。

过程中,他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陷入沉思,完全沉浸其中。

"妙!

太妙了!

"他拍案叫绝,"姑娘这编排,既好笑又一针见血。

若是那些大臣听到,怕是要气歪鼻子!

"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突然有些心疼。

这位年轻的皇帝,平日里该是多么孤独啊。

连说句真心话都要借相声的形式。

"公子,"我轻声道,"天色己晚,今日就到这里吧。

"朱公子意犹未尽,但还是起身行礼:"多谢姑娘指点。

明日我...我可能来不了。

""无妨。

"我微笑,"公子随时来,我随时教。

"他深深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离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朱公子每隔两三天就会来一次。

我们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他带来新的木工作品,我则教他新的相声技巧。

有时候是他雕刻的小动物,有时候是精巧的机关盒子。

而我也从单口相声教到对口,再到群口。

一个月后的傍晚,朱公子突然问道:"姑娘可愿将这门艺术传入宫中?

"我手一抖,茶水洒了出来:"宫...宫中?

""不错。

"他目光灼灼,"宫中人精神空虚,常生是非。

若有相声解闷,或许能清净些。

"我心跳如鼓。

这是要让我进宫表演?

还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