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惊梦李清越猛地睁开眼睛,入目的不是熟悉的白色天花板,

而是一顶绣着缠枝莲纹的锦帐。她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额头,触手冰凉,竟是一块湿帕子。

"小姐醒了!"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扑到床前,眼中含泪,"您可吓死奴婢了,

从假山上摔下来昏迷了三天三夜,老夫人差点把府里的大夫都打杀了。"李清越张了张嘴,

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她明明记得自己是在古建筑遗址考察时失足跌落,

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个地方?"采薇,快去告诉老夫人小姐醒了,再端碗参汤来。

"另一个年长些的丫鬟吩咐道,转头对李清越柔声说:"小姐别急,慢慢来,

您这次可真是福大命大。"李清越闭上眼睛,

脑海中突然涌现出大量陌生的记忆——她是永昌侯府嫡女李清越,母亲早逝,

继母吴氏把持中馈,同父异母的妹妹李如霜处处与她作对。三日前,

李如霜邀她去后花园赏花,却在假山上推了她一把..."小姐,参汤来了。

"采薇小心翼翼地扶起她,将碗凑到她唇边。李清越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

带着淡淡的苦味。她突然意识到一个荒谬的事实——她穿越了,

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成为了这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侯府嫡女。

第二章 继母的刁难五日后,李清越终于被允许下床活动。她站在铜镜前,

打量着镜中的自己——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瓜子脸,杏眼樱唇,虽因病容略显苍白,

却掩不住那股清丽脱俗的气质。"小姐,夫人派人来说,让您去正院一趟。"采薇低声禀报,

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李清越点点头,根据原主的记忆,这位继母吴氏可不是什么善茬。

她整理了一下衣裙,带着采薇向正院走去。一路上,府中的下人们见到她都恭敬行礼,

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怜悯。李清越心中了然,看来原主在府中的地位确实堪忧。正院花厅内,

吴氏正与李如霜品茶。见李清越进来,吴氏放下茶盏,笑容和煦:"清越来了,

身体可好些了?""多谢母亲关心,女儿已无大碍。"李清越福了福身,

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对母女。吴氏约莫三十五六岁,保养得宜,

眉目间透着精明;李如霜则继承了母亲的容貌,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骄纵。

"下月初三是老夫人的寿辰,府中要办赏花宴。"吴氏慢条斯理地说,"你病刚好,

本不该劳累你,但如霜要准备才艺表演,实在分身乏术。这宴席的菜单和座位安排,

就交给你了。"李清越心中冷笑,这分明是想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原主性格懦弱,

不善交际,更不懂这些庶务。但她不一样,作为现代的古建筑学教授,

她参加过无数学术会议和社交活动,安排个宴会还不是小菜一碟?"女儿谨遵母亲吩咐。

"她恭敬地应下,看到李如霜眼中闪过的得意,又补充道:"只是女儿久病初愈,恐有疏漏,

能否请母亲拨两个得力的嬷嬷协助?"吴氏没想到她会答应得如此爽快,

愣了一下才道:"自然可以。张嬷嬷和王嬷嬷就暂时跟着你吧。"离开正院后,

采薇忧心忡忡:"小姐,您怎么接了这个差事?夫人分明是想...""想让我出丑?

"李清越轻笑,"放心吧,我自有打算。"第三章 赏花宴上的较量接下来的日子,

李清越一边熟悉侯府的情况,一边筹备寿宴。她发现这个时代的饮食文化虽然丰富,

但在摆盘和搭配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她结合现代餐饮理念,

设计了一套既符合古代礼仪又不失新意的菜单。"小姐,这'荷塘月色'是什么菜?

老奴从未听说过。"张嬷嬷疑惑地看着菜单。"是用冬瓜雕成荷叶状,盛着虾仁和莲子,

上面点缀几朵可食用的荷花。"李清越解释道,"祖母信佛,这道菜清淡雅致,

正合她老人家口味。"两位嬷嬷面面相觑,

没想到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小姐竟有如此巧思。寿宴当日,侯府张灯结彩,

宾客盈门。李清越穿着一袭淡青色绣白玉兰的长裙,发间只簪一支银钗,素雅大方。

她站在老夫人身侧,从容地指挥着下人上菜、斟酒,丝毫不乱。"永昌侯好福气,

大姑娘这般能干。"有夫人称赞道。吴氏脸色微变,强笑道:"清越这孩子平日不爱说话,

今日倒是让我刮目相看。"李如霜见状,端着一杯茶走过来:"姐姐辛苦了,喝口茶歇歇吧。

"李清越瞥见茶水中细微的浑浊,心知有异。她佯装要接,

却在李如霜松手的瞬间故意手一抖,茶杯"啪"地摔在地上,茶水溅在李如霜的绣鞋上。

"哎呀,妹妹没事吧?"李清越一脸关切,"都怪姐姐手笨。采薇,快带二小姐去换双鞋。

"老夫人将一切看在眼里,目光深沉。宴会结束后,她单独留下李清越:"丫头,

今日表现不错。那杯茶,你怎么看?"李清越没想到老夫人如此敏锐,

犹豫片刻还是如实相告:"孙女怀疑茶中加了泻药。

"老夫人冷哼一声:"吴氏母女越发不像话了。从明日起,你跟着我学管家吧。

"第四章 商业奇才有了老夫人的支持,李清越在府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她发现侯府虽然表面风光,实则财政吃紧,大部分产业都被吴氏的娘家把持,收益微薄。

"祖母,孙女想看看府中的账册。"一日请安时,李清越提出请求。

老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你懂这些?""母亲在世时曾教过一些。

"李清越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孙女想为府中尽一份力。"得到准许后,

李清越连夜查阅账册,发现吴氏兄长管理的绸缎庄连年亏损,

而同样地段的其他铺子却生意兴隆。她悄悄派人调查,发现吴氏兄长中饱私囊,以次充好。

"祖母,孙女有个想法。"次日,她向老夫人提议,"城西的绸缎庄位置极佳,

不如改做首饰铺。孙女观察多时,发现京城贵女们对新颖首饰趋之若鹜。

"老夫人沉吟片刻:"你有把握?"李清越拿出几张图纸:"这是孙女设计的一些首饰图样,

融合了西域和南诏的风格,京城应该还没有。

"图纸上的首饰确实别致——有将小巧的铃铛与玉坠结合的步摇,

有可以拆分成单个佩戴的连环手镯,还有暗藏机关的簪子,轻轻一按就能弹出小镜子。

老夫人眼前一亮:"好,就依你。但要记住,不可张扬,先试试水。

"李清越亲自监督铺面改造,采用现代橱窗展示的概念,在门口设置了旋转展示架。

开业当天,她请了几位与侯府交好的小姐"偶然"路过,果然引起轰动。不到半月,

"玲珑阁"的名声就传遍了京城贵女圈。吴氏得知后,

气得摔了一套茶具:"那小***何时学了这些本事?"第五章 神秘商人首饰铺生意兴隆,

但原料供应却出了问题。李清越需要的特殊宝石和金属在京城很难买到,

她决定亲自去城南的珠宝集市看看。集市上人来人往,各种语言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李清越戴着面纱,在采薇和两个家丁的陪同下,仔细挑选着原材料。"小姐好眼力,

这块青金石产自西域,是上等货。"一个温润的男声突然在身侧响起。李清越转头,

看见一个身着靛蓝色长袍的年轻男子。他约莫二十三四岁,眉目如画,嘴角噙着一抹浅笑,

气质儒雅中透着几分不羁。"公子是?"李清越警惕地问。"在下吴明远,经营些珠宝生意。

"男子拱手一礼,"见小姐挑选材料的手法专业,忍不住多嘴了。

"李清越注意到他的摊位上有几种罕见的宝石,正是她需要的。"吴公子的货品确实不错,

不知可否长期供应?"吴明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小姐是替家中采购?

""我家小姐是'玲珑阁'的东家。"采薇骄傲地说,被李清越瞪了一眼才缩了缩脖子。

"'玲珑阁'?"吴明远笑容更深,"难怪小姐眼光独到。那些可以变换造型的首饰,

可是小姐的设计?"李清越没想到他竟知道自己的铺子,谨慎地回答:"不过是些小玩意儿。

""小姐过谦了。"吴明远从袖中取出一张名帖,

"在下每月都会从西域和南海运来新鲜货品,若小姐有兴趣,可派人到'汇宝斋'联系。

"回府的马车上,李清越反复看着那张名帖,总觉得这个吴明远不简单。他的举止太过优雅,

谈吐太过不凡,不像普通商人。而且,他为何对"玲珑阁"如此了解?

"查查这个'汇宝斋'和吴明远的底细。"她低声吩咐采薇。第六章 暗流涌动三日后,

调查结果让李清越大吃一惊。"汇宝斋"是近两年才在京城崭露头角的珠宝行,但背景神秘,

据说与皇室有些关联。而吴明远表面上是商人,实则行踪不定,

连最老练的探子都摸不清他的底细。"小姐,还要和他做生意吗?"采薇担忧地问。

"为什么不?"李清越轻笑,"只要对我们有利,管他是谁。"她派人联系吴明远,

订了一批稀有的粉色珍珠和蓝宝石。交货那日,吴明远亲自上门,

还带了一件礼物——一个精巧的多层首饰盒,按下机关可以旋转展开,每一层都设计巧妙。

"听闻小姐喜欢新奇玩意儿,这是在下的拙作。"吴明远笑着说。李清越试了试首饰盒,

发现其机关设计之精妙,远超这个时代应有的水平。她心头一震,

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这个吴明远,会不会也是穿越者?"吴公子这手艺,师从何人?

"她试探地问。吴明远目光深邃:"自学的。有些想法,自然而然就有了,

仿佛...前世见过。"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探究和警惕。

就在气氛微妙之际,前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跑进来:"大小姐,

不好了!官府来人了,说是要查抄我们侯府!

"第七章 风波骤起李清越的手指还停留在首饰盒的机关上,听到丫鬟的禀报,

那精巧的小玩意儿"咔嗒"一声弹回了原状。"查抄侯府?"她猛地站起身,

衣袖带翻了桌上的茶盏,茶水在名贵的波斯地毯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吴明远迅速退后一步,

拱手道:"李小姐既有家事,在下先行告退。""采薇,送吴公子从后门走。

"李清越快速整理思绪,又压低声音对吴明远道:"今日之事,

还望公子...""小姐放心,在下什么也没听见。"吴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她读不懂的情绪,

转身跟着采薇离去。李清越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裙向前院走去。

远远就听见继母吴氏尖细的嗓音:"各位官爷是不是弄错了?

我们永昌侯府世代忠良...""奉旨查办,请夫人见谅。"一个冷硬的男声打断了她。

转过影壁,李清越看见十余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已将前院控制,为首的男子三十出头,

面容冷峻,正展开一卷黄绢宣读旨意。"...永昌侯李肃涉嫌勾结宁王谋逆,

即刻收监查办,侯府一应人等不得离京,产业暂由官府接管..."李清越脑中嗡嗡作响。

谋逆?这罪名若是坐实,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她悄悄环顾四周,府中下人已经乱作一团,

有胆小的丫鬟开始低声啜泣。继母吴氏脸色惨白,被李如霜扶着才没瘫软在地。

"这位就是侯府大小姐吧?"那锦衣卫头领突然看向李清越,眼神锐利如刀。

李清越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福了一礼:"小女子李清越,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北镇抚司千户,赵严。"男子略一拱手,"请李小姐配合调查,近日不要离开府邸。

"待锦衣卫撤走,侯府大门被贴上封条,只留一个小门供日常出入。吴氏终于支撑不住,

瘫在椅子上哭嚎起来:"这可如何是好!老爷怎会谋反?定是有人陷害!

"李清越冷静地吩咐下人:"先把老夫人接到我院子里,再去打听老爷被关在何处。

"她转向吴氏,"母亲,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弄清楚父亲被指控的具体罪名,

才好想办法。"吴氏止住哭声,恶狠狠地瞪着她:"你一个丫头片子懂什么!

"说完便拉着李如霜回了内院。李清越叹了口气,知道继母靠不住。回到自己院子,

老夫人已经被安顿好,正闭目捻着佛珠。"祖母..."她轻声唤道。老夫人睁开眼,

目光清明:"别慌,你父亲不是那种人。这背后必有蹊跷。""孙女也是这么想。

可如今府中被监视,我们该如何打探消息?

"老夫人从腕上褪下一枚玉镯:"明日你派人去城东'德润堂'药铺,

找掌柜的看看这镯子能当多少钱。他自会明白。"第八章 暗室密谈次日傍晚,

一个背着药箱的老郎中敲响了侯府侧门,说是来给老夫人看诊的。锦衣卫检查了药箱,

没发现异常便放了行。老郎中进了内室,确认四下无人后,突然挺直了佝偻的背,

向老夫人行了一礼:"老姐姐,多年不见了。""德润,快说说外面什么情况。

"老夫人急切地问。李清越这才知道,这位"郎中"竟是老夫人年轻时的故交,

如今在京城开着最大的药铺,消息灵通。"情况不妙。"德润掌柜压低声音,

"宁王谋反案牵连甚广,侯爷是被门下一位姓周的清客攀咬的。

那周清客声称侯爷与宁王有书信往来,还提供了几封所谓密信作为证据。""荒谬!

"老夫人气得拍案,"那周清客在府中多年,老爷待他不薄,为何要诬陷?

""据说..."德润犹豫了一下,"那周清客最近与吴侍郎走得很近。"李清越心头一震。

吴侍郎是继母吴氏的兄长,难道...她不敢往下想。送走德润后,

老夫人握着李清越的手:"清越,如今府里能指望的只有你了。你继母...恐怕靠不住。

""祖母放心,孙女一定想办法救父亲。"李清越坚定地说。夜深人静时,

李清越独自在房中来回踱步。现代法律知识告诉她,这种案子最重要的就是证据。

如果能证明那些密信是伪造的...突然,窗棂传来轻微的叩击声。她警觉地吹灭蜡烛,

摸到梳妆台前握住一支锋利的簪子。"李小姐,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低低响起。

李清越轻轻推开窗户,吴明远矫健地翻窗而入,月光下他的轮廓格外清晰。

"吴公子这是..."她既惊又怒,"若被锦衣卫发现,你我都难逃干系!

"吴明远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先看看这个。"李清越就着月光展开信纸,

上面详细记录了周清客近一个月来的行踪,包括三次秘密会见吴侍郎,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