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楼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清晨的鸡鸣声还没停,陈稻就己经穿戴整齐站在了村口。

他特意把那件补丁最少的麻布长衫穿在身上,腰间系着装有碎银子的布袋,活像个准备出征的将军。

"稻哥儿,你这身打扮是要去相亲啊?

"郑老汉牵着一头瘦驴慢悠悠地走来,驴车上堆满了柴火。

"郑大爷,您这就不懂了。

"陈稻拍了拍腰间的钱袋,"这叫商业战袍,今天我要去长安城讨债!

"郑老汉摇摇头:"年轻人就是爱说大话。

上车吧,再晚集市该散了。

"瘦驴不情不愿地迈开步子,陈稻坐在柴堆上,被颠得***生疼。

他望着远处巍峨的长安城墙,心里盘算着待会儿的说辞。

作为一个现代销售,讨债这种事儿他熟得很——先礼后兵,软硬兼施,实在不行就装可怜。

"王掌柜是吧?

看我不把你那点陈年旧债连本带利讨回来!

"长安西市比陈稻想象的还要热闹。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卖胡饼的、卖丝绸的、卖铁器的,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胡商在吆喝。

"王记粮油铺..."陈稻对照着账本上的地址,在一处拐角停下脚步,然后愣住了。

眼前是一座装饰华丽的三层小楼,门口挂着红灯笼,几个浓妆艳抹的女子正倚在栏杆上招揽客人。

门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怡红院"三个大字。

"***?

粮油铺改行做青楼了?

"陈稻下巴差点掉到地上,"这产业升级也太快了吧!

"他硬着头皮走上前,还没到门口就被一个满脸横肉的龟公拦住了:"小郎君,我们这儿可不赊账。

""我不是来消费的。

"陈稻掏出账本"我是来找王掌柜的,他三年前欠我家二百文豆款。

"龟公一脸莫名其妙:"什么王掌柜?

这怡红院都开张两年了,以前是个粮油铺不假,但东家姓李!

"陈稻心里一沉:"那原来的王掌柜呢?

""谁知道呢?

要么死了,要么跑路了呗。

"龟公不耐烦地挥手,"去去去,别挡着做生意。

"陈稻垂头丧气地转身要走,忽然听见楼里传来一阵争吵声。

"这什么破酒!

也敢要三十文一壶?

"一个醉醺醺的客人摔了个酒杯"还没我家厨娘酿的好喝!

""客官您消消气..."老鸨陪着笑脸,"咱们这儿的姑娘可是一等一的..."陈稻眼睛一亮。

作为一个食品公司销售,他对酒水再熟悉不过了。

唐代的酒大多是低度发酵酒,浑浊发甜,保存期短,容易变酸。

如果能改良酿酒工艺..."这位大哥说得对!

"陈稻突然转身,大步走进怡红院"这酒确实配不上这个价!

"满堂宾客都愣住了。

老鸨脸色铁青:"哪来的野小子?

给我打出去!

""慢着!

"陈稻不慌不忙地从腰间解下钱袋,"我是来谈生意的。

如果我能提供比这更好的酒,妈妈可愿意合作?

"老鸨盯着钱袋,眼珠子转了转:"小郎君还会酿酒?

""略懂一二。

"陈稻神秘一笑"不过我需要些时间准备。

三日之后,我带样品来,若妈妈满意,咱们再谈合作如何?

"老鸨将信将疑,但看着陈稻自信满满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成,三日后晌午,我等着。

"走出怡红院,陈稻长舒一口气。

讨债虽然失败了,却意外发现了更大的商机。

唐代的酒市场几乎是一片蓝海,而他恰好知道几种简单的改良方法。

"蒸馏技术太复杂...但二次发酵和过滤应该不难..."陈稻一边走一边嘀咕,突然被一阵香味吸引了注意力。

街角有个胡人正在卖烤羊肉串,炭火上的肉块滋滋作响,香气扑鼻。

陈稻肚子咕咕叫了起来,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

"来两串!

"他掏出三文钱递给胡商。

胡商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小郎君好眼光!

我这可是用西域香料腌制的!

"陈稻咬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

这肉串咸香适口,带着淡淡的孜然味,比现代烧烤摊的也不差。

"老板,你这香料..."他话还没说完,突然被一个急匆匆的身影撞了个趔趄。

"对不住对不住!

"那人头也不回地跑了,看打扮像是个酒楼伙计。

陈稻正要骂人,忽然发现地上多了个布包。

他捡起来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几块发黄的...豆腐?

"这是..."陈稻捏了捏那粗糙的豆腐块,突然意识到什么,猛地抬头看向那人跑去的方向——不远处有家气派的酒楼,门匾上写着"醉仙楼"三个鎏金大字。

"唐朝...己经有豆腐了?

"陈稻皱眉思索"不对啊,史书上说豆腐是宋朝才普及的..."他三两口吃完肉串,决定去醉仙楼一探究竟。

如果豆腐还没在大唐流行开来,那这可比酿酒更容易打开市场!

醉仙楼里人声鼎沸,跑堂的伙计来回穿梭。

陈稻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最便宜的酒和一道"白玉羹"——菜单上写着是用黄豆制成的。

酒菜上桌,陈稻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所谓的"白玉羹",差点吐出来。

这哪是什么豆腐羹,分明就是煮烂的黄豆糊,又涩又苦,还有股豆腥味。

"客官不满意?

"跑堂的见他表情古怪,小心翼翼地问。

陈稻眼珠一转:"小哥,我听说有种叫豆腐的美食,白如玉、嫩如脂,你们这儿没有吗?

"跑堂的一脸茫然:"豆腐?

没听说过啊。

""那这白玉羹..."陈稻指了指碗里的豆糊。

"这是我们大厨的独门秘方!

"跑堂的挺起胸膛"长安城里独一份儿!

"陈稻差点笑出声来。

这哪是什么秘方,分明是不知道怎么做豆腐,硬把黄豆煮烂充数!

"小哥,劳烦请你们掌柜的来一趟。

"陈稻从钱袋里摸出一粒碎银子放在桌上"就说...我有笔大生意要谈。

"跑堂的眼睛一亮,拿起银子就往后厨跑。

陈稻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长安街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讨债不成,却发现了两个绝佳商机——改良酒水和制作豆腐。

哪个更容易一炮而红呢?

"这位郎君要见老朽?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