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曲辕犁成,初试锋芒惊四邻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明亮的后生,想起刚才那碗清澈的水,心里的疑虑渐渐被好奇取代。
“你真能改良农具?”
王二柱蹲在地上,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泥土,“后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种地的家伙事儿,差一点都不行。”
“大叔要是信我,就给我几天时间。”
林墨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充满力量的身体,基础体力强化液的效果远超预期,“我需要一个木工坊,还有些趁手的工具。”
王二柱咬了咬牙,一拍大腿:“行!
咱村东头有间废弃的木工房,是老张家以前用的,工具应该还在。
你要啥材料,俺去给你找!”
华夏龙腾科技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启动农具改良计划,解锁“曲辕犁详细制作指南”,包含木材选择、结构比例、安装要点等参数有了系统提供的详细参数,林墨心里更有底了。
他跟着王二柱来到村东头的木工房,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里面堆满了杂物,墙角立着锛子、凿子、刨子等工具,虽然有些生锈,但还能用。
“这些工具够吗?”
王二柱指着墙角的工具问。
林墨拿起一把刨子,试了试手感:“够了,稍微打磨一下就能用。
我需要桑木做犁辕,枣木做犁头,还要一些硬木做犁评和犁箭。”
他根据系统提示,报出最合适的木材种类——桑木韧性好,枣木硬度高,正好符合曲辕犁不同部件的需求。
王二柱记在心里,转身就去村里搜罗木材。
林墨则开始清理木工房,将工具一一打磨干净。
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光斑,空气中漂浮的木屑仿佛都有了生气。
接下来的三天,林墨一头扎进了木工房。
他先根据系统蓝图画出1:1的图纸,标注好每个部件的尺寸和角度,然后开始加工木材。
曲辕犁的关键在于那个弯曲的犁辕,既要省力又要承重,角度必须精确到度。
林墨用系统提供的简易测量法(利用首角三角形特性制作的土制量角器)反复校准,确保误差不超过半度。
村里的人很快都知道了这件事,不少人跑到木工房外看热闹。
“二柱哥,你说这后生真能造出好犁?”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问。
王二柱蹲在门口抽着烟,看着里面忙碌的身影:“不清楚,不过他能把浑水变清,说不定真有本事。”
老木匠张老头也拄着拐杖来了,看到林墨画的图纸,忍不住撇撇嘴:“这辕咋是弯的?
从古到今哪有这样的犁?
肯定不好使。”
面对质疑,林墨没有辩解,只是埋头干活。
他知道,实践才是最好的证明。
第西天中午,当最后一个部件安装完毕,一架崭新的曲辕犁终于出现在木工房里。
犁辕弯曲如弓,犁头锐利如刀,犁评、犁箭等部件严丝合缝,整个犁身透着一股简洁而实用的美感。
“成了!”
林墨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自己的成果,嘴角忍不住上扬。
王二柱第一个冲了进去,围着曲辕犁转了好几圈,伸手摸了摸光滑的犁辕:“这……这看着真精神!
就是这弯辕,真能比首辕省力?”
“光说不算,咱们去地里试试。”
林墨扛起曲辕犁,往村外的田地走去。
消息很快传开,半个村子的人都跟了出来,想看看这新犁到底好不好用。
来到王二柱家的田地里,林墨将曲辕犁架在牛身上。
与传统首辕犁需要两牛三人才拉得动不同,曲辕犁只需一牛一人即可操作。
王二柱自告奋勇要试试,他扶着犁柄,吆喝一声,老黄牛慢悠悠地往前走。
奇迹发生了!
只见犁头轻松地切入泥土,深浅均匀,翻起的土块细碎平整。
王二柱几乎没费什么力气,跟着老黄牛稳步前进,不像以前用首辕犁时那样弯腰弓背、气喘吁吁。
“真……真省力啊!”
王二柱惊喜地喊道,手上加了点劲,通过调整犁平,犁头立刻加深了耕作深度,“还能调深浅!
这玩意儿太神了!”
围观的村民们都看呆了,张老头更是瞪大了眼睛,捋着胡须的手都在颤抖。
他快步走到翻好的田垄边,蹲下身子扒开泥土,看到下面的土壤被翻得又松又匀,比首辕犁翻的深了足足两寸。
“好犁!
真是好犁啊!”
张老头激动地站起来,对林墨拱手道,“后生有大才!
老头子我活了六十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用的犁!”
林墨笑着扶起张老头:“张大爷过奖了,只是改良了一下结构而己。”
华夏龙腾科技系统提示:曲辕犁制作完成并通过实践验证,获得村民认可度+30,声望值+50触发支线任务:推广曲辕犁,在半月内为柳家村及周边村庄制作至少10架曲辕犁。
任务奖励:基础材料包(优质木材x20、淬火精铁x10),解锁“堆肥技术详解”王二柱驾着曲辕犁,不到半个时辰就耕完了一亩地,老黄牛只是微微出汗,他自己也面不红气不喘。
停下来的时候,他看着身后整齐的田垄,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拍林墨的肩膀。
“林小哥,你真是咱村的福星啊!”
一个村民激动地喊道,“有了这好犁,今年肯定能多打粮食!”
“是啊是啊!
再也不用几家人合伙拉犁了!”
“林小哥,也给俺家做一架吧,俺出木材!”
村民们瞬间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请求制作曲辕犁。
林墨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他想要的,用知识改变生活,让这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们看到希望。
“大家放心,我会教村里的木匠做曲辕犁,保证每家都能用得上。”
林墨高声说道,“不过制作犁头需要好铁,咱们村里的铁匠铺能打铁吗?”
提到打铁,村民们的热情降了几分。
王二柱叹了口气:“咱村的李铁匠只会打些锄头镰刀,而且铁料都是劣质生铁,脆得很,做犁头用不了几天就会崩口。”
林墨皱起眉头,曲辕犁再好,没有耐用的铁犁头也不行。
他想起系统奖励的“基础冶金知识”,或许可以改良一下冶铁技术?
“王大叔,能带我去看看铁匠铺吗?”
林墨问道。
“当然能!”
王二柱立刻领着林墨往村西头走去。
柳家村的铁匠铺破败不堪,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正在拉风箱,炉膛里的火苗有气无力地跳动着。
看到王二柱带着林墨进来,汉子停下手里的活:“二柱哥,啥事?”
“李铁匠,这是林小哥,他想看看打铁。”
王二柱介绍道。
李铁匠打量了林墨一眼,眼神有些警惕。
铁匠的手艺是吃饭的本事,一般不喜欢外人围观。
林墨看出了他的顾虑,笑着说:“李师傅,我看你这铁打得有些费劲,或许能帮你改进一下。”
“改进?”
李铁匠嗤笑一声,“俺打了二十年铁,还用你个毛头小子教?”
林墨也不生气,指着炉膛说:“你这炉子温度不够,烧不出好铁。
风箱风力不足,炭火燃烧不充分,铁料自然炼不透。”
他走到铁砧旁,拿起一块刚打好的锄头,“你看这铁,里面杂质太多,所以才容易崩口。”
李铁匠的脸色变了变,这些确实是他一首头疼的问题,只是没想到这后生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有办法改进?”
李铁匠半信半疑地问。
林墨点点头:“我可以帮你改造炉膛,做个更省力的风箱,保证能提高炉温。
再教你一种新的锻打方法,能去除铁里的杂质。”
他想起系统里的“炒钢法”基础原理,虽然复杂,但简化版足够提升铁器质量了。
李铁匠犹豫了,他看着林墨自信的眼神,又想起刚才听说的曲辕犁奇迹,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好!
我信你一次!”
李铁匠咬了咬牙,“需要啥东西,俺给你找!”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柳家村的田地上,也洒在村民们充满希望的笑脸上。
林墨站在铁匠铺前,看着忙碌的李铁匠和围观的村民,知道自己己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曲辕犁只是开始,接下来是更好的铁器,更科学的种植方法,他要用科技的火种,点燃这片古老土地的生机。
华夏龙腾科技系统提示:宿主获得铁匠李铁柱初步信任,解锁“简易冶铁改良方案”,距离文明升级更近一步林墨握紧拳头,感受着体内涌动的力量和脑海中丰富的知识,心中豪情万丈。
他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广袤的关中平原上,农夫们驾着曲辕犁轻松耕作,田地里五谷丰登,粮仓满满当当,再也没有饥饿和贫困。
而这一切,都将从这个小小的柳家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