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早上六点,闹钟还没响,我就醒了。这是我嫁到这个家的第三年,每天都是这样。

不是因为习惯,而是因为紧张。我叫宋晚云,今年二十八岁。三年前,

我从山西一个小县城嫁到了北京。丈夫叫李建国,在一家国企上班,为人老实,

对我也还算不错。但是我婆婆不喜欢我。准确地说,是非常不喜欢我。"云儿,起来做饭了。

"隔壁房间传来婆婆的声音,虽然语气平淡,但我能听出其中的不耐烦。我轻手轻脚地起床,

生怕吵醒身边的丈夫。他昨晚加班到很晚才回来,脸上还带着疲惫。厨房里,

婆婆已经坐在餐桌前了,手里端着茶杯,一副等着伺候的样子。"今天做什么?

"我小心翼翼地问。"随便,反正你也不会做什么好吃的。"婆婆头也不抬地说。

我的心一紧。三年了,她从来没有夸过我做的任何一道菜。我开始准备早餐。

白粥、咸菜、鸡蛋。简单的搭配,但我每一步都小心仔细。切菜的时候不敢发出太大声音,

怕她说我毛躁;煎蛋的时候火候要掌握好,怕她说我不会做饭。"建国要上班,

你煎个蛋给他带上。"婆婆吩咐道。"好的。""对了,今天我要去超市买东西,你陪我去。

"我的心又紧了一下。陪婆婆去超市,意味着要听她一路的唠叨,

听她跟售货员说我这个媳妇怎么怎么不懂事,听她在其他顾客面前贬低我。但我不敢拒绝。

"好的,妈。"建国起床的时候,早餐已经准备好了。他匆匆忙忙地洗漱,

吃了几口饭就要走。"慢点吃,不急。"我说。"不行,今天有个重要会议。"他说着,

在我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辛苦你了。"这是建国少有的温柔时刻。平时在家里,

他话不多,对我也没有太多关注。但这一个吻,让我心里暖了一下。建国走后,

婆婆开始了她的日常教育时间。"你看看你,都嫁过来三年了,还是那个样子。

"她坐在沙发上,看着正在收拾餐具的我,"建国多好的一个孩子,

跟了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我的手停顿了一下。"你说你会干什么?做饭不好吃,

收拾房间也不利索,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婆婆的声音越来越尖锐,"要不是建国心软,

换了别人早就把你休了。"生孩子的事情,是我心里最大的痛。结婚三年,我们一直在努力,

但就是没有怀上。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我们两个人的身体都没问题,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

但在婆婆眼里,这就是我的错。"妈,我们还年轻,不着急。"我小声说。"不着急?

你都二十八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建国都会打酱油了。"婆婆站起身,

"今天去超市的时候,我要给建国买点补品,你也吃点,看看能不能争点气。"我低着头,

继续洗碗。眼泪不争气地掉在水池里,混在洗碗水中,没有人看见。这就是我的生活。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饭、洗碗、打扫卫生、买菜、做午饭、做晚饭、洗衣服。

然后听婆婆的各种抱怨和指责,小心翼翼地讨好她,生怕说错一句话。

我像是这个家里的一个影子,没有声音,没有意见,只有劳动和忍耐。有时候我也会想,

如果我还在老家,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的父母虽然文化不高,但从来不会这样对我说话。

我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小工作,虽然挣得不多,但至少有自己的生活。但是现在,

我什么都没有了。下午去超市的路上,婆婆遇到了小区里的李大姐。"哎呀,王姐,

又带着儿媳妇出来买东西啊。"李大姐笑着说。"是啊,这孩子什么都不懂,我得亲自带着。

"婆婆叹了口气,"你说这外地来的媳妇,就是不如本地的懂事。"我站在她们身后,

脸红得像火烧一样。"年轻人都这样,慢慢教就好了。"李大姐客气地说。"教了三年了,

还是那个样子。做个饭都能把厨房弄得一团糟,也不知道建国看上她什么了。"婆婆摇头。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商品,被她们在那里品头论足。我想逃跑,想大声反驳,但我不敢。

我只能站在那里,像个木头人一样。回到家的时候,我借口要去楼下取快递,

实际上是想一个人待一会儿。站在小区的花园里,我看着那些正在遛弯儿的老人,

他们有说有笑,看起来很快乐。有几个中年女人坐在凉亭里聊天,她们穿着漂亮的衣服,

化着淡妆,说话时眼里有光。我什么时候也能像她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

有自己的快乐呢?正想着,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你好,请问你是新搬来的吗?

"我转过头,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站在我身后。她穿着一身运动服,头发梳得很整齐,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不是,我住在这里三年了。"我有些紧张地说。"哦,

那真是不好意思。我叫张慧敏,住在十五号楼。我们社区有个志愿者服务队,

经常组织一些活动,你有兴趣参加吗?"志愿者服务队?我从来没听说过。

"是什么样的活动?"我好奇地问。"就是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送餐,聊聊天。

还有就是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比如广场舞、太极拳什么的。"张阿姨热情地说,

"你看起来年轻,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来试试。"我心动了。但马上又想到婆婆。

"我可能没有时间,家里的事情比较多。"我有些遗憾地说。"家务事都是可以安排的嘛。

你要是有兴趣,这是我的电话,随时可以联系我。"张阿姨递给我一张纸条。我接过纸条,

感觉手心有些发热。回到家里,婆婆正在客厅里看电视。"怎么去了这么久?"她问。

"遇到一个邻居,聊了几句。"我说。"什么邻居?""十五号楼的张阿姨,

她邀请我参加什么志愿者活动。"我试探性地说。婆婆立刻皱起了眉头:"什么志愿者?

你家里的事还忙不过来呢,还有心思管别人的事?""我就是随便说说。"我赶紧解释。

"我告诉你,别给我惹事。你一个外地来的,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少跟那些闲人接触。

"婆婆警告道。我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有个声音在说:为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的生活?晚上,

建国回来了。吃饭的时候,我想跟他说说志愿者的事情,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会支持我吗?还是会像婆婆一样反对?我不知道,也不敢试探。夜里,我躺在床上,

手里握着那张纸条。上面写着张慧敏的电话号码,还有一句话:生活不应该只有柴米油盐。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2第二天早上,我照例六点起床做饭。但这一次,

我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期待。吃早饭的时候,建国提起一件事:"对了,

我们单位下个月要组织家属活动,你要不要参加?"我心里一喜:"什么活动?

""就是去郊区的度假村,聚餐、唱歌什么的。"建国说。还没等我回答,

婆婆就插话了:"她去干什么?跟那些人也说不上话。""妈,让晚云也出去玩玩嘛,

她平时在家里挺辛苦的。"建国难得为我说句话。"辛苦?她辛苦什么了?"婆婆不屑地说,

"天天待在家里,吃现成的,住现成的,这叫辛苦?"我低着头吃饭,不敢说话。

但心里却想:我真的没有辛苦吗?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空间,

没有人理解我的感受,这不算辛苦吗?建国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婆婆,最后什么也没说。

这就是我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建国走后,婆婆开始了她的日常训话。

但我的注意力并不在她的话上,而是在想着那张纸条。"你在想什么?我跟你说话呢!

"婆婆的声音突然提高了。我回过神来:"对不起,妈,您说什么?

""我说今天下午你陪我去医院,我这两天胳膊疼。""好的。""还有,

今天晚上建国他二叔要来吃饭,你好好准备一下。"二叔是婆婆的弟弟,也不喜欢我。

每次来家里,都会问什么时候生孩子,然后暗示我不够贤惠。"知道了。"我说。

下午在医院里,我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婆婆检查。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妈妈,

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宝宝真可爱。"我忍不住说。"谢谢,他刚满三个月。

"年轻妈妈笑着说,"你也要生宝宝了吗?"我摇了摇头,心里有些酸楚。"没关系,

不着急。我也是结婚两年才怀上的。"她安慰我说。"是吗?""嗯,

医生说放松心情很重要。我后来参加了一个妈妈群,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做运动,心情好了,

很快就怀上了。"妈妈群。又是一个我不了解的词汇。"什么样的妈妈群?"我问。

"就是小区里的年轻妈妈们组织的,有备孕的,有怀孕的,有已经生了宝宝的。

大家一起交流经验,互相支持。"她说,"你要是想参加,我可以介绍你。"我心动了,

但马上又想到婆婆。"我考虑一下。"我说。这时候婆婆检查完出来了,脸色不太好。

"怎么样,妈?"我关心地问。"医生说是肩周炎,要多活动。"婆婆不高兴地说,

"都怪你,家里的活儿都让***心,我才累成这样。"我的心一沉。

明明是她每天什么都不让我做,还要指手画脚,现在反倒成了我的错。但我不敢反驳,

只能说:"对不起,妈,以后我多注意。"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那个年轻妈妈的话。

参加一个群体,和同龄人交流,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晚上,二叔来了。

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胖男人,说话很大声,喜欢指点别人的生活。"建国啊,

你们结婚三年了吧?"吃饭的时候,二叔开口了。"是的,二叔。"建国回答。

"那什么时候能抱上孩子啊?我们这些当长辈的都等着呢。"二叔看了我一眼,"晚云,

你也不小了,该抓紧了。"我的脸红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身体有问题,

检查了好几次了。"婆婆在一边说道。"没有问题。"我小声反驳,

"医生说我们两个人的身体都很正常。""正常怎么会怀不上?"二叔质疑道,

"是不是平时太忙了,没时间?""她忙什么呀,天天在家待着。"婆婆说。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审判的罪犯,所有人都在指责我。我想站起来反驳,

想大声说出自己的委屈,但我不敢。"算了,不说这个了。"建国看不下去了,"二叔,

您喝点汤。"饭后,二叔和建国在客厅里聊工作的事情,我和婆婆在厨房里洗碗。

"你看看人家二叔说得多对,"婆婆一边洗碗一边说,"你要是再不争气,建国该多没面子。

"我突然想到那张纸条上的话:生活不应该只有柴米油盐。"妈,"我鼓起勇气说,

"我想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婆婆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什么活动?""就是志愿者服务,

或者妈妈群什么的。医生说放松心情有助于怀孕。""什么医生?刚才那个医生有这么说吗?

"婆婆质疑道。"不是今天的医生,是我之前听别人说的。"我解释。"别人?什么别人?

"婆婆的语气变得严厉,"我告诉你,别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好好在家待着,学做饭,

学做人,比什么都强。""可是我觉得——""觉得什么?"婆婆打断我,"你觉得有用吗?

我在这个家里生活了几十年,比你懂得多。听我的话没错。"我闭上了嘴。但那天晚上,

我失眠了。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我想起了在老家的时候,虽然生活条件不如现在,

但我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想法。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逛街,

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可以对父母表达不同的意见。但现在的我,像是一个提线木偶,

所有的行动都被别人控制着。我掏出那张纸条,在黑暗中看不清上面的字,

但我知道那是什么。也许,我应该勇敢一次。第二天,趁婆婆午睡的时候,

我拨通了张慧敏的电话。"喂,您好,我是昨天在花园里遇到的宋晚云。

"我的声音有些颤抖。"哦,晚云啊,我记得你。想参加我们的志愿者活动吗?

"张阿姨的声音很热情。"是的,但我可能时间有限。""没关系,我们的活动很灵活。

这样吧,明天下午三点,我们有个小聚会,你可以先来了解一下。"明天下午三点,

婆婆通常会看电视剧。"好的,在哪里?""社区活动中心,就在我们小区的东门旁边。

"挂了电话,我的心跳得很快。我做了一个自己三年来从未做过的决定。

3第二天下午两点半,我对婆婆说要去超市买东西。"买什么?家里不是什么都有吗?

"婆婆疑惑地看着我。"想买点水果,还有洗衣液快用完了。"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自然。

"那快去快回,晚上我想吃红烧肉。""好的。"我拿着购物袋出门了,心里忐忑不安。

这是我第一次撒谎,第一次瞒着家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社区活动中心是一个不大的房间,

里面摆着几张桌子和一些椅子。我到的时候,已经有四五个人在那里了。"晚云,你来了!

"张慧敏热情地迎接我,"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她拉着我走到其他人面前。

有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叫刘姐,是个退休教师;有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叫小王,

孩子在上小学;还有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叫老李,是个退休工程师。

"大家都是咱们社区的居民,平时会一起做一些公益活动。"张阿姨解释道。我有些紧张,

不知道该说什么。"别紧张,"刘姐看出了我的拘束,"我们都很随便的。

你平时在家做什么?""就是做家务,照顾家人。"我小声说。"那挺好的,说明你很贤惠。

"小王说,"不过偶尔出来活动活动也不错,我以前也是全职在家,

后来参加了这个志愿者队伍,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怎么不一样?"我好奇地问。

"就是觉得自己有价值了。以前在家里,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用处都没有。

但是做志愿者以后,帮助了别人,也认识了这么多朋友,觉得生活充实多了。"小王笑着说。

她的话触动了我。什么都不会,什么用处都没有,这不正是我现在的感受吗?

"我们今天主要是聊聊下周的活动安排。"张阿姨说,"社区里有几个独居老人,

我们准备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包饺子。""包饺子?"我来了兴趣,"我会包饺子。

""那太好了!"刘姐高兴地说,"我们正缺会包饺子的人呢。"这是我来到北京三年来,

第一次有人夸我会做什么。"不过,"我有些犹豫,"我不确定能不能参加,

家里可能有事情。""什么事情这么重要?"老李问。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总不能说婆婆不让我参加,那样太丢脸了。"没关系,你先回去商量一下。

"张阿姨理解地说,"如果能来,我们下周三下午两点在这里***。

"在活动中心待了一个小时,我听他们聊了很多。他们说起帮助过的那些老人,

说起一起组织的活动,说起彼此之间的友谊。我发现,

这些人都有一种我很久没有见过的东西——快乐。不是那种表面的、虚假的快乐,

而是发自内心的、充实的快乐。回家的路上,我真的去了趟超市,买了水果和洗衣液。

这样就不算完全撒谎了。"怎么这么久?"婆婆看到我回来,有些不满。"超市人多,

排队等了一会儿。"我说。"下次早点去,不要赶在人多的时候。"她训斥道。"知道了。

"晚上做红烧肉的时候,我一边炒菜一边想着下午的聚会。

我想象着和那些人一起去看望老人,一起包饺子,一起聊天的场面。

那会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但我能去吗?婆婆会同意吗?吃饭的时候,

我试探性地提起这件事。"建国,我听说咱们社区有志愿者活动,会去看望独居老人。

""是吗?挺好的。"建国随口应了一声。"我想参加。"我鼓起勇气说。

建国抬头看了我一眼:"你想参加?""嗯,就是去看看那些老人,陪他们聊聊天。

我觉得挺有意义的。""有什么意义?"婆婆插话了,"你自己家里的事情都忙不过来,

还有心思管别人?""妈,家里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我说。"你安排?你会安排什么?

"婆婆的语气越来越严厉,"我告诉你,别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好好待在家里,

学学怎么做个合格的媳妇,比什么都强。"我看向建国,希望他能为我说句话。

但建国只是埋头吃饭,什么也没说。我的心凉了。饭后,我一个人在厨房里洗碗,

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为什么我连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的权利都没有?

为什么我的想法和感受从来没有人在意?正想着,建国走进了厨房。"晚云,"他说,

"你真的想参加那个志愿者活动?"我点了点头。"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用。

"我说,"在家里,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好,什么用处都没有。但如果能帮助别人,

我就觉得自己有价值。"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我知道我妈对你要求比较严,

但她也是为了你好。"他说,"你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现在最重要的是怀孕生孩子,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放。"我的心彻底凉了。连我最亲近的人都不理解我。"我知道了。

"我低声说。但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哪怕只有这一次。

4下周三上午,我照常做家务。洗衣服的时候,我故意把几件婆婆的衣服单独挑出来,

说要手洗。"这几件衣服比较贵重,我拿到楼下洗衣房用手洗,这样不容易坏。

"我对婆婆说。"那也好,不过你快点回来,下午我想休息。"婆婆说。"好的,

可能要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洗个衣服用得了这么久?""还要晾干,整理一下。

"我硬着头皮说。婆婆疑惑地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再说什么。下午一点半,

我拿着衣服出门了。到了楼下,我把衣服放在洗衣房,然后直奔社区活动中心。

我的心跳得很快,既兴奋又紧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这样明目张胆地"反抗"。"晚云,

你来了!"张阿姨看到我,很高兴,"我还担心你来不了呢。""我来了。"我说,

声音有些颤抖。这次除了上次见过的那几个人,又多了两个新面孔。一个是六十多岁的奶奶,

叫孙奶奶;另一个是四十多岁的阿姨,叫赵阿姨。"我们今天要去看望的是王爷爷,

他今年八十二岁了,老伴儿去年去世了,一个人住。"张阿姨介绍道,"他的子女都在外地,

平时很少回来。"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些难过。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独自一人生活,

该有多孤独啊。"我们带了包饺子的材料,准备在王爷爷家里给他包饺子。"刘姐说,

"晚云会包饺子,正好派上用场。"我们一行七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来到了王爷爷家。王爷爷住在一楼,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他是个瘦瘦的老人,

头发花白,但精神还不错。"哎呀,又来了这么多人。"王爷爷看到我们,很高兴,

"快进来,快进来。""王爷爷,这是晚云,新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的。"张阿姨介绍我。

"好,好,年轻人就该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王爷爷慈祥地看着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这句话让我很感动。我们在王爷爷家的小厨房里开始包饺子。我负责擀皮,其他人负责包。

"晚云的手真巧,擀的皮又圆又薄。"孙奶奶夸我。"是啊,一看就是经常做家务的。

"赵阿姨也说。这些夸奖让我心里暖暖的。在家里,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肯定。"晚云,

你结婚了吧?"王爷爷问。"结婚三年了。"我回答。"有孩子了吗?

"这个问题让我有些难堪。我摇了摇头。"不着急,年轻人事业要紧。"王爷爷说,

"我那个时候,儿媳妇也是工作了好几年才要孩子的。现在不比以前,

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王爷爷的话让我很意外。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

思想竟然这么开明。"您说得对。"我说。"是啊,女人不能只围着锅台转,

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孙奶奶赞同道,"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

虽然累,但充实。"她们的话让我想了很多。为什么在家里,

我连参加志愿者活动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在这里,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呢?

包饺子的过程很快乐。大家一边包一边聊天,王爷爷给我们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

孙奶奶分享她的人生感悟,小王说起她孩子的趣事。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融入一个群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指责和安排,

而是主动地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晚云,你平时还有什么爱好?"刘姐问我。"爱好?

"我愣了一下。结婚这三年,我好像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比如唱歌、跳舞、读书什么的。

""我以前喜欢看书。"我想了想说。"那很好啊!我们下个月要组织读书分享会,

你可以参加。"张阿姨说。读书分享会?我心里一阵激动。

我已经多久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可是我现在很少看书了。"我有些遗憾地说。

"为什么?"小王问。我不好意思说是因为婆婆觉得看书没用,只能说:"家里事情比较多。

""时间是挤出来的嘛。"孙奶奶说,"我现在每天还坚持看半小时书呢。你这么年轻,

更应该多学习。"她们的话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对自己要求太低了?

是不是我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空间?饺子包好了,煮熟了。我们和王爷爷一起吃饺子,

聊天。"这饺子真香,比饭店里的好吃多了。"王爷爷高兴地说,"有人陪着吃饭,

什么都香。"看着王爷爷满足的表情,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乐。

这种快乐和在家里得到婆婆的一句夸奖完全不同。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快乐。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