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从川菜主厨穿成七十年代失婚男知青,怀里被塞了个烈士遗孤。为养活这奶娃娃,
他支摊卖“火锅味糊糊”,红油飘香十里。革委会王主任拍桌怒骂:“资本主义毒草!
”封条眼看要贴上摊子。陈锋把娃绑在背上,抄起铁勺开启方言育儿直播:“背是娃儿,
辣椒莫抓!”“铲你个耳屎,哪个喊你掀老子锅盖?
”全村宝妈扛着扁担冲来:“他带娃比妇联强十倍!”最终“男妈食堂”开张,
招牌嚣张题字:“娃打架我递砖,但鸳鸯锅绝对不行!”---冰冷的雨点,
带着初冬特有的锋利,噼里啪啦砸在窗棂上那层破旧的塑料布上,声音闷得让人心烦。
陈锋猛地睁开眼,一股子浓重的霉味混合着土腥气,直冲鼻腔。不是后厨熟悉的油烟味,
也不是香料爆炒的辛香。他撑着身下硬邦邦、硌得慌的土炕坐起来,
视线扫过糊着旧报纸的土坯墙,墙角堆着几个瘪了的化肥袋子,
一张瘸腿的破桌子孤零零地立在屋子中央,上面搁着个掉了大片搪瓷的破茶缸。
冷风毫无遮拦地从门缝、窗缝里灌进来,激得他打了个哆嗦,
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那件又薄又硬的破棉袄。记忆混乱地涌上来,像一锅煮糊了的杂烩汤。
他是陈锋,蓉城“蜀香居”掌勺的大师傅,一把菜刀一口炒锅,灶火映红了他的半辈子。
可最后清晰的画面,
却是灶台煤气爆燃时那吞噬一切的灼热火光……然后就是一片死寂的冰冷和黑暗。
现在……这是哪里?“呜……哇啊——!”一声尖锐得能刺穿耳膜的婴儿啼哭,
毫无预兆地在死寂的屋里炸开。陈锋被这突如其来的声浪震得头皮发麻,
心脏都跟着狠狠一抽。他循声猛地扭头,这才发现土炕最里边,
那床硬得像块板、散发着可疑酸馊味的薄棉被下面,竟然裹着一小团东西。
那团东西正奋力地蠕动着,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小小的脸蛋憋得通红,
稀疏的胎毛湿漉漉地贴在脑门上。陈锋像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脑子里“嗡”的一声,
属于“陈锋”的记忆碎片,终于被这嘹亮的哭声彻底激活,蛮横地塞了进来。
这里是1975年,川北一个鸟不拉屎的山坳坳,叫红旗生产队。他现在的身份,也叫陈锋,
一个从省城来的、成分有点问题的知青。前些日子刚离了婚,
老婆卷着家里仅有的那点钱粮和布票跑回了城里,嫌他成分不好没前途,更嫌他是个累赘。
就在他万念俱灰,觉得自己彻底成了个孤魂野鬼的时候,生产队的老支书来了,
怀里抱着这个哭得声嘶力竭的小东西。“小陈啊……”老支书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沟壑,
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沉重,他把那团哇哇大哭的“小包裹”不由分说地塞进陈锋怀里。
那襁褓很薄,婴儿滚烫的体温和震动的哭嚎透过单薄的布料,烫得陈锋手臂发麻。
“铁柱……就是山后头老刘家那个当兵的儿子,前头打南边……没了。
孩子娘生这娃的时候难产,也跟着去了……就剩这么一根独苗苗,叫石头。
队里……实在是没法子了。你是知青,有文化,成分……虽说有点问题,
但总归比村里大字不识的强点。这孩子,你……你拉扯着吧。”老支书的话断断续续,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秤砣,砸在陈锋的心上。
他甚至还从怀里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盖着鲜红大印的纸——烈士证明书,
小心翼翼地压在炕沿上,然后叹了口气,佝偻着背,
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间弥漫着绝望和婴儿啼哭的破屋子。寒风卷着雨丝,
从没关严实的门缝里钻进来,发出呜呜的声响。怀里的小东西大概是哭累了,声音小了点,
但小身子还是一抽一抽的,滚烫的小脸本能地往陈锋冰凉的、带着粗茧的脖颈处蹭,
寻找着一点微薄的暖意。那依赖的、全然信任的触碰,让陈锋浑身僵硬得像块石头。他低头,
看着怀里那张皱巴巴、哭得通红的小脸。石头?他妈的,这名字也够硬的。
他试着动了动胳膊,想把孩子放回那硬邦邦的炕上,
可那小家伙像是感觉到了离开热源的威胁,小嘴一瘪,眼看又要山洪暴发。“莫嚎!莫嚎了!
”陈锋几乎是本能地脱口而出,带着浓重的、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川渝腔调。
他手忙脚乱地晃着胳膊,试图安抚这团突如其来的“责任”。
“再嚎老子……”狠话到了嘴边,看着那眼泪汪汪、弱小无助的一团,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老子现在能怎么办?把这奶娃子扔出去?陈锋心里一阵烦躁,像有一把野火在烧。
他环顾这间比前世后厨的调料储藏室还要破败的“家”,
目光最终落在墙角一个落满灰尘的破瓦罐上。记忆碎片告诉他,
那是原主仅剩的一点口粮——小半罐粗糙得硌手的玉米面。灶台?不,那根本不能叫灶台,
就是屋角用几块土坯胡乱垒起来的一个小土坑,上面架着一个边沿豁了口的破铁锅。
旁边散乱地丢着几个干瘪的、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红薯,还有一把蔫头耷脑、沾着泥的野菜。
肚子适时地发出一串响亮的咕噜声。饥饿感如同冰冷的蛇,瞬间缠紧了胃部。前世的他,
什么山珍海味没料理过?现在却要为一口能糊口的玉米糊发愁!
更别说还要养活怀里这个嗷嗷待哺的小祖宗。一股无名火“噌”地窜上脑门,
烧得他眼前发黑。这操蛋的日子!他猛地抬手,想狠狠捶一下那该死的土炕发泄,
可拳头挥到一半,硬生生停在了半空。怀里的小石头似乎被这突然的动作吓住了,
哭声猛地一滞,一双湿漉漉、黑葡萄似的眼睛惊恐地睁开,茫然又无助地望着他,
小小的身体在他怀里缩了缩。那眼神,像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陈锋心头的邪火。
他那只悬在半空的拳头,指关节捏得发白,最终无力地、颓然地垂落下来,
轻轻地、笨拙地拍在石头瘦小的后背上。“背时……”陈锋喉咙发紧,
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在摩擦。他认命般地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那气息在冰冷的空气里凝成一道短暂的白雾。他小心翼翼地把还在抽噎的小石头放回炕上,
用那床散发着馊味的薄被勉强围住,然后转身走向那个寒酸的土灶。生火是个技术活,
尤其对用惯了燃气灶的陈锋来说。潮湿的柴禾塞进灶膛,浓烟滚滚,熏得他眼泪直流,
呛咳不止。好不容易点着了火苗,锅里添了小半瓢浑浊的井水。他舀了两勺粗粝的玉米面,
胡乱搅和进去。水很快开了,面糊糊在锅里翻滚着浑浊的气泡,
散发出一股生粉和焦糊混合的怪味。这玩意儿能吃?陈锋皱着眉,
看着锅里那摊灰扑扑、毫无生气的糊状物,胃里一阵翻腾。
前世的职业本能让他对这“食物”充满了生理性的厌恶。就在这时,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墙角泥地上,静静躺着几颗干瘪发皱的红辣椒。那抹刺眼的暗红,
在这灰暗破败的屋子里,像一簇微弱的火苗,猛地烫了他一下。
几乎是出于职业厨师对香料的极端敏感和一种近乎绝望的冲动,陈锋几步跨过去,
弯腰捡起了那几颗干辣椒。指腹传来辣椒皮干燥粗糙的触感。他捏了捏,干得发脆,
但凑近了闻,一股被岁月浓缩了的、极其微弱的辛辣气息还是顽强地钻进了鼻腔。不够!
这点刺激,连塞牙缝都不够!他焦躁地四处搜寻。墙角那堆蔫巴巴的野菜里,
几根野葱的葱白顽强地露着一点绿意。土灶旁边,一个破瓦罐里,
竟然还残留着薄薄一层凝固发黑的……猪油?老天爷,这简直是沙漠里的甘泉!
陈锋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血液似乎都流得快了些。他像饿狼发现了肉,扑过去,
小心翼翼地把那点珍贵的凝固油脂刮进手心,又飞快地揪下那几根野葱的葱白。辣椒,野葱,
猪油……简陋得令人发指,但对于一个快要被寡淡逼疯的川菜厨子来说,
这已经是黑暗中的曙光!他蹲回灶前,用灶膛里扒拉出来的一块边缘还算锋利的石头片,
笨拙地碾压那几颗干辣椒。没有刀,没有案板,只能靠蛮力。
辣椒籽和碎皮在石片下发出细碎的破裂声,一股稍微浓郁了些的辛香弥漫开来。
野葱白也被他用石片拍扁、切碎。破铁锅重新架在灶上,残余的火炭烘烤着锅底。
陈锋屏住呼吸,用一根树枝当筷子,挑起那点凝固的猪油,抹在锅底。油脂受热,
发出滋滋的轻响,一股久违的、带着荤腥气的焦香缓缓升起。
他迅速把碾碎的辣椒和拍碎的葱白丢进锅里!“滋啦——!
”滚烫的油脂与干燥的香料接触的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声响!
一股浓烈、霸道、带着原始野性的辛香,如同被压抑了千年的火山,猛地从锅底喷薄而出!
辛辣、焦香、葱香、猪油特有的荤香……几种气味粗暴地混合、冲撞、融合,
在这狭小冰冷的土屋里轰然炸开!这味道!陈锋猛地闭上眼睛,
贪婪地、近乎窒息地深深吸了一大口。辛辣的气流冲进鼻腔,直冲天灵盖,
刺激得他眼泪几乎要流出来。这不是他熟悉的、经过无数次调和臻于完美的复合香型,
这是一种粗粝的、原始的、带着泥土腥气和铁锅焦糊味的冲击,却无比真实,无比鲜活!
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麻木的神经上,把他从浑浑噩噩的穿越噩梦中,彻底烫醒!
“香!”他喉头滚动,发出一声低哑的嘶吼,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激动。这粗暴的香气,
点燃了他骨子里属于厨师的火焰!
他毫不犹豫地把锅里那摊煮得半生不熟、灰扑扑的玉米糊糊倒进了这沸腾的香料油里。
粗粝的糊糊与滚烫的辣油相遇,发出沉闷的咕嘟声。陈锋抄起一根粗树枝当锅铲,
手腕下意识地一抖,模仿着前世颠锅的动作,用力搅动起来。
糊糊迅速染上了一层诱人的、带着油光的红亮色泽,干辣椒的碎屑和焦香的葱末点缀其间,
霸道辛香的热浪汹涌澎湃,瞬间填满了整个破屋,甚至盖过了屋外的凄风苦雨!“呜……哇?
”炕上原本还在哼哼唧唧的小石头,哭声奇迹般地停了。小家伙努力地昂起小脑袋,
湿漉漉的黑眼睛茫然地转动着,小鼻子一抽一抽,显然是被这从未闻过的浓烈香气吸引了。
陈锋顾不上看孩子,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锅简陋至极的“作品”里。他尝了一口。
粗糙的玉米面颗粒感十足,甚至有点刮喉咙,
但那股原始的、滚烫的、带着野性冲击力的麻辣鲜香,
如同电流般瞬间贯穿了他的味蕾和神经末梢!这滋味,
是他在前世那些精雕细琢的宴席菜品中,从未体验过的粗犷生命力!
一种绝境逢生的酣畅淋漓感,顺着食道,一路烧灼到胃里,然后猛地炸开,席卷全身!
他猛地转过身,看向炕上的小石头,眼神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亮。活下去!他妈的,
带着这个小拖油瓶,老子也要活下去!这锅“火锅味糊糊”,就是他的本钱!
---清晨的浓雾尚未散尽,湿冷的空气里,红旗生产队大队部门前那棵光秃秃的老槐树下,
已经悄然支起了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摊子。一块不知从哪个废弃猪圈拆下来的破门板,
下面垫着几块土坯,勉强算个台面。台面上,放着一个边缘磕碰得坑坑洼洼的旧铝盆,
盆里满满当当盛着一种颜色奇特的糊状物——整体呈现出一种浑浊的玉米面黄褐色,
但表面却漂浮着一层透亮的红油,油里沉着星星点点的焦黑辣椒碎和翠绿的野葱末。
正是陈锋昨晚的“杰作”。铝盆旁边,放着一摞豁了口的粗瓷碗,
一把用树枝削成的粗糙勺子。这就是陈锋全部的家当。陈锋本人,
像个刚从土里刨出来的兵马俑。头发乱得像鸡窝,脸上还蹭着昨晚生火留下的烟灰,
身上那件破棉袄油渍麻花。最扎眼的,是他胸前用一条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布带,
牢牢捆着个小人儿——小石头。小家伙似乎习惯了这奇特的“座驾”,不哭不闹,
只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雾气弥漫的陌生世界,
偶尔伸出小舌头舔舔嘴唇,大概是被那奇特的香味勾出了馋虫。陈锋深吸一口气,
冰冷的空气混合着铝盆里飘散出的那股粗犷辛香,让他精神一振。他清了清嗓子,
感觉喉咙像被砂纸磨过,但还是努力提起了中气,
用一种带着浓重川渝腔调、尽量显得不那么突兀的声音喊道:“糊糊!热乎的糊糊!香得很!
顶饱!” 声音在寂静寒冷的清晨显得有些单薄,很快被雾气吞没。
路过的几个扛着锄头准备下地的汉子,裹紧了破棉袄,投来好奇又警惕的目光。
一个裹着头巾、挎着篮子的中年妇女停下脚步,鼻子使劲嗅了嗅,
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咦?这啥味?怪香的嘞?不像咱这儿的味儿啊?
”陈锋赶紧抓住机会,拿起树枝勺子,在铝盆里使劲搅动了几下。红油翻滚,
裹挟着辣椒碎和玉米糊,那股子混合了焦香、辛香、葱香和猪油荤香的霸道气味,
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瞬间爆发出更强烈的冲击波!“大姐,尝尝?
”陈锋舀起一小勺红亮油润的糊糊,热情地递过去,“自家弄的,新口味,
玉米糊糊加了点提味的东西,保证吃了干活有劲!”那妇女犹豫着,看了看盆里红彤彤的油,
又看了看陈锋胸前捆着的、正咿咿呀呀的小石头,眼神里带着点怜悯。
或许是那香味实在勾人,或许是觉得这落魄知青还拖着个奶娃子不容易,
她终于从篮子里摸出两个皱巴巴的鸡蛋大小的土豆,递了过来:“给娃的吧?换一碗尝尝?
”“哎!好嘞!谢谢大姐!”陈锋心头一喜,麻利地接过土豆塞进怀里,
给妇女盛了满满一大碗糊糊。妇女端着碗,先是小心翼翼地吹了吹,试探着喝了一口。
滚烫的糊糊入口,粗糙的颗粒感还在,但那股子霸道鲜香的热流瞬间冲散了清晨的寒意!
她的眼睛猛地瞪大了,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紧接着又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
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吐出来,含糊不清地赞道:“哎哟!这味儿!霸道!舒坦!
浑身都热乎了!”这声带着惊叹的夸奖,如同最好的广告。
旁边观望的几个汉子立刻围了上来。“真有那么好?给俺也来一碗!”“咋卖的?
用红薯换行不?”“闻着是香!跟过年炒辣子似的!”很快,破门板前就排起了小小的队伍。
一个鸡蛋、两个土豆、一小把黄豆、甚至几根柴禾……陈锋来者不拒,
一律换成热气腾腾、飘着红油的糊糊。铝盆里的糊糊眼见着下去了一小半。铜钱?钞票?
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以物易物为主的偏僻山村,那些东西远不如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实在。
胸前的小石头似乎被周围的热闹吸引,也兴奋起来,小手小脚在布带里乱蹬,
小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小脑袋一歪,差点碰到旁边一个汉子递过来的破碗。
“背是娃儿!莫乱拱!”陈锋眼疾手快,侧身护住石头的小脑袋,
嘴里习惯性地低声呵斥了一句,带着浓重的乡音。他一手稳稳地托着石头的小屁股,
另一只手飞快地搅动着铝盆里的糊糊,手腕灵活地一抖,勺子准确地舀起分量,
倒入排在最前面一个老汉递过来的豁口碗里,动作麻利得让人眼花缭乱,
那颠勺的架势依稀可见前世大厨的影子。排队的社员们看着这奇景:一个年轻男人,
胸前捆着个奶娃子,一边手脚麻利地盛着红油糊糊,
一边嘴里还低声呵斥着怀里的娃“莫乱动”、“老实点”,那熟练劲儿,
竟比村里好些当妈的还显得利索自然。再加上那碗里飘出的、勾魂夺魄的奇特浓香,
这“知青带娃卖怪味糊糊”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随着凛冽的晨风,
迅速刮遍了红旗生产队每一个角落。“听说了吗?大队部前头,那个姓陈的知青,
胸前捆着他捡的那个小石头娃,在卖糊糊呢!”“啥糊糊?闻着可香了!
跟咱平时吃的猪食糊糊不一样!”“香是香,那红彤彤的油,看着吓人,能吃吗?
”“咋不能?王二婶吃了,说浑身热乎,干活都有劲儿!比啃冷红薯强多了!”“嘿,
那知青带娃的架势,还真像那么回事!比我家那口子手还快!
”议论声在田埂上、土墙根下、家家户户的灶台边蔓延。有人好奇,有人观望,有人不屑,
也有人被那香味勾得心痒难耐,偷偷揣着点东西跑去换一碗尝尝鲜。陈锋的破铝盆空了又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