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姚桂荣早就在家里听不下去了,她原来蹲在茅厕里有些便秘,听着孟三娘在外面怼自家男人,心里火气就上来了。

眼看着孟三娘就要走了,连忙提上裤子从茅厕里奔了出来,临出门还不忘用湿毛巾擦了把手。

姚氏的手保养地很细嫩,她平时就靠着绣帕子赚一些家用,不过,她娘家有钱,爹爹在南方小镇开了一家布匹店,大哥在县府里当差,二哥在镇上开高档绣坊,姚氏和大凤二凤绣了帕子都拿去二哥店里售卖,她娘家父兄觉着小妹嫁给了宋友仕这个读书人,名义上说着好听,实际上,种不来农田,也没有多少营生,所以,不少贴补她们。

这宋天龙去镇上念书,也是父兄帮她们给找好的学堂和先生。

所以,村里人都以为宋天龙能去南边镇上学堂念书,一年要几两银子,还以为是宋友仕赚钱有方,其实,姚桂荣心里明白,宋友仕没钱,还是多亏了自己娘家帮衬。

孟三娘停住脚,她倒要听听大嫂说什么。

“就靠你们大哥那一年写字抄书赚仨瓜俩枣,俺们娘几个早就饿死了,”姚氏甩甩手上的水渍,双手用力地拍着,啪啪作响。

她这双手可要爱护得好了,平时做绣品,尤其是那些高档布料,就怕剐蹭,要是手指粗糙了,把那些高端绣品给钩出丝来,工钱都不够赔。

宋友仕听见姚桂荣出来说话,他顾及面子,立马出来拉着姚氏回家,同时挥着手,催着宋友田和孟三娘赶紧走。

要是村里人知道他靠着妻子娘家人接济,那该多丢人啊。

孟三娘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没办法,姚氏娘家确实比自家娘家给力,比不得。

孟三娘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大姐远嫁到了关外,二姐不到十岁被水淹死了,爹爹去世的早,就余下老娘带着一个弟弟生活,弟弟花了大价钱娶了个童养媳,老娘恨不得刮削了女儿贴补自己儿子,哪里还会帮衬她呢?

“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快回家吧!”

宋友田看着孟三娘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担心她又和大嫂吵起来,赶紧抱起宋安顺,拉着媳妇回家去。

一家人吃了瘪,心情都不好,回到家,大丫二丫已经把饭做好了,姐妹几个看着爹娘阴沉着脸,都吓得不敢说话,默默地吃过饭,各自回房休息。

“爹,娘,你们别生气,我不去读书了!”

宋安顺看着家里气氛沉闷,这事儿都是自己读书引起的,哎,早知道就不去求助奶奶和大伯了。

“顺儿,你别灰心,娘再想想办法,咱们不能指望别人,还是要靠自己。”孟三娘冲着宋安顺挤出一丝笑意,她哄睡了小云儿,静下心想想,有啥法子好赚钱。

其实她也不是非得让婆婆和大伯帮一把,就是想过去试探试探,没想到,一点都不给情面,往后也指望不上了。

宋友田也觉着郁闷,没想到娘这么偏心。

“爹,娘,弟弟要上学,咱们自己凑学费,弟弟不是要明年才能去学堂吗?这还有差不多一年光景呢,咱们不着急,有的是法子,”

大丫走进来,很有信心地说。

大丫护弟弟,丝毫不亚于孟三娘护犊子,倘若上午她听见奶奶和大伯娘那样说弟弟,二话不说就会冲了上去。

“姐,你说有啥法子?咱俩说来看看,”

宋安顺看着大丫,眼里亮晶晶的,他其实心里也有想法,就是不敢说出来。

“还有啥,赚钱呗,”大丫闪动着长长的睫毛,语气轻快地说,“爹,娘,阿顺,我看村里有人捉了知了猴去集上饭店换钱,五个知了猴能卖一文钱,”大丫兴奋地说,她晚上见大勇二勇就打着火折子去南边树林里捉知了猴,开始问他们还不肯说。

“嗯,这个行,姐,我还有一个法子,”

宋安顺见大丫的主意和自己不谋而合,赶紧接着说,“爹,娘,那次去程大夫家里看病,我看见他院子里晒的草药,就有白茅根,咱家地沟边上多的是,何不挖来晒干去卖掉?”

夏天知了猴,树林子一抓一大把,田沟边上的白茅根,长得比庄稼都茂盛,这些东西都是无本生意,根本不用本钱,就是多出点劳动力,受点罪罢了。

在乡下,力气是最不值钱的。

“对啊,这些日子不算忙,咱们何不出去找药材,捉知了呢?”

孟三娘和宋友田两口子对视一眼,与其在这里生闷气,不如想法子去挣钱。

说干就干,宋友田背起粪箕子,大丫二丫三丫挎着小背篓,拿着小铲子,先去村南那条田沟沿上挖白茅根去。

“爹,我也去,”宋安顺也要去,姐姐们都是为了他念书才去顶着日头挖草药,他不能在家里闲着睡觉。

“阿顺,你不要去了,小心中暑,”大丫害怕弟弟再晕倒,不让他去。

孟三娘也拦着,宋安顺不同意,非要闹着去,不去他心里不得劲。

“行了,去吧,沟沿边上有树木,阿顺就在树木底下挖白茅根,”

宋友田随手拿起自己的大斗笠,给儿子戴在头上。

“呜呜,爹爹,我看不见路了!”

宋安顺伸开双手在空气中抓挠着,装作害怕地说。

哈哈,弟弟看不见喽,来,姐姐牵着你!

大丫二丫笑着说,她们一边一个牵着弟弟的手。

“哈哈,来,还是爹爹扛着你!”

宋友田看到女儿儿子笑作一团,心里顿时舒展了好多,伸开双臂,顺势把儿子扛在了肩头上。

大丫懂事地背着爹爹的粪箕子,二丫三丫挎着小箩筐,拿着小铲子,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向村南的那条长田沟走去。

她们直到天黑才回来,战果颇丰,大丫二丫把挖来的白茅根晾晒在院里的梧桐树下,等到晒干了,就可以拿到集上药铺里卖掉了。

吃过晚饭,宋友田也顾不得歇息,拿着火折子,带着大丫去南边树林子里捉知了猴,宋安顺也要去,孟三娘坚决不让他去了。

“不行,树上经常有蛇。万一吓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