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夏站在图书馆三楼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发呆。夏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

在她浅蓝色的连衣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是她第一次来A大图书馆,

刚入学的新生总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她转身走向文学区,指尖轻轻掠过一排排书脊,

突然在一本《百年孤独》前停下。就在她伸手去拿的瞬间,另一只修长的手也同时伸了过来。

两只手在空中相触,又迅速分开。林夏抬头,对上了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

那是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生,个子很高,眉眼清冷,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干净利落。

他微微蹙眉,目光落在林夏脸上,又移向她手中的书。"你也喜欢马尔克斯?

"他的声音很好听,像是大提琴的低音,带着一丝清冽。林夏点点头,心跳突然加快。

她感觉脸颊有些发烫,下意识地抓紧了手中的书。"这是我最喜欢的书,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男生的目光柔和了一些,"我也是。"他顿了顿,"我叫顾言。

"林夏。"她轻声说,感觉自己的名字从他口中念出来格外好听。那天下午,

他们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分享着同一本书。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们身上投下细密的光影,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顾言身上有淡淡的雪松香气,让林夏想起家乡的松林。从那天起,

他们经常在图书馆相遇。顾言会给她讲他喜欢的文学作品,林夏则会给顾言看她写的诗。

渐渐地,他们开始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在校园里散步。林夏记得,

顾言第一次牵她的手是在秋天的银杏大道上。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整条路,

顾言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林夏,"他的声音有些哑,"我可以牵你的手吗?

"没等她回答,他已经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掌温暖干燥,指尖有些粗糙,

是常年写字留下的茧。林夏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跳出胸腔,耳尖红得发烫。那一刻,

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走下去,打破毕业就分手的魔咒。直到那个雨天。林夏记得很清楚,

那天她特意带了伞,想去接在实验室的顾言。她站在实验楼下,看着瓢泼大雨中,

顾言撑着一把黑伞,和一个穿着香奈儿套装的女生并肩走出来。那个女生很漂亮,

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优雅的气质。她亲昵地挽着顾言的手臂,顾言也没有拒绝。他们说着什么,

女生突然笑了起来,顾言也露出林夏从未见过的温柔笑容。雨点打在伞面上,

发出密集的声响。林夏感觉自己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手中的伞掉在地上,

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但她浑然不觉,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两道身影渐行渐远。

那天晚上,顾言给她发消息,说最近很忙,可能没时间陪她。林夏看着手机屏幕,

眼泪一滴一滴砸在屏幕上。她想起那个女生看向顾言的眼神,想起顾言温柔的笑容,

想起他们般配的身影。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从来都不了解顾言。他从未提起过他的家庭,

他的过去。他们之间,似乎总是她在说,他在听。第二天,林夏在顾言的实验室外等到了他。

顾言看起来很疲惫,眼下有明显的青黑。看到林夏,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我们分手吧。"林夏听见自己说。声音很轻,却像一把刀,割开了他们之间所有的美好。

顾言的表情凝固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那一刻,

林夏感觉自己的世界崩塌了。她转身就跑,眼泪模糊了视线。她听见顾言在身后喊她的名字,

但她没有回头。一周后,林夏听说顾言要出国了。她站在机场的候机厅外,

看着顾言推着行李箱走进安检口。她想喊住他,想问他为什么,但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发不出声音。顾言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林夏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她知道,这一次,

她是真的要彻底失去他了。林夏缩在宿舍的床上,手里拿着已经皱巴巴的纸巾。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就像她止不住的眼泪。距离顾言离开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但她依然无法从那段感情中走出来。每当夜深人静,她就会想起图书馆里顾言专注的侧脸,

想起银杏大道上他温暖的手掌,想起实验室外他疲惫的笑容。她打开笔记本电脑,

想要写点什么,但光标在空白文档上闪烁了很久,她却一个字也打不出来。

曾经让她如痴如醉的文学创作,现在却成了最痛苦的事情。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提醒她,

那个曾经和她分享文学梦想的人已经不在了。"林夏,

"文学创作课的潘教授在课后叫住了她,"你最近的作品,很不一样。"林夏低下头,

她知道潘教授说的是她最近交的那篇短篇小说。那是一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

字里行间都透着化不开的悲伤。"痛苦是创作的养分,"陈教授温和地说,

"但不要让痛苦吞噬了你。试着把那些感受写出来,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治愈自己。

"那天晚上,林夏又一次打开了笔记本电脑。这一次,她没有强迫自己写什么宏大的故事,

而是开始记录自己的心情。她写下雨天在实验楼外的等待,写机场分别时的心碎,

写每一个失眠的夜晚。渐渐地,这些零散的文字开始有了形状。

她发现自己不是在写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而是在写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主角是一个叫夏雪花的女孩,她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在痛苦中找到了自我。

林夏给这个故事起名叫《梧桐雨》。她花了整整一个暑假来完善这个故事,

把它改编成了剧本。当她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的梧桐树正在落叶,

金黄的叶子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顾言了。

那些曾经让她痛不欲生的回忆,现在却成了她最宝贵的创作素材。她终于明白,

有些伤痛不是为了让我们永远痛苦,而是为了让我们成长。

《梧桐雨》在学校的话剧社演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个偶然的机会,

剧本被送到了知名导演李默的手中。李默看完剧本后,立刻联系了林夏。"你的剧本很特别,

"李默说,"它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初恋。那种青涩的、刻骨铭心的感觉,你写得非常真实。

"就这样,林夏开始了她的编剧生涯。《梧桐雨》被改编成电影后,

获得了当年的最佳编剧奖。站在领奖台上,林夏看着台下闪烁的灯光,

突然想起了潘教授的话。"痛苦是创作的养分。"是的,那些曾经的伤痛自己亲身的经历,

最终都化作了她笔下的文字,成就了她的梦想。现在的她,

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图书馆里害羞的女孩,而是一个能够用文字打动无数人的编剧。但她知道,

这只是开始。她的文学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林夏坐在书桌前,盯着电脑屏幕发呆。

文档上只有一行字:"新剧本大纲"。这是她获得最佳编剧奖后的第一个项目,

投资方给了她很大的创作自由,但正是这种自由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害怕自己再也写不出像《梧桐雨》那样打动人心的作品,害怕自己会辜负观众的期待。

她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书架上摆满了她这些年收集的书籍,突然,

她的目光停留在那本《百年孤独》上。书脊已经有些磨损,书页也泛黄了,

但她依然记得第一次在图书馆遇见顾言时,这本书在他们之间建立的联系。她轻轻抽出书,

翻开第一页。马尔克斯的文字依然那么有魔力,让她瞬间沉浸其中。不知不觉间,

她已经读到了那句熟悉的句子:"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

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林夏愣住了。这句话像一道闪电,

劈开了她内心的迷雾。她突然明白,自己一直在逃避的不是创作的压力,

而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害怕再次经历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她合上书,深吸一口气,

重新坐回电脑前。这一次,她没有强迫自己写什么"完美"的故事,

而是开始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她写下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写下了那些不敢面对的回忆,

写下了对爱情、对梦想、对人生的思考。渐渐地,一个全新的故事在她脑海中成形。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在感情和事业上都遭遇挫折的女人,

最终通过帮助他人而找到自我价值的故事。林夏给这个剧本起名叫《重生》。

创作过程并不顺利,有时她会陷入自我怀疑,有时会被过去的阴影困扰。但每当这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