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尊降贵,远远的站在门口。
得脸的婆子,吃穿用度,可比庶小姐好多了。
这样的破院子,她怕沾了晦气。
秦之衣收拾了一下,“姨娘,一会儿无论谁,问你什么事情,你只需要说,听三小姐的,知道吗?”
秦之衣说的郑重,张姨娘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我记得了,都听三小姐的!”
秦之衣心里叹了口气,这是原主的亲生母亲啊。
但现在也没什么办法改变她的态度做法,只能交代她听话了。
好在,张姨娘一贯听从三小姐的话。
得到肯定回答后,秦之衣才放心的和张姨娘一起跟着婆子走了。
秦家老太太是后宅最大的BOOS,秦之衣不服软不行,还是乖巧些好。
可恶的旧社会啊!
穿过一个小园子,就是秦家老太太的福寿院。
也是进入后院的第一个大院子。
秦之衣和张姨娘站在屋子外面等了一会儿,王嬷嬷进去先回了话,这才出来让母女俩进去。
秦家老太太坐主位,左手下边,依次是大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
右边……大房的王姨娘居然坐着了,身后还站着她的丫鬟,小红。
王姨娘虽然也是姨娘,而且,是没有子嗣的姨娘,但待遇,可比秦之衣母女好很多。
可见,张姨娘是多不得秦家三爷的喜欢了。
女人的地位,是男人决定的。
秦之衣对那个印象里只见过几面的父亲,心里呵呵了。
母女两个给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行礼。
又和王姨娘点了点头,姨娘算半个主子,身为小姐,不需要给姨娘行礼。
“三小姐和张姨娘都坐下吧!”
按说,秦之衣应该坐在三夫人后面,但只是按说,按说,她还是秦府的三小姐呢。
秦之衣挨着王姨娘坐了下去,张姨娘挨着秦之衣坐下。
“人齐了,老大媳妇,你开始吧!”
秦家老太太早就把管家权交给了大夫人安氏。
自己很少管事情了。
“家里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
,大夫人面色憔悴,眉间的竖纹很深了。
除了这两点,别的,变化不大。
依旧是一张面瘫脸,喜怒哀乐,只在嘴角微微示意。
现在,嘴角平平。
就是不知道,她知不知道,眉间的竖纹,也很显人老气?
“王氏,你在大房这些年,虽未有子嗣,但尽心尽意照顾大爷。
现在把身契给你,再给你一份放妾书。
另外,给你一百两银子,加上你这些年的体己,自己也应该能过的下去了。”
王氏显然是早就有了准备,不慌不忙的站了起来。
走到中间,给老夫人、大夫人分别磕了三个头。
“妾身这就离去了,祝老夫人身体安康,祝大夫人事事顺意!”
接过自己的身契、放妾书和银票,又转身给老太太磕头,“红儿这个丫头,照顾我这么多年,和我的女儿差不多,求老夫人能让红儿也跟着我走!”
秦老夫人看向安氏。
安氏嘴角微垂。
秦老夫人就知道,王氏应该是求过安氏了,安氏没有同意。
“老大媳妇,对红儿这个丫头,你想怎么安排?”
安氏垂眼,“蓉儿出嫁在即,原本选的陪嫁丫鬟,身契没来的及过到她名下,现在能动的,只有红儿了!”
秦之衣不明白,但秦老夫人是明白的。
安氏不少丫鬟婆子挂在公中走的份例,自己院子里的份例也没少,吃了双份。
结果这次查抄公产,丫鬟婆子,公产中的,都被一起查抄了。
当下再重新买丫鬟是不合适了,红儿是要用来填补窟窿的。
王氏知道大夫人这是打定主意,不放红儿了。
只能惋惜的看向红儿,红儿红了眼,朝王氏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求老太太,只是抱着侥幸。
“红儿愿意伺候大小姐!”
红儿给大夫人磕头,大小姐这个时候嫁出去了,自己也不用跟着流放了,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王氏拿出红儿的身契,给了大夫人。
如果大爷在,她有红儿的身契,大夫人是不敢不放红儿的。
不过……大爷不出这事,也不会放她走的吧。
“红儿,你们主仆一场,你去送送王氏吧!”
红儿站起来,和王氏一起行礼出去了。
“我们二房没姨娘!”
二夫人王珍珠王氏有些无聊。
也不知道叫她来做什么。
做主的事情,轮不到二房,还每次都要叫她来走个过场。
“赵氏,到你了!”
老太太喝了口茶,也没看赵氏。
赵氏?
秦之衣感觉有些奇怪。
“张氏”,三夫人赵氏苦着脸,原本高耸的颧骨松了些,上挑的眼尾平和了些,“我原本也是想给你放妾书的。”
放下手里的茶杯,“可你自小在我身边长大,我怕给了你放妾书,你没个合适的去处。”
王姨娘可是有家人,有生计的。
张姨娘,无家人,无生计。
“我这个身体,是不能跟着三爷走了,不若你留下来,路上好照顾三爷,也顺便能照顾三房的少爷小姐!”
历来听话的张姨娘刚刚想点头,忽然想起三小姐的话。
“我听三小姐的!”
三房的赵氏声音轻柔了很多,“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知道你放心不下三小姐和五少爷,尤其是五少爷,他才六岁,去了前院一年了吧?
多久没见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希望你留下来的!”
“老夫人,我相信即使给了姨娘放妾书,姨娘也会乐意跟着照顾我们的!”
,秦之衣站起来给老太太行礼,她可不想动不动就跪的。
秦老夫人嘴角动了动,明显是有些赞成的。
嘴里却说的是,“赵氏今天就要离开秦府了,张姨娘你若是留下来,三房也算是有个能管事的长辈了!”
放不放妾的,她不表态。
秦之衣却抓到了老太太话里透出的信息。
“三夫人这是……和三爷和离了?”
,老太太不反对,赵氏不解释,秦之衣知道自己猜对了。
秦家流放的事情估计是定了,赵氏这个时候和三爷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