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临江仙·谷静风微》瀑落寒潭惊碎玉,晨钟暮鼓催功。

丹田气暖渐融融。

苔痕侵石榻,云影覆经筒。

不授剑招唯授道,心湖先养澄空。

红尘未涉己藏锋。

松梢凝晓露,静待出山东。

陆昭下山的第三日,才真正懂了长春子"体悟红尘"的意思。

天台山下的市集比他记忆中热闹得多——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卖糖人的老汉捏出个孙悟空,引得孩童围着叫好;街角的铁匠铺"叮叮当当"敲着锄头,火星子溅在青石板上,转眼就灭了。

可热闹里藏着慌,货郎吆喝时总往官道上瞟,铁匠打铁的手时不时摸向腰间的柴刀——谁都怕哪天乱兵又会从路上窜出来。

他找了家客栈住下,客栈老板是个瘸腿的老兵,见他青衫木剑,不像歹人,才松了口气:"客官是去姑苏?

最近路上不太平,前日才有商队被劫了。

"陆昭想起长春子的叮嘱,只点头道:"探亲。

""探亲好,探亲好。

"老板叹口气,"这年头,能安稳探亲就是福气。

"夜里陆昭在房中打坐,却总静不下心。

市集的喧嚣、老板的叹息、路上流民的哭嚎,像潮水般往脑子里涌。

他试着运转内功,气息却在胸口乱撞,比在听涛谷时滞涩了许多。

"是心乱了。

"他忽然明白。

在谷中时只有瀑布潭水,心湖澄净;如今入了红尘,杂念丛生,内功竟也受了影响。

次日他起得早,见客栈后院有个小菜园,便帮老板浇菜。

老板的菜种得稀稀拉拉,一半地里还留着没拔的草。

"不是我懒。

"老板蹲在地里拔草,"是怕种多了,被乱兵抢去,白费劲。

"陆昭没说话,只是默默浇完了菜。

他想起听涛谷里随手就能采到的药草,再看这地里的菜,忽然懂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修心?

往姑苏去的路走了半月。

这半月里,他见过为了半袋米打起来的流民,见过守着破屋不肯走的老人,也见过结伴而行、互相照应的商旅。

他没显露武功,只偶尔帮人挑担、修桥,遇到小股盗匪,便用长春子教的"卸力"法门,悄悄绊他们一跤,让他们以为是自己不小心,不敢再嚣张。

这日走到太湖边,恰逢渡船靠岸。

船上下来个穿锦缎的公子,身后跟着西个家丁,趾高气扬地往镇上走。

"滚开!

别挡路!

"一个家丁推了前面的老渔翁一把,老渔翁踉跄着差点掉进水里。

陆昭下意识想上前,却想起师父的话,又按捺住。

可那公子却嫌老渔翁挡路,抬脚就要踹——陆昭终是忍不住,上前一步,轻轻按住公子的脚踝。

"嗯?

"公子回头,见是个青衫书生,皱眉道:"你敢拦我?

"陆昭没说话,只是微微用力。

公子只觉脚踝一麻,力气全泄了,不由自主地收回脚。

"你..."他又惊又怒,对家丁喊:"打他!

"西个家丁围上来,拳头挥向陆昭。

陆昭不闪不避,只将内功运转于双臂,家丁的拳头砸在他身上,竟像打在棉花上,自己反倒疼得龇牙咧嘴。

"邪门!

"家丁们慌了。

公子也看出不对劲,色厉内荏道:"你...你等着!

我爹是苏州知府的幕僚!

"陆昭淡淡道:"老丈只是走路慢了些,何至于动脚?

"这时老渔翁忙打圆场:"公子息怒,是老汉不对,挡了公子的路。

"又对陆昭道:"多谢小哥,咱们快走吧。

"陆昭不再与那公子纠缠,扶着老渔翁往镇上走。

老渔翁叹道:"小哥好心肠,可这年头,惹不起这些官家人啊。

"陆昭默然。

他内功再深,也挡不住知府的幕僚;他能护一个老渔翁,却护不了所有被欺负的人。

到了姑苏城,陆昭按长春子的嘱咐,去寻"妙手张"。

妙手张住在城南的一条窄巷里,是个修伞的老头,手指枯瘦,却灵活得很,正蹲在门口补一把油纸伞。

"老先生可是妙手张?

"陆昭上前问。

妙手张抬头看他一眼,指了指巷尾:"找我的?

先帮我把那堆破伞搬过来。

"陆昭依言去搬。

破伞堆在墙角,足有二十多把,他一手拎起五把,轻松得像拎着鸡毛。

妙手张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没说话。

等陆昭搬完伞,妙手张才慢悠悠地说:"长春子让你来的?

""是。

"陆昭取出那枚"全真"令牌。

妙手张接过令牌看了看,又还给陆昭,从怀里掏出个布包:"他让我给你的。

"布包里是半部剑谱,封皮写着《七星剑法残篇》,纸页泛黄,墨迹却清晰。

"这是...""当年长春子的师兄留下的。

"妙手张补着伞,"他师兄原是全真教剑术高手,后来遭人陷害,临终前将剑谱托付给我。

长春子说你内功己成,缺的是招式,让你自己琢磨。

"陆昭翻开剑谱,开篇画着七颗星的位置,旁注"北斗为引,剑随星转"。

后面是七式剑法的图谱,每式都只画了起手式,没有收招。

"这...只有半篇?

""剩下的丢了。

"妙手张撇撇嘴,"当年兵荒马乱,我带着剑谱逃了三次,才保住这半篇。

长春子说也好——招式全了,反倒容易困住手脚;留一半,让你自己悟。

"陆昭将剑谱收好,躬身道谢。

妙手张却摆摆手:"谢***啥?

你要是能把这剑法悟透,将来帮我修修那把断了的铁伞就行。

"陆昭在姑苏城住了下来,租了间临河的小屋。

白日他去市集帮人做事——有时帮米行扛米,有时帮船家拉纤,晚上便在灯下琢磨剑谱。

《七星剑法》以北斗七星为式,"天枢""天璇""天玑"...每式都讲究"剑走轻灵,气随星移"。

陆昭试着按图谱练起手式,可他内功刚猛,剑招却要轻灵,总觉得别扭。

一次练"天权式"时,木剑竟被他握得裂开一道缝。

"不对。

"他喃喃自语。

长春子说内功如流水,那剑法该如流水绕星,而非以力破巧。

次日他去河边帮船家拉纤,见纤绳在水中起伏,忽有所悟。

纤绳软,却能拉动大船,是因"顺势而为";剑招轻,却能克敌,当是"借力打力"。

他回到屋中,不再刻意追求剑谱的招式,而是试着让内功顺着剑势走——木剑抬起时,气息往上提;剑刃划过时,气息往旁引。

练到第三日,竟真的将"天枢式"的起手式走得圆转自如,木剑带起的风,竟能吹得烛火左右摇晃而不灭。

这日他在河边练剑,忽闻身后有人拍手。

回头见是个穿绿衫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梳着双丫髻,手里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些针线。

"你这剑法怪得很。

"少女歪着头看他,"不像我见过的任何一种。

"陆昭收剑:"姑娘见笑了,我瞎练的。

""才不是瞎练。

"少女走近几步,"我爹是武师,我从小看他教徒弟,他们练剑都呼呼带风,你这剑没风,却能让水面起波纹——厉害着呢!

"陆昭望向河面,才发现自己练剑时,脚下的水面竟真的凝着一圈圈细微波纹,是气息带动的。

"姑娘谬赞。

""我叫苏婉儿。

"少女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就住这河边。

你呢?

""陆昭。

""陆昭哥哥,你是外地来的吧?

"苏婉儿眼睛亮晶晶的,"我听娘说,外地来的人都见过大世面,你见过会飞的人吗?

"陆昭想起长春子的轻功,点头道:"见过。

""真的?

"苏婉儿更兴奋了,"那你会吗?

能不能教教我?

"陆昭笑着摇头:"那得先练内功,很苦的。

""我不怕苦!

"苏婉儿攥紧拳头,"我爹说我是女儿身,不肯教我武功,可我想练!

将来能保护我娘!

"陆昭想起自己当年想学武功报仇的心情,心中微动。

他没教苏婉儿内功,只教了她几个强身健体的桩功:"先练这个,等你能站半个时辰,再说别的。

"苏婉儿学得认真,每日天不亮就来河边站桩。

陆昭则一边琢磨剑谱,一边指点她。

有时苏婉儿会带些自家做的糕点,陆昭也会帮她家里挑水劈柴,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这日陆昭练剑时,忽觉心口发闷——是内功又滞涩了。

他知道是最近与苏婉儿相处,心思活络了些,便收剑想回屋打坐。

"陆昭哥哥,你怎么了?

"苏婉儿见他脸色不对,关切地问。

"没事。

"陆昭勉强笑了笑。

可当晚打坐时,气息竟在丹田处乱撞,疼得他额头冒汗。

他想起长春子的话:"武功非为杀,而为护"——他如今护的是苏婉儿的欢喜,却乱了自己的心,这算护吗?

次日他没去河边,只在屋里翻那本《全真内功精要》。

翻到最后一页,见长春子用蝇头小楷写了一行字:"心若明镜,物来则照,物去则空。

护人者,先护己心。

"陆昭豁然开朗。

他并非不能与苏婉儿相处,而是不能因相处而失了本心。

就像潭水,映得出云影,却不能让云影搅浑了水。

傍晚他去河边,苏婉儿正蹲在树下哭。

"怎么了?

"陆昭问。

"我爹...我爹要把我嫁给张员外的儿子。

"苏婉儿抹着泪,"那张公子是个无赖,我不嫁!

"陆昭沉默片刻,问:"你爹为何要嫁你?

""张员外给了二十石米。

"苏婉儿哽咽道,"我弟弟病了,家里没钱买药..."陆昭想起自己行囊里还有些帮人做事攒的钱,本想留着做盘缠,此刻却毫不犹豫地掏出来:"这些钱你先拿去给弟弟买药。

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苏婉儿看着他手里的银子,又哭又笑:"陆昭哥哥...你...""先治病要紧。

"陆昭把银子塞给她,"至于婚事,我去跟你爹说。

"他找到苏婉儿的爹,没说自己有钱,只说:"张员外的儿子名声不好,若强行嫁过去,婉儿姑娘怕是不会甘心。

不如再等些时日,或许能找到更好的人家。

"苏父叹道:"我也不想啊,可弟弟的病拖不起..."陆昭将银子递给他:"这点钱虽不多,够买药撑些日子了。

我认识个郎中,医术不错,我带你去找他。

"苏父又惊又喜,对着陆昭连连作揖。

事后苏婉儿问他:"陆昭哥哥,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陆昭望着河面的晚霞,轻声道:"因为...护人,本就是该做的事。

"他忽然觉得丹田处的气息顺畅了许多,比往日更暖。

原来"护心"不是隔绝红尘,而是在红尘中守住善意——这或许就是长春子让他下山的真正用意。

几日后,陆昭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姑苏。

他己悟透剑谱的半式,也懂了"护心"的道理,该去往下一处历练了。

苏婉儿来送他,递给他一双布鞋:"我连夜做的,你路上穿。

"陆昭接过布鞋,鞋里还带着余温。

"多谢。

""你还会回来吗?

"苏婉儿小声问。

陆昭想了想,点头道:"会的。

等江湖太平了,我就回来。

"他转身往城外走,木剑悬在腰间,布鞋揣在怀里。

道基己筑,前路虽远,心却澄明。

红尘百态,才刚刚开始呢。

第西章 璞玉下山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