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这几个老人,在三十年前,都住在老运河边,而且都和陈念念的失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阿婆当年是运河边小卖部的老板,据邻居回忆,陈念念失踪那天下午,还在她的店里买过糖;刘老太则是陈念念家的邻居,两家曾因为宅基地的事闹过矛盾;还有第三个出事的王大爷,当时是运河边搬运队的队长,有人说他那天晚上见过陈念念。
林深把这些线索整理出来,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他觉得,陈念念的失踪,可能和这几个人有关。
但他们到底做了什么?
为什么三十年后才出事?
为了找到答案,林深决定去拜访陈念念的家人。
他通过报社的档案,找到了陈念念母亲的地址。
她住在城市的郊区,一栋老旧的居民楼里。
林深敲开房门时,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浑浊,看起来很憔悴。
“请问您是陈念念的母亲吗?”
林深问道。
老太太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我是。
你是谁?
找我有事吗?”
“我是报社的记者,想跟您了解一下关于陈念念失踪的事情。”
林深拿出记者证,递给老太太。
老太太接过记者证,看了看,然后叹了口气:“都过去三十年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知道这件事对您来说很痛苦,但我最近发现,当年和念念失踪有关的几个人,最近都出事了。
我觉得,念念的失踪可能另有隐情。”
林深诚恳地说。
老太太的身体抖了一下,她看着林深,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你说……他们都出事了?”
林深点了点头:“张阿婆、刘老太、王大爷,他们都在最近去世了,而且死因都很离奇。”
老太太沉默了很久,然后转身走进屋里:“进来吧,我跟你说说当年的事。”
林深跟着老太太走进屋里,屋里很简陋,家具都很旧。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小女孩的照片,那应该就是陈念念。
“当年念念失踪的时候,我到处找她,都快疯了。”
老太太坐在沙发上,眼神飘向远方,像是在回忆过去,“后来,警察调查的时候,张阿婆说念念那天下午在她店里买过糖,还说念念当时很开心,说要去河边等一个人。
刘老太则说,她那天晚上看见念念跟着一个男人走了,但她没看清那个男人的脸。
王大爷说,他那天晚上在河边搬运货物,没见过念念。”
“那您觉得,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林深问道。
“我不知道。”
老太太摇了摇头,“但我总觉得,他们有事瞒着我。
特别是张阿婆,她每次看到我,都躲躲闪闪的,像是很害怕。”
林深想起了外婆留下的信,信里说陈念念那天晚上要去外婆的店里拿东西。
他拿出那封信,递给老太太:“您看一下,这是我外婆留下的信。
我外婆当年在运河边做布偶,念念经常去她店里玩。”
老太太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当她看到信里说陈念念要去外婆店里拿东西时,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原来……原来念念那天晚上是去你外婆店里了。
那她为什么没回来?”
“我不知道。”
林深摇了摇头,“但我觉得,念念的失踪,可能和张阿婆、刘老太、王大爷有关。
也许他们知道念念的下落,甚至……”林深没有说下去,但老太太己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的身体晃了一下,差点摔倒。
林深赶紧扶住她:“阿姨,您别激动。”
“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心!”
老太太哭着说,“念念才五岁啊,他们怎么能对她做出那种事!”
林深看着老太太痛苦的样子,心里也很不好受。
他安慰了老太太几句,然后离开了她家。
回到家,林深把从老太太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之前调查到的线索结合起来,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当年陈念念按照约定,去外婆的店里拿东西。
在路过张阿婆的小卖部时,张阿婆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把她留住了。
后来,刘老太和王大爷也参与了进来,他们可能因为害怕事情败露,就把陈念念害了,然后把她的尸体藏在了某个地方。
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深还是想不明白。
就在林深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声音很低沉:“你是不是在查陈念念的事?”
林深心里一紧:“你是谁?
你怎么知道?”
“我是谁不重要。”
那个人说,“我知道你想查清楚真相,但我劝你别再查了。
否则,你会后悔的。”
“为什么?”
林深追问,“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我只能告诉你,当年的事,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你再查下去,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你的家人。”
那个人说完,就挂了电话。
林深握着手机,心里很害怕。
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找到真相。
第二天,林深去了老运河边的派出所,想看看当年陈念念失踪案的档案。
但警察告诉他,因为时间太久了,档案己经找不到了。
林深很失望,他走出派出所,沿着运河边慢慢走。
突然,他看见河边有一个老人在钓鱼。
他想起,王大爷当年也是搬运队的,可能认识这个老人。
他走过去,跟老人打招呼:“大爷,您在这里钓鱼很久了吧?”
老人点了点头:“是啊,都钓了几十年了。”
“那您认识王大爷吗?
就是以前搬运队的那个王大爷。”
林深问道。
老人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认识啊,我们以前还是朋友呢。
不过,他最近好像出事了。”
“您知道他出事的原因吗?”
林深追问。
老人摇了摇头:“不知道。
不过,他去世前几天,曾跟我说过一件事,说他心里一首有个疙瘩,解不开。”
“什么疙瘩?”
林深赶紧问道。
老人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他说,三十年前,他在运河边搬运货物的时候,看见张阿婆和刘老太把一个小女孩抱上了船,然后船就开走了。
他当时很害怕,没敢声张。
后来,那个小女孩就失踪了。
他觉得,那个小女孩的失踪,跟他有关。”
林深心里一震,原来真相是这样!
张阿婆和刘老太把陈念念抱上了船,然后把她带到了别的地方,害了她。
而王大爷因为害怕,选择了沉默。
“那您知道他们把船开到哪里去了吗?”
林深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不知道。
他没说。
不过,他说他记得那艘船的样子,是一艘蓝色的小木船,船身上有一个红色的标记。”
林深谢过老人,然后赶紧去了运河边的码头。
他想找找看,有没有那艘蓝色的小木船。
他在码头找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发现了一艘蓝色的小木船。
船身上,果然有一个红色的标记。
林深走上船,仔细地搜索着。
在船底的夹层里,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布偶,和外婆做的那个一模一样。
布偶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银锁,上面刻着“念念”两个字。
林深拿着布偶和银锁,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他终于找到了证据,证明了陈念念的遭遇,也还了外婆一个清白。
他把布偶和银锁交给了警察,警察根据这些证据,很快就查清了当年的真相。
原来,张阿婆和刘老太因为嫉妒陈念念的母亲过得好,就想把陈念念拐走,让她的母亲痛苦。
她们把陈念念抱上了船,带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然后把她推下河淹死了。
王大爷因为害怕,选择了沉默。
三十年后,他们因为内心的愧疚和恐惧,相继离奇死亡,可能是陈念念的鬼魂一首在缠着他们,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案件告破后,林深把真相告诉了陈念念的母亲。
老太太抱着陈念念的布偶和银锁,哭得撕心裂肺。
她终于知道了女儿的下落,也终于为女儿讨回了公道。
林深也终于明白了,夜幕下的那些离奇事情,并不是什么鬼神作祟,而是人心的险恶和罪恶。
但同时,他也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那些犯下罪恶的人,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从那以后,槐安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晚上,巷口的路灯依旧亮着,昏黄的光晕笼罩着青石板路,温暖而祥和。
林深和妈妈也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只是在每个夜晚,当他想起陈念念的遭遇时,心里还是会有些难过。
但他知道,陈念念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