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跳的余韵

声入心扉 秋秋子子 2025-09-06 18:31:0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晚僵坐在座位上,手里的笔无意识地在纸页上划出一道无意义的痕迹。

背后那短暂的低语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与她记忆里听了无数遍的、经过音频设备处理过的声音微妙地重叠、比对。

像,又不太像。

“屿”的声音在节目里更显得从容不迫,带着经过修饰的圆润和距离感;而刚才听到的那一句,则更真实、更贴近,带着现场感的细微气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她不敢再回头确认,只觉得如芒在背。

注意力再也无法集中在现场的培训上,满脑子都是那个荒谬的猜测和背后那道存在感极强的目光——即使她知道对方可能根本就没注意到她这个角落里的陌生面孔。

时间变得格外难熬。

她假装认真地看着学生们练习,笔记本上却再也写不出一个字。

终于,培训结束了。

学生们开始喧闹着退场。

林晚如蒙大赦,立刻低下头开始收拾东西,打算等那位“灰毛衣”先生先离开。

“林小姐?”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前方响起。

林晚吓了一跳,抬起头,看见陆祈老师不知何时己经走到了她面前,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

“陆、陆老师!”

她赶紧站起身,有些局促,“谢谢您今天的邀请,我学到了很多,真的非常感谢!”

“不客气,能帮到你就好。”

陆祈推了推眼镜,目光友善地打量了她一下,“感觉怎么样?

对把握旁白的语气有帮助吗?”

“有的有的,非常有用!”

林晚连忙点头,“尤其是您讲解时的节奏和强调重点的方式,让我很有启发。”

她努力忽略掉身后那个正在起身的身影,专注地和陆祈说话。

“有帮助就好。

其实这些急救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清晰和准确,情绪反而不能太过,冷静的叙述更能让人在紧急情况下记住步骤。”

陆祈说着,目光越过林晚,看向她身后,笑着打了个招呼,“时屿,还没走?

觉得我这培训搞得怎么样?”

林晚的脊背瞬间绷首了。

她听到那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不远处响起,比刚才听到的更清晰、更完整:“很好。

步骤清晰,示范标准。

就是下次可以多准备几个模具,减少学生等待时间。”

每一个字音都清晰地敲击着林晚的鼓膜。

太像了……越是仔细听,那种熟悉感就越是挥之不去。

她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大得几乎要盖过教室里的嘈杂。

“说得对,下次改进。”

陆祈笑道,然后又转向林晚,“林小姐,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医学院的顾时屿顾老师,也是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

时屿,这位是林晚林小姐,是一位配音员,正在做一个医学科普的短片,过来取材学习一下。”

林晚不得不转过身。

猝不及防地,她对上了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颜色偏深,眼神沉静而锐利,像是能一眼看透人心。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只是极其短暂的一瞬,淡漠而礼貌,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陌生人的存在。

“顾老师您好。”

林晚听到自己的声音有点发紧,她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首视,微微颔首。

顾时屿也只是淡淡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并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那种疏离感几乎形成了实质的屏障。

陆祈似乎习惯了顾时屿的这种态度,依旧笑着对林晚说:“顾老师可是我们院的王牌,以前在手……”他话说到一半,像是忽然意识到什么,极其自然地拐了个弯,“……在学术上非常厉害。

你要是以后有什么专业上的难题,也可以请教他。”

顾时屿闻言,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下眉,但什么都没说。

林晚敏锐地捕捉到了陆祈那瞬间的停顿和顾时屿细微的表情变化,但她不便多问,只是客气地应道:“好的,谢谢陆老师,谢谢顾老师。

今天己经非常打扰了。”

“举手之劳。”

陆祈摆摆手。

顾时屿的目光再次掠过林晚,然后对陆祈说:“我先回办公室了。”

“好,回头见。”

顾时屿转身,迈步离开。

他的步伐稳健,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淡淡的孤寂感。

林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松懈下来,轻轻吁出一口气。

手心竟然微微有些汗湿。

“顾老师他……话比较少,但人很好,专业上绝对没问题。”

陆祈笑着解释了一句,似乎怕林晚觉得尴尬。

“没有没有,能理解。”

林晚连忙说。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试探着问,“顾老师……他的声音,很有特点。”

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只是普通的夸赞。

陆祈似乎没多想,随口答道:“是啊,当年他们那届学生里,就属他声音最有辨识度。

可惜啊……”他又一次适时地停住了,转而道,“对了,你那个短片要是需要更专业的指导,以后也可以随时邮件问我。”

“真的太感谢您了,陆老师。”

林晚压下心头的疑惑,再次真诚道谢。

又和陆祈客套了几句,林晚才离开教学楼。

走在秋意盎然的校园里,她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

那个叫做顾时屿的男人,和他那把像极了“屿”的声音,不断地在她脑海里盘旋。

真的只是巧合吗?

世界上声音相似的人很多。

可他偏偏是医学院的老师,气质又如此特别……她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甩出去。

当务之急是完成苏蔓的旁白任务。

她深吸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打开手机录音功能,回忆着刚才培训的氛围和陆老师讲课的语气,试着念了一段脚本。

奇妙的是,这一次,她的声音里似乎多了一点之前缺少的东西——一种基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产生的笃定感。

回到工作室,她把自己关在小小的录音间里,趁着感觉还在,一口气录完了整个旁白。

回放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虽然和专业老师相比仍有差距,但比昨天晚上的练习好了太多,至少听起来清晰、准确、沉稳,不再虚浮了。

她仔细修剪掉杂音和呼吸声,将成品文件发给了苏蔓。

几乎是立刻,苏蔓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晚晚!

可以啊你!

这水平超出我预期太多了!

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特别有那个味儿!

就是……嗯……怎么说呢,稍微还有点不够老道,但绝对够用了!

太棒了!

救了我一命!”

苏蔓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嚷嚷。

林晚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你觉得行就好。

多亏了今天去医学院听了场培训,找到了点感觉。”

“医学院?

你还真跑去取材了?

可以啊林晚晚同志,够敬业!

回头请你吃大餐!”

苏蔓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贼兮兮的,“诶,对了,医学院帅哥多不多?

有没有遇到什么声音好听颜值又高的教授医生什么的?”

林晚的心跳莫名又漏了一拍,眼前闪过那双沉静的眼睛和淡漠的侧脸。

“唔……就……还好吧。”

她含糊地应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手机边缘,“都是老师和学生,很正常。”

她挂了电话,看着电脑屏幕上“屿声”APP的图标,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

“屿”的主页依然一片深邃的蓝色,最新动态还是转发的那条讲座新闻。

她点开他最新一期节目,戴上耳机。

低沉熟悉的声音缓缓流淌出来。

这一次,听着这个声音,她脑海里浮现的,却不再是模糊的想象,而是一个清晰的、穿着灰色毛衣、气质冷峻疏离的身影。

她猛地摘下耳机,脸颊有些发烫。

疯了疯了,林晚,你真是想声音想疯了。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但那心跳失衡的感觉,却久久未能平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