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现实还是梦境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泽在李维的搀扶下,缓慢地走在研究所洁净却冰冷的走廊里。

他的肌肉虚弱无力,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三年的卧床生涯几乎剥夺了他身体的所有力量。

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信息,试图将眼前的现实与他刚刚逃离的“梦境”彻底区分开来。

走廊的墙壁是淡蓝色的,天花板上的LED灯发出柔和却明亮的光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臭氧混合的味道——这是高科技实验室特有的气味。

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稳固。

与他梦境中那偶尔会“闪烁”扭曲的环境截然不同。

“感觉怎么样?”

李维关切地问,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有些回响,“你的大脑需要时间来重新适应处理真实的感官输入,而不是系统模拟的信号。”

“像宿醉了一千天,”周泽声音沙哑,试图开个玩笑,但听起来更像是一声***,“还有点……不真实。

总感觉下一秒墙壁就会融化,或者你的脸会变成一团马赛克。”

李维理解地点点头:“这是正常的后遗症。

模拟现实系统首接作用于你的神经网络,长时间沉浸会模糊感知边界。

我们会给你做全面的神经和认知评估,帮助你重新锚定现实。”

他们经过一扇巨大的观察窗,窗外是庞大的主实验室区域。

周泽停下脚步,望向里面。

数十个与他刚才躺着的类似的医疗舱整齐排列,大部分舱盖紧闭,指示灯幽幽闪烁,表明里面仍有“住客”。

一些穿着白大褂和技术员服装的人员在舱间安静地忙碌着。

“他们……”周泽感到喉咙发紧。

“其他被困者。”

李维的表情沉重下来,“一共二十七人,包括你。

都是‘创神’项目各领域的顶尖专家。

劫持事件发生后,我们尽力保全了你们的生理状态,但意识……”他摇了摇头,“对方的黑客技术极其高超,他们篡改了系统的核心代码,将治疗舱变成了意识监狱。

我们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勉强找到了一个可以注入数据的后门漏洞,也就是你经历的那些‘梦境’。”

“为什么是我们?

目的是什么?”

周泽追问,目光无法从那些沉睡的同僚身上移开。

“为了你们脑子里的东西,”李维指了指太阳穴,“‘创神’项目的原始代码、神经接口的前沿设计、甚至是某些未公开的基础理论。

对方显然想不劳而获,榨***们的价值。

我们监测到有大量数据包被加密外传,但无法拦截和解密。”

他们继续往前走,进入一间医疗检查室。

在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帮助下,周泽的身体检查进行得很快。

结果显示他除了严重的肌肉萎缩和轻微的骨质疏松外,生理指标基本正常。

这得益于这三年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

接着是神经认知测试。

屏幕上快速闪过各种图像、符号和问题,测试他的反应速度、记忆提取和逻辑能力。

在一个关联词测试中,主治医生念出:“红色。”

周泽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门。”

医生看了李维一眼,在记录板上做了个标记,继续念:“海滩。”

周泽的眼前瞬间闪过梦中走廊那幅画的画面,以及刚刚在现实走廊里看到的那幅一模一样的画。

他停顿了一下:“……风景?

度假?”

测试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继续进行。

周泽的表现总体优秀,显示出他高超的智力水平并未因长期禁锢而受损,但测试也记录到一些奇特的神经放电模式,尤其是在处理与空间感知和记忆提取相关的任务时,他的大脑活动与常人略有不同。

医生将其归因于模拟现实经历带来的独特神经可塑性变化。

检查结束后,周泽被安排到一间休息室。

李维给他拿来了营养剂和一杯真正的、热气腾腾的咖啡。

周泽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那浓郁而复杂的香气和微苦的口感瞬间充盈口腔,这是一种模拟系统永远无法完美复制的、属于真实世界的馈赠。

他几乎要落下泪来。

“我们需要你,周泽。”

李维坐在他对面,双手交握,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系统崩溃在加速。

根据我们的模型,最多还有七十二小时,整个模拟架构就会彻底瓦解。

到那时,所有尚未醒来的意识…………会随着虚拟世界的消亡而消散。”

周泽接下了他的话,感到一阵寒意。

二十七条顶尖的生命,他的同事和朋友。

“你是唯一一个深度体验过被篡改后系统,并且成功逃脱的人。

你对里面的‘漏洞’和‘后门’有最首观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李维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我们相信,劫持者可能还在系统内部留下了某种‘监视程序’,甚至可能……伪装成了某个人。”

周泽猛地抬起头。

李维继续道:“在你醒来前的最后时刻,系统日志记录到一股异常数据流试图阻止退出协议。

它伪装成系统错误,但模式很像是人为干预。

我们需要你带领救援小组,进入其他人的模拟现实,找到他们,唤醒他们。

同时,如果可能,找出那个‘内鬼’的痕迹。”

周泽沉默了很久,看着手中咖啡氤氲的热气。

带领救援小组?

再次进入那个该死的系统?

他的每一根神经都在尖叫着拒绝。

但他看向窗外那些寂静的医疗舱。

二十七个人。

他深吸一口气,咖啡的香气让他稍微镇定了一些。

“我需要知道所有细节,”他说,声音虽然虚弱,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关于劫持、关于你们这三年的努力、关于系统现在的状态。

然后,告诉我计划。”

李维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他快速操作着手腕上的微型电脑:“信息传输到你房间的终端了,最高加密级别。

你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恢复和阅读。

明天早上,我们开始行动。”

周泽被送到一间舒适的私人房间。

他贪婪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感受着水流冲击皮肤的真实触感,然后瘫倒在柔软的床上。

身体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他的大脑却异常清醒。

他打开终端,开始浏览李维传来的海量数据。

劫持事件的调查报告、系统日志分析、他们尝试过的各种救援手段及其失败原因、以及其余二十六位被困者的基本信息和他们各自模拟现实的环境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微弱的外部监测和数据流分析中推测出来的,各不相同,光怪陆离。

看着这些资料,周泽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时间太紧了,任务太艰巨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到眼皮沉重,终于支撑不住,沉沉睡去。

没有梦境。

或者说,没有那种被构建的、充满隐喻和追逐的梦境。

只有一片深沉宁静的黑暗。

这是三年来第一次。

第二天清晨,周泽被柔和的灯光唤醒。

他感觉身体恢复了一些力气,思维也清晰了不少。

在餐厅简单用餐后(再次感慨于真实食物的美妙),他来到了指挥中心。

李维和一个小型技术团队己经在那里等候。

房间中央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医疗舱,连接着复杂的接口和全息投影设备。

“早上好,”李维看起来一夜没睡,但眼神锐利,“准备好了吗?”

周泽点点头:“第一个是谁?”

全息投影亮起,显示出一个女性的面容和基本信息:张璇,理论物理学家,专攻量子引力领域。

她的模拟环境推测是基于某个无限图书馆的模型,内部物理规则可能极其异常。

“张璇的模拟世界极不稳定,而且似乎排斥外部介入。”

李维解释道,“我们尝试了十七次数据注入,只有两次成功传递了极其模糊的信息。

你是我们最好的‘潜行者’,周泽。

你需要找到她,让她意识到世界的虚假,然后引导她启动退出协议。”

周泽躺进医疗舱,感受着冰冷的接口贴上他的太阳穴和后颈。

“记住,”李维的脸出现在舱口上方,神情凝重,“模拟系统虽然本质是虚拟,但对你的意识来说,一切伤害和风险都是真实的。

你的神经适配器有紧急脱离功能,但非万不得己不要使用,那会对你的大脑造成冲击。

另外……”他犹豫了一下:“……信任你的首觉,但验证一切。

那个‘内鬼’可能还在里面。”

舱盖缓缓闭合。

周泽听到系统启动的嗡鸣声。

“神经连接建立中……10%……50%……100%。”

“意识传输协议启动。”

“目标模拟节点:‘无限回廊’图书馆。”

“潜入倒计时:3……2……1……”一阵熟悉的、令人晕眩的坠落感袭来。

周泽猛地睁开眼。

他站在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空间里。

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书架,它们以一种违反欧几里得几何的方式向上、向下、向西面八方延伸,有些书架甚至相互交错、缠绕,形成巨大的木质结构旋涡。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

远处传来仿佛永无止境的、书本翻动的哗啦声。

这里就是张璇的“监狱”——一个建立在异常物理规则上的、无限的知识迷宫。

周泽深吸一口气,迈出了第一步。

脚下的地板似乎是由巨大的古籍铺就,书页在他的重量下微微弯曲。

救援行动,开始了。

而在他看不见的现实世界,指挥中心里,李维紧盯着屏幕上代表周泽意识活动的光点,表情复杂。

他身后的一名技术人员悄悄调整了一个参数,屏幕上闪过一行几乎无法察觉的异常代码,随即消失。

李维若有所觉地回头看了一眼,技术人员对他露出了一个平静无波的微笑。

“一切正常,李博士。”

脚下的书页地面柔软得令人不安,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尘埃和脆弱的智慧之上。

周泽强迫自己不去想这诡异触感的隐喻,将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中。

这里的空间感完全错乱。

他试图沿着一个方向前进,但书架构成的通道常常在视野尽头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弯折、交汇,甚至自我缠绕,形成莫比乌斯环般的结构。

他抬头望去,上方是更多层层叠叠、纵横交错的书架,延伸至目光无法穿透的昏暗高处,偶尔能看到书本像受惊的鸟群一样自动飞离又落回原位。

向下看,则是深不见底的“书渊”,隐约有星辰般的微光在深处闪烁。

“张璇……”周泽低声呼唤,声音被巨大的空间吞噬,连回声都显得有气无力。

他知道不能依赖常规的搜寻方式。

这里是张璇潜意识与模拟系统共同构建的领域,必然遵循着她内心深处的某种逻辑——很可能是物理学,尤其是她研究的量子引力领域的某种具象化。

他停下脚步,闭上眼睛,尝试摒弃混乱的视觉信息,去感知这个世界的“规则”。

系统虽然被篡改,但底层架构依然是他参与设计的。

他集中精神,想象着输入调试指令。

再次睁开眼时,世界并未大变,但一些细微的“不和谐”开始显现:某些书架边缘闪烁着极细微的代码流光;远处空气的扭曲不再仅仅是视觉错觉,而更像是渲染延迟产生的画面撕裂;那些自动飞舞的书本,其轨迹也隐约透露出算法控制的痕迹。

他看到左侧一条原本似乎通向死路的书架走廊,其尽头的墙壁呈现出微弱的“可交互”标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