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越的身影如同融入了夜色的阴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图书馆侧后方的一片灌木丛中。
他没有走正门,那里的监控和值班室灯火通明,属于高风险区域。
他选择的路径,是根据他对校园监控布局和保安巡逻习惯的分析,计算出的最优潜入路线。
他的动作轻盈而精准,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白天那身略显刻板的校服己经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深色的运动服和一双几乎没有噪音的软底运动鞋,这是他为了夜间行动特意准备的。
脸上依旧架着那副无框眼镜,镜片在黑暗中偶尔反射出远处路灯微弱的光芒,像夜行动物敏锐的眼睛。
图书馆的侧墙上,有一扇老旧的通风口,位置不高,大约在离地一米五左右。
铁栅栏锈迹斑斑,其中一根似乎因为年久失修而有些松动。
这是凌越白天勘察时发现的潜在入口。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把小巧的多功能工具刀,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线,熟练地撬动着那根松动的铁条。
金属摩擦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有些刺耳。
凌越立刻停下动作,侧耳倾听。
几秒钟后,确认没有引起注意,他才继续,动作更加轻柔。
他的手指稳定得像外科医生,精准地施加着力道。
几分钟后,伴随着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金属变形声,铁条被成功地向外掰开了一个足够他侧身钻入的缝隙。
没有丝毫犹豫,凌越收起工具刀,如同灵猫般敏捷地将身体挤进了通风口。
里面充斥着灰尘和霉味,混合着旧纸张特有的、略带酸腐的气息。
他迅速适应了这片黑暗,借着从通风口缝隙透入的微光,辨认出自己正身处一条狭窄的、久未使用的通风管道内。
他没有立刻前进,而是再次静止,仔细聆听着周围的动静。
管道外隐约传来远处保安对讲机的电流声,以及某种规律性的、像是老旧机器运转的低沉嗡鸣。
一切正常。
他开始在管道内匍匐前进。
空间极其狭窄,他必须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避免碰到管壁发出声响。
冰冷的金属紧贴着他的皮肤,灰尘不断扬起,***着他的鼻腔,但他强行压下了打喷嚏的欲望。
他的大脑此刻正高速运转,处理着从各个感官传来的信息:管道的走向、材质、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远处传来的各种细微声响。
根据他之前调阅的图书馆建筑结构图,这条通风管道应该能通向一楼的工具间或杂物室,那里通常管理较为松懈,是进入图书馆内部的理想跳板。
大约爬行了十多分钟,前方出现了一个向下的分支管道口。
凌越停下来,再次确认周围没有异常动静后,小心翼翼地探头向下望去。
下方是一个堆满了废弃桌椅和清洁用具的小房间,光线昏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些许月光。
安全。
他轻手轻脚地顺着管道滑下,稳稳地落在一堆废旧的报纸上,发出的声响几乎被报纸吸收。
他迅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目光如同扫描仪般快速扫过这个杂物间。
门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
他侧耳贴在门板上,仔细倾听外面的动静。
走廊里一片寂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挂钟整点报时的钟声——十点整。
距离他推测的保安巡逻空档期还有大约十五分钟。
时间充裕。
他轻轻推开门,闪身进入了一楼的走廊。
图书馆内部比外面更加寂静,高高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在昏暗的光线下投下巨大的阴影。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味道,混合着消毒水和木质家具的气息。
应急指示灯散发着幽绿色的微光,勉强照亮了脚下的路。
凌越的目标是三楼的历史文献区。
他没有选择走主楼梯,那里过于开阔,容易暴露。
他记得结构图上显示,在靠近东侧阅览室的角落,有一部很少使用的员工内部楼梯。
他沿着走廊的阴影快速移动,步伐轻巧,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
他的眼睛不断地扫描着周围的环境,捕捉每一个细节:地板上是否有新的脚印、某个书架上的书是否摆放异常、应急灯的闪烁频率是否稳定……这些信息都被迅速处理,用以判断是否有其他人活动的迹象。
很快,他找到了那部隐藏在角落里的员工楼梯。
楼梯间光线更加昏暗,空气也更显沉闷。
他拾级而上,脚步落在积了一层薄灰的台阶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二楼是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区,此刻一片漆黑,只有服务器指示灯在黑暗中规律地闪烁。
凌越没有停留,继续向上。
当他踏上三楼的地面时,空气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那种旧书和灰尘的味道似乎更加浓郁,并且隐隐夹杂着一丝难以形容的、如同朽木或某种未知有机物***的气息。
温度也好像比楼下低了几度,一股若有若无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向上攀爬。
这就是怪谈发生的楼层。
凌越的神经并没有因此紧张,反而像是被注入了某种***,大脑的运算速度似乎又提升了一个层级。
他从背包里拿出手机,打开了预先下载好的频谱分析软件和高灵敏度录音应用,并将手机握在手中,屏幕朝下,摄像头和麦克风对准前方。
历史文献区位于三楼的最深处,与其他区域相比,这里的书架更加古老,光线也更加昏暗。
高大的木质书架一首延伸到天花板,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厚重的、用牛皮纸或深色硬壳包裹的旧书和合订本。
大部分书籍看起来都很少有人翻动,书脊上落满了灰尘。
根据传闻,那奇怪的低语声和寒意,主要集中在靠近最里面、编号为“HZ-07”到“HZ-09”的书架附近。
凌越放慢了脚步,每一步都踩得异常小心,同时全神贯注地感知着周围环境的任何细微变化。
他的听觉被提升到极限,试图捕捉那传说中的低语。
周围一片死寂,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被无限放大。
不,似乎还有别的声音……一种极其微弱的、像是气流穿过缝隙的“嘶嘶”声,断断续续,没有明显的规律。
他走到编号为“HZ-06”的书架旁,停下了脚步。
频谱分析软件的屏幕上,低频区域出现了一些微弱但持续的波动,但并不足以构成可辨识的语音模式。
录音应用也在持续工作,记录下周围所有的声音细节。
寒意似乎更明显了。
不是那种因为温度降低而产生的物理寒冷,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能渗透进骨髓的阴冷感。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运动服的领口,同时在内心快速分析:心理暗示?
环境因素导致的体感误差?
还是存在某种未知的能量场影响?
他继续向前,踏入了“HZ-07”书架的范围。
就在这时,那微弱的“嘶嘶”声似乎清晰了一些,并且隐约夹杂进了一种极其模糊的、仿佛很多人在极远处同时快速说话的杂音。
声音太混乱,太细微,根本无法分辨内容,但确实存在。
频谱分析仪上的波动开始变得不规则,出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峰值。
凌越皱起了眉头,这不像是单纯的次声波或结构共振能解释的现象。
他举起手机,将摄像头对准前方的黑暗,同时打开了手机的闪光灯,试图照亮更深处的区域。
刺眼的白光瞬间划破黑暗,照亮了前方一排排沉默的书架。
光柱扫过之处,灰尘在空中飞舞。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正常。
书架整齐排列,书籍安稳地待在原位。
然而,就在他的闪光灯光束扫过“HZ-08”书架中间某个位置时,他眼角的余光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东西——一个极其模糊的、近乎透明的、扭曲的人形轮廓,一闪而逝,快得如同视网膜残留的幻觉。
凌越猛地将光束定格在那个位置。
那里空空如也,只有一排排厚重的古籍静静地立在那里。
错觉?
视觉疲劳?
还是……?
他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缓步靠近那个区域,手机始终保持录音和摄像状态,同时频谱分析仪也在持续运行。
他仔细检查着那个区域的书架和地面。
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痕迹,没有掉落的书籍,没有奇怪的污渍。
但那股寒意却如同实质般浓郁起来,几乎让他呼出的气息都带上了白雾。
周围那种混乱的低语声也仿佛在瞬间增强了,像是有无数个声音在他的耳边、在他的脑海里同时尖啸、哭泣、低语,各种语言、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头皮发麻的噪音洪流。
即使是凌越这样极度理性的大脑,也在这突如其来的、超乎常理的感官冲击下,感到了一丝极其罕见的……混乱。
不是恐惧,而是一种类似于处理器遇到无法解析的乱码时产生的运算障碍。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图分析这些声音的来源和特性。
频谱分析仪上的图形己经变成了一片混乱的、剧烈波动的曲线,完全超出了正常环境声波的范畴。
突然,他握在手中的手机屏幕猛地闪烁了几下,然后“滋啦”一声,黑屏了。
不是没电,他出来前确认过电量充足。
更像是某种强烈的能量干扰导致了设备故障。
失去了唯一的光源和记录设备,周围的黑暗瞬间变得更加深沉和压抑。
那混乱的低语声却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清晰,更加逼近,仿佛那些声音的源头就贴在他的耳边,冰冷的气息吹拂着他的颈后。
凌越猛地转过身,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地扫向身后。
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
不是具体的形体,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存在感”。
仿佛那片区域的黑暗本身凝聚了起来,扭曲变形,散发出一种纯粹的、冰冷的、充满了痛苦和怨恨的气息。
凌越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试图理解眼前这完全超出了他认知框架的现象。
能量场?
负熵聚合体?
空间异常点?
他所有的知识储备似乎都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危险。
一种前所未有的、致命的危险。
他的身体本能地绷紧,准备做出规避动作。
然而,己经太迟了。
那片扭曲的黑暗猛地向他扑来,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一股无法抗拒的、冰冷彻骨的力量瞬间包裹了他,仿佛要将他的意识和灵魂都冻结、撕碎。
剧烈的痛苦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他的逻辑思维在这一刻几乎被强行中断。
这是……什么?
他的最后一个念头,不是恐惧,而是极致的困惑和对这种“不合逻辑”现象的强烈探究欲。
紧接着,他的意识便如同被掐灭的烛火,彻底沉入了无边的黑暗。
而在他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刹那,他那濒临崩溃的大脑,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来自那片黑暗核心的、异常清晰的信息片段——不是声音,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概念传递:“……坐标锚定……逻辑特异点……符合选召标准……灵魂绑定……开始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