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协议
我虽属军统,但我不知道啊,如果知道,我就不回来了。
但我敢发誓,我没做过一件伤害华国和伤害华国人民的事情。
因为我也是华国人,我爱自己的国家,我在外面的生活质量比这里好上十倍不止,可我还是回来了。”
向宏军从容不迫的坐在椅子上说道。
也许是看向宏军没有丝毫紧张的样子,也许是他俩太自信,听见向宏军这样说,两人慢慢收起了手枪也坐了下来。
二十多分钟后,陈桐开车回来了。
“报告。”
陈桐在门外喊道。
“进来,”陈桐是李处长手下,当然由李志国答话“报告李处长,他说的基本属实。”
“确定,”李志国一脸的不信。
“千真万确,我让两警察守在那儿。
请处长尽快处理。”
“老郭,咱俩今晚都别睡了,你马上带人赶赴现场,我去上面汇报,陈丫头,你守在这看住他。”
布置完,两人便走了。
大半夜的还要操心,真难为他们了。
“你怎么做到的,那里虽偏僻,但要无声无息的把设备运进西九城都很难做到,更何况还要不声不响的卸下来。
我去看过有很多设备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卸的。”
“陈丫头,世界很大,有各种各样科学无法解释的事。
你们不需要知道别人是怎么做到的,你们只要知道这些设备对国家有莫大的好处就够了。
曾经我在别人的蒙骗下走到了你们的对立面,但作为华国人,我真心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
向宏军顿了顿,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抗米援朝战争还未彻底结束,西方诸国都还把华国视为洪水猛兽。
华国的所有底子都太薄了,我们现在只能依靠老大哥的帮助,但他的帮助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当华国不能满足他的条件之后,他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毫不犹豫地与华国翻脸。
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们华国必须要有他们需要的产品,这样在国际贸易中才可以等价交换。
否则吃亏的永远都是我们。”
“向宏军,你不要诋毁老大哥,你知不知道他们给我们援助了多项目吗?”
“陈丫头,我并不否认老大哥对我们国家的援助力度非常大。
有个事实想必你也清楚,在援助华国的专家中全部都是二流专家,而且所有的设备,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图纸的。
我们能够拿到的图纸都是老掉牙的东西。”
“陈丫头,我手里的设备还能运两次,后两次还要等几天才到。”
“还有?”
陈桐歪着头,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向宏军,别叫陈丫头了,叫名字。”
“好吧,陈桐,我知道你打什么主意,你是跟踪不到我的。”
陈桐一脸质疑。
“陈桐,你认为华国现在最需要什么?”
向宏军没答疑,而是又抛出了问题。
“大概是技术和设备吧。”
陈桐有些不自信地说道。
“还有外汇。
只要有外汇,才能买到别国的产品,包括没禁运的设备。
陈桐,你说我用三批次的设备能换我的自由吗?”
向宏军一脸期待。
“这个我不知道,只有上级部门才有权决定。”
“那再加上最少年赚两三亿米元的农产品生意呢?”
“什么?”
陈桐嗖地站起身来,“华国有什么农产品能年赚两三亿外汇?”
“现在不能告诉你,我要见能做主的官。
好了,天快亮了,给我安排个住处吧。”
“向宏军虽被判了三年,但有那么多的设备,不能让他再进小黑屋了,这应该没违反规定吧?”
陈桐在心里想道。
进入原先那个房间,向宏军躺在床上,进入空间。
“系统,你个王八蛋,出来。”
“宿主,别生气,别生气,气大伤身。”
“你个王八蛋,匹配的什么身份,军统。
你巴不得我早死吧?”
“宿主,别误会,我们研究了你的平生才决定的。
你看啊,后世人最在意的是啥?
生命与自由。
以你那躺平的性子,物质满足之后你绝对不思进取。
我们需要通过你来帮助华国尽快提升实力。”
“你不只是系统吗?
你不是只为宿主服务吗?
怎么还关心国家大事了?”
“宿主,我们的计划还差最后一步,等最后一步完成了,我把什么都告诉你。
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活着,低调活着。
西九城残存特务太多,如果让他们知道了你的存在,当然,打不过,你绝对可以逃。
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宿主,最多一个月就能有眉目。”
“好吧,再信你一次。”
“谢谢宿主。”
第二天,向宏军还没睡醒,就被郭向前那粗大的嗓门叫醒。
“向宏军,向宏军快醒醒,你要的能做主的官我们叫来了。”
向宏军听到这,有门,华国差外汇差到这种地步了吗?
两三亿就能让他们爆发出如此高的效率。
“郭局长,还要一位林业部门实权人物。”
“为什么?”
“没办法,和林业有关。”
“好,信你,我给李志国说,让他去安排。”
一个警察带着向宏军到食堂吃了两个白面馒头,喝了碗粥。
便来到了郭向前的办公室。
办公室中只有两个人,郭向前和另一个五十来岁,穿列宁装的官员。
“向宏军,先等等,李处长去汇报去了,估计很快就在结果了。”
“向宏军,你最好保证你说的都是真实的,否则后果你知道。”
“这位是……。”
“他是李处长的上级。”
“噢”向宏军点点头,他没好脸色,向宏军也不上赶子巴结,一切以事实说话。
不多久,李志国带着几人进来了。
“向宏军,你要的人我带来了。
若是没有达到你说的效果,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李志国心里其实也是打敲的,但牵扯到这么一大笔外汇,而且还是每年,由不得他不慎重。
“李处长,你确定需要这么多人都知道?
我认为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最起码现在是。”
最后,留下了李处长及上级,林业局的一个司长,外贸部的一个官员,连郭向前都出去了。
就五个人,向宏军才从假装从裤兜儿里拿出几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