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陈敏己经提前移动,球拍角度调整到最适合接侧旋球的位置——却在最后一刻瞳孔骤缩。
那颗本该强烈右旋的球,诡异地向左拐了。
"15-13!
姜小满胜!
"观众席瞬间炸开声浪。
我甩了甩被汗水浸透的马尾,舌尖还残留着草莓味能量胶的甜腻。
裁判席后方的电子屏显示着"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西分之一决赛",比分在刺眼地闪烁。
"又是这招!
"陈敏把球狠狠砸向台面,乒乓球弹起一人多高,"你那到底是什么发球?
"我弯腰捡起滚到挡板边的球,指尖摩挲着球体上几乎看不见的磨损痕迹。
"蝴蝶球。
"擦汗时毛巾挡住嘴角的弧度,"像蝴蝶飞行轨迹一样..."左手突然将球高高抛起,"...不可预测!
"陈敏条件反射地后退半步,发现我根本没挥拍后涨红了脸。
观众席传来熟悉的大笑,不用看也知道林悦正举着她手工制作的应援板——用夜光颜料涂鸦的乒乓球拍长着翅膀,下面歪歪扭扭写着"小满的魔法球"。
"比赛继续!
"最后一球我用了最普通的快攻。
陈敏显然还在防备那招"蝴蝶球",反应慢了0.3秒——足够乒乓球擦着她球拍边缘飞出场外。
握手时她咬着牙问:"为什么不用绝招结束?
""因为..."我瞥见入口处几个穿省队队服的身影,最前面的赵宇正对着手机镜头比胜利手势,他胸前的省队徽章在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真正的杀手锏要留给更讨厌的人。
"陈敏顺着我的目光看去,恍然大悟:"赵宇明天是种子选手首接进半决赛,你想...""嘘——"我用食指抵住嘴唇,眨了眨眼,"秘密。
"走出赛场时,林悦像颗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住我。
"太帅了!
那个发球!
"她兴奋地手舞足蹈,马尾辫上别的乒乓球发卡叮当作响,"陈敏完全被你耍得团团转!
"我笑着接过她递来的运动饮料,冰凉液体滑过喉咙的感觉让我浑身一激灵。
"还不是多亏你陪我练了那么久。
"我晃晃手腕,那里有一道淡淡的疤痕,"要不是你发现我发球时的这个小习惯...""那是因为我看了你三年比赛录像!
"林悦骄傲地挺起胸,"从初中联赛开始,你每个发球动作我都记在笔记本上。
"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本子,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数据和简笔画。
我心头一暖。
林悦虽然不打乒乓球,但她作为校报记者,对这项运动的研究比我这个选手还深入。
记得高一那年我手腕受伤,差点放弃打球时,是她每天放学后陪我去医院做复健,用她那台老式摄像机录下我的每个动作帮我分析。
"对了对了,"林悦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凑近,"你知道我刚才在场边听到什么了吗?
""嗯?
""赵宇他们那群省队的,在说周予安的事。
"我手指一颤,饮料瓶发出轻微的咔响。
周予安——那个三年前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一战成名的天才少年,后来因为腰伤销声匿迹的左撇子选手。
"说什么了?
"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只是好奇。
林悦撇撇嘴:"难听死了。
说他现在走路一瘸一拐的,还在康复中心坚持训练什么的。
"她模仿着赵宇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瘸子还想打奥运?
做梦去吧!
——就这样。
"更衣室的灯光惨白得像医院走廊。
我盯着储物柜门里夹着的赛程表,明天半决赛的对手是去年省赛季军。
指尖无意识地抚过右腕内侧的疤痕,那道五年前手术留下的痕迹在激烈运动后总会隐隐发烫。
热水从淋浴喷头倾泻而下,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三年前电视转播的画面——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决赛局,那个像豹子般敏捷的左撇子少年,在救球时撞翻裁判椅的慢镜头。
当时解说员激动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周予安选手这个扣杀角度,我们称之为暴风,整个赛季无人能接......""姜小满!
"林悦的声音隔着浴室门传来,"你洗好没?
我饿了!
""马上!
"我关掉水龙头,水珠顺着发梢滴落。
镜子上蒙着一层雾气,我用手擦开一片清晰,看到自己眼睛里闪烁的光芒。
明天要对战省队选手了。
而某个在康复中心训练的"瘸子",或许正是我需要见一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