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内容开始**

磐石城的天空,是一种永恒的、被霓虹与全息广告牌渲染成的昏紫色。即使在夜晚,也看不到星星,只有无数条由光粒组成的“数据流”在空中无声地穿梭,如同这座巨型都市的血管和神经网络。

陈默拉紧了他灰色制服的领口,试图阻挡那带着金属锈蚀和合成淀粉糕气味的冷风。他的左眼视网膜上,淡蓝色的“恒量”界面稳定地闪烁着:身份认证:陈默,ID-734B09。当前恒量分:517。状态:稳定。信用评级:标准。欢迎您,磐石城的忠诚公民。

517分。距离升级到“舒适型”社区所需的600分,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他微微叹了口气,白色的呵气瞬间***燥的空气吸走。他加快了脚步,走向今天第17个检修点——位于“锈带”旧区的一个地下管道接入站。

“锈带”是磐石城被遗忘的角落,这里遍布着上个时代的建筑残骸,是低分者通常低于300分的聚集地。恒量系统的传感器在这里的分布也稀疏得多,仿佛系统本身也对这片区域失去了耐心。陈默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边缘传感器还能正常运转,将收集到的、微不足道的数据,汇入那座矗立在城市中心、名为“恒量核心”的超级AI塔楼。

他熟练地用腕带扫描开锈迹斑斑的井盖锁,一股浓重的霉味和机油味扑面而来。他皱了皱眉,戴上头灯,沿着冰冷的金属梯爬了下去。

地下管道网络错综复杂,头灯的光柱在黑暗中切割出唯一的光明。只有各种管道运行时低沉的嗡鸣和他自己单调的脚步声作伴。根据电子地图指示,他很快找到了那个标记为“G-77”的传感器节点。它看起来状态良好,指示灯稳定闪烁着绿光。

正当他完成例行检测,准备离开时,头灯的光斑无意中扫过了管道深处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那里似乎有一个不同寻常的金属结构,被厚厚的油污和灰尘覆盖,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

职业习惯让他多看了一眼。地图上并没有标注这个结构。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用清理工具刮掉厚厚的污垢,露出了一个早已褪色的旧型号接口和一行几乎磨灭的铭文:“磐石基础数据链路 - 节点γ-09 - 已废弃”。这是一个“恒量”系统建设初期使用的原始数据节点,按理说早在十年前就应该被全部拆除和封堵了。

为什么这里会遗漏一个?陈默心中升起一丝疑惑。对于他这种凡事按规章办事的人来说,未记录在案的东西总让人有些不舒服。

鬼使神差地,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了万能适配器,清除了接口的保护盖,连接了上去。他的便携式终端屏幕亮起,显示检测到未知的低功率数据源,信号极其微弱,且加密方式古老。

“只是好奇…”他自言自语道,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操作起来。破解这种老旧加密对他而言不算太难。几分钟后,终端显示“连接稳定”,一小段杂乱无章、似乎毫无意义的原始数据流开始缓慢地下载到他的本地缓存中。数据包的标签混乱,像是系统早期调试时产生的无序日志碎片。

就在这时,他的个人通讯器尖锐地响了起来,是调度中心发来的紧急通知:“编号734B09,陈默。锈带C区第七通道发生‘恒量分归零事件’,附近巡逻力量不足,请就近协助维持秩序,确保‘优化流程’不受干扰。”

“优化流程”…这是官方的说法,意指对恒量分低于生存阈值通常是50分或归零的公民进行“强制资源回收与再安置”——实际上就是将他们带走,送往传闻中的“边缘垦荒区”,生死不明。

陈默的心一沉。他不喜欢这种场面,但这是公民义务,拒绝会被扣分。他迅速拔掉适配器,将工具收好,爬出了井下。

当他赶到第七通道时,事情已经接近尾声。几个穿着黑色制服的“秩序维护官”正面无表情地将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押上一辆封闭的装甲车。老人没有挣扎,只是双眼空洞地望着灰紫色的天空,嘴里喃喃着什么。周围稀疏的住户紧闭门窗,没有人出来围观,只有几个冰冷的监控探头无声转动着。

陈默站在原地,履行着他“维持秩序”的职责——其实就是站在那里,表明系统的存在。他的目光和那位老人空洞的眼神有一瞬间的交汇。那里面没有愤怒,没有哀求,只有一种被彻底榨干后的死寂,像一口枯井。

就在这一刹那,陈默手腕上的终端轻微震动了一下。之前下载的那段杂乱数据流,似乎因为某个未知的触发条件,自动解析出了一小段模糊的音频片段,直接通过骨传导耳机在他耳中响起:

“…实验组Kappa-7…情绪波动阈值设定过高…导致大规模…崩溃…数据掩盖…错误…”

声音失真而断续,夹杂着刺耳的噪音,但其中蕴含的痛苦和绝望感却异常清晰。

这突如其来的、来自过去的“噪音”,与眼前老人被带走时那死寂的画面,在陈默的脑海里猛地碰撞在一起。

装甲车门重重关上,引擎轰鸣着驶离,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街道恢复了“正常”的沉闷。

但陈默却第一次,感觉到脚下这座他赖以生存的、轰鸣运转的巨大城市,发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令人心悸的裂纹声。

他站在原地,很久没有动。耳中那段来自废弃节点的“序噪”,久久不散。

**第一章结束**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