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阳光幼儿园的沙坑里,五岁的郑知珩独自趴在角落,用冰棍棒在沙地上划拉数字。其他孩子正热火朝天地堆城堡、抢玩具,他却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嘴里念念有词:“三乘七等于二十一……四乘八……三十二!”

扎着羊角辫的林朵朵好奇地凑过来:“知珩,你在画什么呀?”郑知珩头也不抬:“五乘九……四十五!”林朵朵看不懂,撇撇嘴跑开了。

范老师端着保温杯走过来,恰好听见郑知珩嘀咕:“十二乘十三……一百五十六!”她惊得差点呛到,蹲下来在沙地上写下“12×13=”,郑知珩毫不犹豫地在等号后划出“156”。

“谁教你的乘法?”范老师声音发颤。郑知珩一脸理所当然:“没人教啊,三乘四十是一百二,再加三乘十二是三十六,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十六嘛!”

范老师世界观崩塌,一把拉起郑知珩冲向园长办公室。电话里,她激动地对郑建国喊道:“您儿子可能是个天才!”郑建国却懵了:“可他昨晚还因为不会系鞋带摔哭……”

范老师看着啃饼干的郑知珩,试探地问:“十一乘十一?”他含糊回答:“一百二十一!”她的心脏狂跳——这个沙坑里的小家伙,藏着远超同龄人的数学天赋。

......

清晨七点,幼儿园门口寒风凛冽。郑建国和周敏昨晚被老师打电话告知,今天务必提前到幼儿园一趟。说是像郑知珩在幼儿园里搭积木,又创造了奇迹。

两个等待审判的犯人,站在紧闭的铁艺大门前。周敏的指尖几乎要将羽绒服揪出洞来:"范老师一定是看错了,珩珩连凳子腿都拼不好,怎么可能搭出花来?"

郑建国盯着幼儿园招牌上那个笑脸太阳,喉咙发干:"我宁愿相信他把沙坑炸了。"这更符合他对儿子"破坏王"的认知——拆玩具、涂墙壁才是郑知珩的日常。

当范老师带着复杂表情将他们领进活动室时,眼前的景象让夫妻俩如遭雷击:四岁半的郑知珩正用积木搭建一座结构精妙的微型城堡。深蓝底座上耸立着黄色承重柱,红色平台托着绿色尖顶,两侧白色积木构成的飞扶壁宛如欧洲古堡的支撑结构。更惊人的是侧面螺旋上升的橙色楼梯,每一层都精确递减一块积木。

"哥特式。"面对目瞪口呆的父母,郑知珩用奶声奶气却异常精准的语言解释:"尖顶指向天空,飞扶壁防止墙壁倒塌。"他甚至还指出某个支撑结构"受力点歪了,容易塌"。

范老师滑坐在地,教案散落一地:"我从没教过这些!"郑建国嘴里的烟掉落在地,周敏腿软得差点栽进沙坑。两人机械地掏出手机查看存款,脑海中已开始盘算学区房价格和***计划。

但当他们蹲下身,跟随儿子学习搭建飞扶壁和旋转楼梯时,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渐渐消散。郑知珩耐心指导母亲斜搭积木,认真纠正父亲每一层楼梯的间距。阳光透过窗户,将一家三口和那座奇迹城堡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郑建国最终将整包烟扔进垃圾桶。他望着儿子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那些被当作"破坏行为"的拆装尝试,其实是这颗小脑袋探索世界的方式。窗外梧桐树的枯枝上,隐约可见春天的嫩芽正在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