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驸马新政,朝堂纷争再升级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章:驸马新政,朝堂纷争再升级李轩在朝堂上提出的利民政策,虽得到皇帝首肯,却如巨石投入朝堂这片深潭,激起千层浪。

新政推行的第一道诏令便是减轻赋税,这一举措本是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可诏令刚一颁布,便遭到了诸多贵族与世家的强烈反对。

他们在朝堂之外暗自串联,意图阻止新政实施。

不出所料,在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以李林甫为首的保守派大臣纷纷进言,对新政进行抨击。

“陛下,这减轻赋税,看似为百姓着想,实则会使国库收入锐减。

长此以往,国家如何运转?

军队如何供养?”

李林甫一脸忧国忧民的神情,义正言辞地说道。

户部尚书也站出来附和:“陛下,臣核算过,若按驸马的新政施行,来年国库收入恐怕会减少三成以上,这对我大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面对众人的反对,李轩早有准备。

他镇定自若地出列,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如今百姓赋税过重,生活困苦。

许多百姓为了缴纳赋税,不得不卖儿卖女,土地也被世家大族兼并。

若长此以往,百姓心生怨恨,必将危及我大唐的根基。”

李轩微微一顿,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接着说道:“虽然短期内国库收入可能会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减轻赋税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之中。

如此一来,农业生产得以发展,商业也会随之繁荣。

不出数年,国库收入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

皇帝听了李轩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李轩所言有理,可朝堂上众多大臣的反对,也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就在这时,大将军郭子仪站了出来:“陛下,臣支持驸马的新政。

如今我大唐边疆虽无大规模战事,但小股匪患不断。

若百姓生活困苦,无心生产,边疆的物资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稳定,军队才能有充足的后勤保障。”

有了郭子仪的支持,李轩心中稍安。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朝堂上的纷争还将持续。

随后,朝堂上分成了两派,支持新政的大臣与反对新政的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整个朝堂被一片紧张的气氛笼罩着。

退朝后,李轩回到驸马府,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新政的推行面临着巨大的阻力,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自己的努力会付诸东流,还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平阳公主见李轩回来后眉头紧锁,便上前询问。

李轩将朝堂上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公主听后,秀眉微蹙:“这李林甫果然不会轻易罢休。

驸马,你可有应对之策?”

李轩沉思片刻,说道:“目前看来,我们需要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我想先去拜访一些中立的大臣,向他们阐明新政的好处,争取让他们站到我们这边。”

平阳公主点了点头:“此计可行。

不过,驸马行事需小心谨慎,李林甫老谋深算,说不定会在暗中使绊子。”

李轩感激地看着公主:“多谢公主提醒,我会小心的。”

接下来的几天,李轩开始频繁地拜访朝中大臣。

他向他们详细阐述新政的内容和意义,用自己的诚意和智慧去说服他们。

在李轩的努力下,一些中立的大臣开始转变态度,对新政表示支持。

然而,李林甫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继续在朝堂上制造事端,试图破坏新政的推行。

在一次朝堂辩论中,李林甫突然拿出一份账目,声称这是李轩新政实施后,某些地区税收减少的详细数据。

“陛下,诸位大人请看,这才刚刚开始实施新政,税收就己经大幅减少。

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李林甫得意洋洋地说道。

李轩心中一惊,他仔细查看账目,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疑点。

他冷静地反驳道:“宰相大人,这份账目疑点重重。

首先,这些数据只是部分地区的,不能代表整个大唐的情况。

其次,账目上的计算方法也存在问题,明显夸大了税收减少的幅度。”

随后,李轩详细指出了账目上的错误之处,并拿出了自己调查的一些数据进行对比。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了李轩的分析,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林甫没想到李轩如此厉害,竟能在短时间内找出账目的漏洞。

他心中恼怒,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驸马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这也不能完全证明新政的可行性。”

李轩毫不退缩:“宰相大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今新政才刚刚开始推行,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我们应该共同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反对。

若宰相大人有更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讨。”

李林甫被李轩说得哑口无言,他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经过这次朝堂辩论,李轩成功地化解了李林甫的刁难,新政也得以继续推行。

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