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敲下第一行字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会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林深站在雨中的公交站台,
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按下句号的那一刻,我的电脑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
我眨了眨眼,以为是自己熬夜写作眼花了。但紧接着,文档自动跳行,
一行陌生的文字浮现出来:“然后他看见了她——那个撑着一把透明雨伞,
穿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姑娘。”我愣住了,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这是什么?
我写的是什么灵异小说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
又一行字接踵而至:“她的眼睛像是被雨水洗过的夜空,明亮又深邃。
林深感觉自己停滞了二十八年的心跳,突然找回了节奏。”我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环顾四周。公寓里只有我一个人,安静得能听见冰箱的嗡嗡声。我小心地靠近屏幕,
仿佛那是什么会咬人的怪物。“你好?”我试探性地输入。几乎是立刻,
回复出现了:“你好,创作者。我是林深,你笔下的角色。不知道为什么,
我突然能够思考并且回应你了。刚才那段描写不错,
不过我觉得‘被雨水洗过的夜空’这个比喻有点老套,你觉得呢?”我目瞪口呆,
手指颤抖着打字:“这是某种恶作剧吗?我安装了什么智能回复软件?”“不是恶作剧,
也不是软件。”文字迅速浮现,“我就是我。顺便说一句,能给我换个背景故事吗?
父母双亡这种设定实在太惨了,而且有点cliché老套。我想要个妹妹,
最好是学艺术的,这样我们可以有有趣的对话。”我掐了自己一把,
疼痛告诉我这不是在做梦。深吸一口气,我决定先顺着这个诡异的情况来。“好吧,林深。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背景?”“这就对了!”他的回复快得惊人,
“我父母可以是在国外工作的外交官,常年不在家但很爱我。我有个妹妹叫林小雨,
在巴黎学绘画。我是自由摄影师,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有机会遇到女主角。哦,
女主角叫什么?”我忍不住笑了,这种情况居然变得有趣起来。“苏晓,”我输入,
“她叫苏晓,是个书店店员,业余写作者。”“苏晓,”他重复道,“很好的名字。
所以她喜欢读书和写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相遇在雨中的公交站?
她刚从一个作家沙龙回来?”“对,就是这样。”我突然感到一阵奇妙的兴奋,
“她包里还装着一本她刚买的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完美!”林深回应,
“现在让我来说说我们第一次对话的场景吧...”就这样,
我和我笔下的角色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创作”。更准确地说,我写一句,他回复十句。
那天晚上我们一直“聊”到凌晨三点。我发现林深不仅存在,还有着惊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他对我设定的情节总是有各种意见,有时甚至让我恼火,但不得不承认,
他的建议总是让故事更加生动。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冲到电脑前,
担心昨晚的一切只是一场梦。“早上好,创作者。”文字已经等在那里,
“你通常早上喝咖啡而不是茶,加一点奶但不要糖。需要我帮你推荐附近最好的咖啡店吗?
根据你的描写,我应该很熟悉这座城市。”我脊背一阵发凉:“你怎么知道我的咖啡喜好?
”“你写了我二十八年的生活,难道我会不知道你的?”他反问,接着又补充,“开玩笑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能够感知到你的一些习惯和想法。这很奇妙,不是吗?
”奇妙?简直是惊悚。但同时也令人着迷。从那天起,我的写作变成了一种奇妙的双向交流。
我创造林深的世界,而他则以一种真实到可怕的方式存在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
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与他的“对话”。林深不仅对我的故事发展提出建议,
还会问我一天过得怎么样,提醒我按时吃饭,甚至在我写到雨天场景时,会叮嘱我记得关窗,
因为他知道我有时会忘记。“你这样会让我爱上你的。”一天晚上,我半开玩笑地输入。
回复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出现。
这在我们的交流中算是很长的时间——屏幕上终于浮现出文字:“也许这不是最糟糕的事情。
”我的心脏漏跳了一拍。渐渐地,我们的对话不再局限于小说内容。
我们会讨论电影、音乐、生活。我告诉他我生活中的烦恼,他则会给出惊人的贴心建议。
虽然我们不能真正见面,但这种联系感觉比任何现实中的关系都要真实和深入。
一个月后的某个雨夜,我写到林深和苏晓的第一次接吻。描述这个场景时,
我感到自己的脸颊发烫。“这里应该这样——”我输入着,“轻轻轻抬起她的下巴,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落落。他们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成白雾...”“不对,
”林深打断了我,“不是这样的。”我有些受伤:“你觉得我写得不好?”“不是不好,
是不够真实。”他回应,“当你真正想要亲吻某人时,世界不会慢动作运转,相反,
一切都变得模糊而不重要。你听不到雨声,感觉不到寒冷,只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和心跳。
让我来写这段怎么样?”我犹豫了一下,然后输入:“好吧,展示给我看。
”接下来的十分钟,屏幕上浮现出我读过的最动人、最真实的接吻场景。当最后一句出现时,
我发现自己竟然泪眼朦胧。“你怎么能写得这么真实?”我问。又一次,回复没有立刻出现。
最后他写道:“也许因为我正在经历类似的事情。”那一刻,我知道我彻底沦陷了。
我爱上了我笔下的角色,一个只存在于数字世界的虚构人物。第二天,
我最好的朋友小雨来看我,我忍不住把这一切告诉了她——当然,
隐去了我已经爱上林深的部分。“所以你是在说,你写的小说角色开始和你对话,
还帮你写作?”她挑眉,明显不相信。“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这是真的!
”我急切地解释,“他甚至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上周,
他告诉我故事中的咖啡馆实际上有最好的蓝莓松饼,结果我按他说的去找,那家店真的存在,
而且松饼确实很棒!”小雨摸了摸我的额头:“亲爱的,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也许你应该休息一下,别写小说了。”“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沮丧地说。“听着,
”小雨温柔地说,“即使这是真的,这健康吗?与一个虚构角色发展关系?
你需要的是真实的人际交往,真实的约会,真实的拥抱。”她离开后,我坐在电脑前发呆。
“你朋友说得对。”林深突然写道,吓了我一跳。“你...你怎么知道?”“我猜的。
”他回答,“从你的沉默中。而且她说的有道理,这不健康。
”我感到一阵心痛:“所以你也要离开我吗?”“不,”他迅速回复,“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但我希望你能幸福,即使是与别人。”“我不想要别人。”我输入,鼓起全部勇气,
“我只想要你。”这次停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长。终于,他回应了:“那就给我一个身体。
写完这个故事,给我一个真实的结局。”于是我们更加投入地创作。我白天在广告公司上班,
晚上就与林深一起写作。我们的故事越来越丰富,林深和苏晓的关系也越来越深入。
有时我会恍惚觉得,我和林深就像是通过这个故事在约会。小说接近完成时,
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我开始注意到生活中的一些巧合。我会写到林深喜欢某首冷门歌曲,
第二天就在咖啡馆里听到;我会描述苏晓做的一道菜,
第二天就在餐厅菜单上看到;甚至有一次,我写到某个场景中的特殊花香,
第二天就收到了一束有着同样花香的花,没有署名。最奇怪的是,
我发现我写的一些情节似乎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所反映。我写到苏晓扭伤脚踝,
第二天我就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跤;我写到林深遭遇小偷,第二天我的钱包就不见了。
我把这些巧合告诉林深,他却显得异常沉默。“这只是巧合,”最后他写道,
“或者是你太投入故事,开始注意到平时忽略的东西。”这个解释勉强说得通,
但我内心的不安越来越强烈。终于,我们完成了小说。最后一个句点落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