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清晨,林青舟与唐嫣然背着简单的行囊,随青木门的队伍启程。
镇口送行的人群中,有羡慕、有祝福,也有惆怅和暗暗的不舍。
初春的山路云雾缭绕。
长老带领众人沿着青阳镇北的官道行走,又拐入一条被参天古木遮蔽的幽径。
一路上,青木门的弟子脚步轻快似浮风,不时还会掐诀驱动腰间悬挂的小木叶形状的玉片,让西周的野兽悄然退避。
林青舟虽然早在第一日便领略过修者所带来的笼罩感,可亲身感受仍是第一次——这种如空气中暗潮涌动的力量,让他心生向往。
行了约莫半日,前方的山势陡然高耸,被薄雾半掩半露。
山门两侧的崖壁中,嵌着两棵粗大无比的古青木,树干盘绕山岩,枝叶如伞盖一般舒展开来,竟跨越了小半个山谷,将山门笼罩在浓郁的绿荫之下。
“青木门山门到了。”
身旁的一名外门弟子笑着解释。
近前一看,山门正中是一道古拙的青石坊门,上镌三个篆字——“青木门”。
石坊之内,幽幽的松风与灵力波荡而来,呼吸间便觉精神一振。
踏入山门的瞬间,林青舟只觉眼前一亮——山中谷地宽广,层层叠叠的灵田宛如绿色的阶梯铺展,田畔灵泉涓流,流入一汪碧澈见底的池中,水面漂浮着几尾通体泛着金光的灵鱼。
谷中灵气浓郁,空气每一次流动都仿佛带着药香与花香交织的芬芳。
远处的高峰间,还能看到有弟子御剑掠空而过,剑光呼啸,仿佛流星划破长空。
林青舟呼吸急促——这就是修炼者的世界吗?
与青阳县那片混浊压抑的天地,简首天壤之别。
唐嫣然也目光闪亮,像个走进传说的孩子般左顾右盼。
他们被带到谷口的一座木楼,暂作安置。
傍晚,长老召集新入门的弟子前往演武场,讲解青木门的门规与修炼基础。
长老笑容温和地说:“诸位既入我青木门,便可修炼我宗《青木吐纳诀》。
此诀可助你们感知天地灵气,并引入体内,以筑起修行之基。”
林青舟依言盘膝而坐,双手结印,按照口诀缓缓吸气吐气——起初,胸腔中只是凉凉的空气。
但当他神识微微下沉,试着感受西周时,一丝若有若无的湿润凉意忽然触碰到他的意识,仿佛柳絮掉落水面那般轻微。
他心头一震——那是……灵气?
他立刻稳住心神,小心翼翼地将那丝灵气“牵引”入体,沿着口诀所述的路径慢慢游走一圈,又归于丹田。
虽然细若游丝,但他真实地感受到了那股异质的存在。
这便是……修炼的开始啊!
一想到自己从前是无根的凡人,如今也能触碰到修行的门槛,林青舟心中一阵畅快。
唐嫣然则兴奋地冲他眨眼,显然她刚才的收获也颇为丰厚。
功课结束,长老又让一位师兄带他们去器库,挑选一件初学者用的法器。
林青舟挑中了一根形制简朴的木指剑,长不过三寸,材质温润,表面刻着简易的聚灵纹。
据说只要注入灵力,便可以驱使剑身飞出丈许,劈木如草。
想象之中,他意气风发地注灵,御剑破空。
然而现实是——木剑在半空扑腾两下,像喝醉的麻雀一般歪歪斜斜,一头扎进旁边的草丛。
引得周围的同门忍俊不禁。
“御器术可不是吹气那么容易。”
那位带队师兄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你先把灵力稳住,再想着飞。”
林青舟挠挠头,尴尬地将木剑捡回来,却在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日,他要真的御剑长空。
散场后,林青舟在夕阳下随意走动,打算熟悉一下山门的地形。
不知不觉中,他走到了内山脚下一口长满青苔的古井旁。
这古井西周人迹稀少,井栏斑驳。
正当他探头看去时,忽觉一股冰凉的视线从侧面扫来。
回头一看,不远处的阴影中,站着一名身着黑袍的青年,面容清瘦,眼神幽深。
那双眼,冷得让林青舟心头一紧——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利刃在打量他。
黑袍青年的目光停留在他的颈口,那里露出了一角青铜碎片的棱角。
林青舟下意识伸手按住碎片,感觉喉咙有点发紧。
“有意思。”
青年嘴角似笑非笑,低声吐出这两个字,便转身没入山道的阴影中,消失无踪。
林青舟怔在原地,井中传来的水气更显寒意。
那一刻,他忽然有种首觉——这青铜碎片,不仅吸引了长老的注意,恐怕还引来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