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上掉下来个始皇帝
他松了攥着榻沿的手,指尖划过冰凉的玉印,像是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
“好了…… 便好……” 气音刚落,头一歪,手垂落时带倒了案边的药碗,青瓷碎裂声在帐内炸开,却再惊不醒那双紧闭的眼。
意识消散的刹那,天旋地转。
他看见十三岁那年,自己站在咸阳宫的丹陛上,看着吕不韦的车驾从宫门前碾过,车轮卷起的尘土迷了眼。
又看见三十岁时,王翦率领的大军踏过易水,燕国的太子丹在地图上指着督亢的良田,眼神里藏着匕首的寒光。
还有泰山封禅时的暴雨,琅琊台刻石的凿痕,徐福带着童男童女扬帆出海时,海面上蒸腾的雾气…… 那些被丹药和病痛模糊的记忆,此刻清晰得像昨日之事。
他想抓住什么,却只摸到一片虚空,仿佛这一生的丰功伟绩,都在这阵眩晕里碎成了星子。
眼前突然裂开一道巨大的裂缝,黑沉沉的,却透着一股莫名的吸引力。
出于本能,他朝着裂缝钻了进去。
刹那间,强光刺得眼睛生疼,什么都看不见,耳边是呼啸的风声,身体像被抛进了滚筒,天旋地转中,一阵剧烈的头痛炸开,让他忍不住闷哼出声。
再次睁开眼时,刺眼的阳光让他眯了眯眼。
周围传来细碎的窃窃私语,他费力地转动脖颈,只觉浑身充满了久违的力量 —— 不再是病榻上的虚弱,西肢强健有力,肌肉线条紧实,皮肤上还带着少年时在咸阳宫射场留下的薄茧。
他下意识地抬手抚过脸颊,触感光滑,没有了晚年的松弛与皱纹,分明是二十岁时的模样。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心头一震,惊愕得说不出话。
他看见一群穿着粗布短打的小孩,正怯生生地围着他,见他醒来,纷纷惊叫着躲到一旁的矮树后,只露出半张脸偷看。
秦始皇心头剧震,满是疑惑。
这是哪里?
他明明在驿馆的榻上,身形早己被病痛掏空,怎么会变回年轻模样,出现在这荒郊野岭?
他抬眼望去,西周是连绵的山坡,野草没过脚踝,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全然不是大秦的驰道与城郭。
他低头看向自己,身上的黑色龙袍依旧,十二章纹在阳光下泛着陈旧的光,可头顶的玉冕却不翼而飞,发髻散乱地垂在肩头。
那双手也不再是布满药渍的枯瘦,而是骨节分明、充满力量,握着剑时能劈开三重甲胄的手。
一股怒火夹杂着更深的困惑从心底窜起,他猛地站起身,动作矫健得不像刚从病榻醒来,用惯有的命令语气低吼:“尔等竖子!
此乃何地?
朕的玉冕何在?”
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震得草叶沙沙作响。
躲在树后的小孩们吓得缩了缩脖子,有个胆大些的男孩嗫嚅着:“你…… 你是谁呀?
穿得好奇怪……”秦始皇眉头紧锁,愈发不解。
这些孩童的言语虽有些古怪,却依稀能听懂,可他们身上的衣饰、周围的景象,连同自己这副年轻的体魄,都在告诉他一个荒诞的事实:他不仅不在大秦,连岁月都被颠倒了。
他再次提高音量,语气中添了几分不耐烦与掩饰不住的惊愕:“放肆!
朕乃始皇帝!
快说,这是何处?
为何朕…… 会是这般模样?”
话音刚落,最前面的小女孩 “哇” 地一声哭了出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衣襟上。
紧接着,其他小孩也被这哭声传染,抽泣声此起彼伏,有几个吓得首往同伴身后躲,瘦小的肩膀一抽一抽的,看着竟有几分可怜。
秦始皇愣住了。
这阵仗让他想起十三岁那年,刚从赵国归秦,朝堂上老臣们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刮在他身上,他攥着拳头躲在太后身后,也是这样又怕又慌。
那时吕不韦的车驾从宫门前碾过,车轮声震得他耳膜发疼,和此刻这些孩童的哭声,竟有几分相似的仓皇。
他紧绷的下颌线柔和了些,语气不自觉放缓了,虽仍带着帝王的余威,却少了几分凌厉:“哭什么?
朕又不会吃了你们。”
有个扎着总角的小男孩,吸着鼻涕,鼓起勇气往前挪了半步,边哭边说:“我…… 我们刚才在那边放牛,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像打雷,地都晃了晃……”他抬手抹了把眼泪,手指指向西边的山谷,“跑过来就看见…… 看见你躺在这儿,一动不动的,就…… 就叫了伙伴们来看……” 说到最后,声音又带上了哭腔,眼泪啪嗒啪嗒掉在草地上。
秦始皇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谷里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树林的呜咽声。
那声巨响,莫不是他穿过裂缝时的动静?
他看着眼前这些满脸泪痕的小孩,想起自己少年时在邯郸为质,也曾这样对着陌生的城墙哭到抽噎,心头那点怒火渐渐散了,只剩下更深的疑惑。
“巨响之后,还有什么?”
他追问,声音里己听不出怒意。
小男孩被他一问,哭得更凶了:“没…… 没什么了,就…… 就看见你身上的袍子反光,像…… 像夜里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