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备战检查忙规整,院邻借物巧应对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58年九月初的清晨,一场小雨刚过,南锣鼓巷95号院的青砖地泛着潮润的光,槐树叶上挂着的水珠滴下来,砸在煤池子的铁皮上,“嗒嗒”响个不停。

黎林醒得比平时早,洗漱完就帮着母亲刘梅把院里的柴火挪进廊下——怕淋了雨不好烧。

“今儿还得早点去粮库吧?”

刘梅一边擦着灶台,一边问,“昨天你说下周要安全检查,可得多上点心。”

“嗯,跟老郑约好早去整理记录。”

黎林接过母亲递来的窝头,揣进布包,“妈,我走了,中午要是二哥回来,让他别等我。”

“知道了,路上慢着点,雨刚停,路滑。”

刘梅送他到门口,又叮嘱了一句。

黎林走出前院,见中院的易中海正拿着扫帚扫积水,秦淮茹端着个空盆往公用水龙头走,两人都笑着跟他打招呼,黎林只点头应了声,脚步没停——他记着父亲的话,跟院里人保持客气,别多搭话,免得被缠上。

到了粮库,老郑己经在办公室整理记录了。

桌上堆着厚厚的温湿度记录本,老郑正拿着笔核对数据。

“来了?”

老郑抬头笑了笑,把一本记录本推过来,“这是五号仓近一个月的记录,你先核对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记或者写错的,安全检查时市局的人肯定要查这个。”

“好嘞。”

黎林坐下,拿出笔,一页一页地翻着记录本。

老郑的字写得工整,每天的温度、湿度、巡检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偶尔有一处温度写错了,还特意画了横线,旁边标注了正确数值,盖了自己的私章。

“老郑师傅,您这记录做得真细致。”

黎林忍不住说。

“细致点好啊。”

老郑叹了口气,“前几年有个粮库,就是因为记录马虎,粮堆发霉了都没及时发现,最后赔了不少粮食,保管员还受了处分。

咱干这行,就得对粮食负责,对国家负责。”

黎林点点头,更认真地核对起来。

遇到不懂的地方,比如“粮堆局部温度偏高,采取了通风措施”,他就问老郑“通风是开了窗户还是用了风扇”,老郑都耐心解释:“一般先开窗户自然通风,要是温度降不下来,再用风扇吹,得注意别让灰尘进了粮堆。”

两人核对完记录,又去粮仓检查防鼠雀措施。

三号仓的底部装着黎林之前建议的镀锌铁皮挡板,老郑蹲下来摸了摸:“这挡板装得好,耗子想打洞都难。

你再看看墙角,有没有鼠粪,要是有,就得赶紧放鼠药。”

黎林仔细检查了每个墙角,没发现鼠粪,又看了看窗户上的铁丝网,也没破洞。

“老郑师傅,都好着呢,没发现问题。”

“不错,”老郑点点头,“安全检查就怕细节出问题,咱多检查几遍,心里踏实。”

中午在食堂吃饭,黎林遇见了粮库的会计老张。

老张跟他聊起家常:“黎林,听说你住南锣鼓巷?

那地方热闹,街坊多吧?”

“还行,街坊挺多的,就是各过各的,我平时上班忙,也没怎么打交道。”

黎林笑着说,没多提院里的事。

老张点点头:“这样好,街坊多是非也多,少打交道少麻烦。

我之前住的院,就因为两家抢晒台,吵到派出所去了,不值当。”

下午,黎林跟着老郑给粮仓通风。

刚打开五号仓的窗户,就看见赵科长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图纸:“老郑,黎林,市局刚发来的防鼠雀新标准,要求在粮仓门口加一道防鼠板,高度得够50厘米,你们组这两天得抓紧弄,安全检查前必须装好。”

“放心吧赵科长,我们明天就找木工师傅来量尺寸,保证按时装好。”

老郑应道。

赵科长又看向黎林:“黎林,你年轻,学习能力强,新标准你也多看看,以后这些活儿还得靠你们年轻人挑大梁。”

“知道了赵科长,我一定好好看。”

黎林赶紧接过图纸,认真看起来。

傍晚下班,黎林走回95号院时,天己经有点黑了。

刚进前院,就看见闫家的二小子蹲在自家门口,像是在等谁。

见黎林回来,闫二小子赶紧站起来:“黎林哥,我妈让我问你,能不能借你家的老虎钳用用?

我家的坏了,想修修煤炉子。”

黎林想了想,父亲晚上可能要用老虎钳修收音机,但闫家也确实急用。

“你等会儿,我去问问我爸。”

他走进屋,跟黎铁说了这事。

黎铁放下手里的收音机:“借吧,都是街坊,别太小气,不过得跟他说,用完赶紧还,我晚上还要用。”

黎林拿着老虎钳出来,递给闫二小子:“用完记得还回来,我爸晚上要用。”

“知道了黎林哥,谢谢你!”

闫二小子接过老虎钳,高兴地跑了。

刘梅正在炒菜,看见黎林进来,问:“借出去了?”

“嗯,爸说借,让他用完赶紧还。”

黎林坐下,拿出今天赵科长给的防鼠板图纸,仔细看着。

“借东西可以,但别跟他们多来往。”

刘梅一边盛菜,一边说,“闫家那媳妇爱唠叨,借完东西说不定还得拉着你说半天家常,你别搭茬。”

“知道了妈。”

黎林点点头,继续看图纸。

晚饭时,黎铁问起粮库安全检查的事。

黎林把今天整理记录、检查防鼠措施、要装新防鼠板的事说了一遍。

“挺好,工作上的事就得这么上心。”

黎铁点点头,“借老虎钳的事,闫家要是还了,你就收起来,别主动跟他们提,免得又借别的东西。”

“嗯,我知道。”

黎林夹了口菜,心里想着明天要跟木工师傅对接防鼠板的事,得早点去粮库。

夜里,黎林坐在书桌前,把今天学的防鼠雀新标准、要装防鼠板的事都整理成笔记,又在心里过了遍明天的计划——跟木工师傅量尺寸、帮老郑整理检查资料、继续核对温湿度记录。

窗外传来闫家的说话声,还有后院许大茂的咳嗽声,但黎林没分心,只盯着笔记本上的字。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