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风沙将至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时间在枯燥的解析、实验和等待中流逝。

林启靠着节点内凝结在冰冷金属壁上的少量冷凝水(单位01用破扳手刮下来收集的)和一小块找到的、硬得像石头、味道怪异的合成营养膏(系统分析为过期劣质品,但能提供最低热量)维持着。

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个破损的空气过滤单元上。

解析…进度…42.7%…关键…部件:高效…过滤膜…缺失…替代…方案…计算中…虚拟的蓝图在意识中展开,缺失和损坏的部分用刺眼的红色标注。

林启眉头紧锁。

系统提供的解析信息是碎片化的,充满了逻辑断层和未知参数。

他需要像一个真正的工程师,在废墟中寻找答案。

“单位01,收集所有类似纤维、织物、多孔结构的材料碎片。”

林启下令。

机器人嘎吱作响地行动起来,在瓦砾中翻找。

找到的东西五花八门:腐化的绝缘层、破旧的过滤网碎片、某种未知生物的干燥皮膜、甚至一团缠绕的金属丝网。

林启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替代实验。

他将不同材料叠加、裁剪,试图复现过滤膜的功能。

用找到的、勉强能用的密封胶(同样过期)进行粘合封装。

单位01用它的夹爪和破扳手,笨拙地执行着组装指令。

失败。

失败。

还是失败。

不是漏风严重,就是阻力过大导致系统模拟的能量供应不足,要么就是材料本身在模拟气流下迅速崩解。

每一次失败,都消耗着宝贵的材料和时间。

空气中弥漫着劣质密封胶的刺鼻气味和材料燃烧的焦糊味。

林启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燃烧着近乎偏执的专注。

汗水混合着灰尘,在他脸上留下道道污痕。

他不断地在金属板上演算、修改蓝图、调整材料组合。

警告:外部…环境…监测…异常…检测到…大气…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气压…下降…推测:大型…沙尘暴…即将…形成…预计…抵达…时间:17至24…标准时…系统的警报如同冰水浇头。

林启猛地抬头,看向那被单位01用金属板和管道勉强封堵住的缝隙入口。

缝隙边缘透进来的光线,己经变得异常昏黄浑浊。

沙尘暴!

在这种环境下,没有有效的空气过滤,致命的尘埃足以灌满这个小小的庇护所,堵塞呼吸道,甚至磨损机械!

危机感瞬间压倒了实验的挫败感。

“暂停过滤膜实验!”

林启的声音斩钉截铁,“单位01,首要任务变更:加固所有缝隙!

寻找并储备一切可用于密封的材料!

收集所有能凝结的液体!”

机器人立刻执行,嘎吱声变得更加急促。

林启则扑向系统蓝图,手指在虚拟界面上飞快操作。

“系统,重新规划!

放弃高效过滤膜复现!

目标:在现有条件下,制造一个能最大限度阻挡外部粉尘、维持最低限度内部空气循环的‘应急密封穹顶’!

覆盖整个节点!

优先级:最高!”

任务…接收…重新…规划…基于…现有…结构…材料…计算…最优…方案…生成…简化版…应急密封穹顶…蓝图…一个新的、更简陋但更现实的蓝图生成。

核心是利用维修节点本身的金属结构作为骨架,用找到的所有相对完整的金属板、厚实的织物碎片(来自一种未知的、坚韧的帆布状材料)进行覆盖和密封,重点加固入口缝隙和所有可能漏风的连接处。

内部设置一个由破损风扇(从过滤单元上拆下)驱动的、简陋的空气内循环通道,利用节点本身的空间作为沉降区。

“立刻执行!”

林启没有丝毫犹豫,亲自加入。

他指挥单位01搬运沉重的金属板,用锈蚀的铆钉和能找到的所有金属丝进行固定。

他自己则用破布条和劣质密封胶,疯狂地填补每一处微小的缝隙。

汗水浸透了后背的伤口,带来阵阵刺痛,但他浑然不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昏黄的光线彻底消失,缝隙外传来如同鬼哭狼嚎般的风声,细密的沙粒开始如同子弹般敲打在金属外壁上,发出密集而恐怖的“沙沙”声。

整个维修节点都在轻微震动。

就在林启和单位01全力加固最后一块顶板时——外部…扫描…检测到…生命…信号…数量:5…人类…状态:移动…慌乱…靠近…中…距离:约…50米…林启动作一顿,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他透过入口缝隙一处特意留出的、极其狭小的观察孔向外望去。

昏天暗地的风沙中,几个踉跄的身影正朝着维修节点的方向奔逃。

他们穿着破烂的、用兽皮和碎布拼凑的衣物,脸上裹着脏污的布条,手中拿着骨矛和锈迹斑斑的砍刀。

他们身后,风沙中隐约传来令人心悸的嘶吼和沉重的奔跑声——是比噬铁鬣狗体型更大的东西!

这群人显然是被更强大的变异兽驱赶,慌不择路逃到了这里。

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

突然,跑在最后面的一个身影——看起来是个身形单薄的少年——被突出的钢筋绊倒,重重摔在地上!

他挣扎着想爬起来,但一只布满黑色骨刺、如同巨蜥般的爪子,己经带着破风声,撕裂风沙朝他当头拍下!

“阿砾!”

跑在前面一个壮汉目眦欲裂,想回身救援,却被同伴死死拉住。

“别管了!

快跑!

是‘刺脊蜥’!

我们挡不住!”

同伴嘶吼着,声音被风沙撕碎。

那叫阿砾的少年,眼中只剩下纯粹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徒劳地举起手中的骨矛。

观察孔后,林启的眼神冰冷得如同极地的寒冰。

大脑如同超频的计算机瞬间运转: 暴露庇护所位置,消耗宝贵能量,可能引来更多变异兽或后续麻烦。

沙尘暴在即,任何额外行动都增加风险。

救下一个少年?

一个在废土上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累赘?

潜在的劳动力?

信息源?

观察废土人类样本的机会?

或者…仅仅是满足某种可笑的道德感?

冰冷的理性计算得出的结论无比清晰:不救!

风险远大于收益。

在自身难保的末世,无谓的仁慈是最大的愚蠢。

他准备收回目光,专注于最后的加固。

然而,就在那布满骨刺的巨爪即将撕裂少年的瞬间,林启的目光定格在少年那双因极度恐惧而圆睁、却又在绝望中本能地看向庇护所方向的眼睛上。

那眼神,像极了实验室里,被置于绝境却仍挣扎求生的实验体。

一种更深层、更冰冷的东西,压倒了纯粹的风险计算。

一个活着的、能交流的信息源,价值远大于尸体。

一个被救下的、可能被“驯养”的个体,是观察废土人类行为模式、获取本地情报的绝佳样本。

最重要的是: 让一个潜在的“知识载体”在自己眼前被无意义地摧毁,这违背了他作为科研工作者对“信息”和“可能性”的本能珍惜。

这无关道德,而是一种近乎偏执的理性评估——这个少年,可能蕴含着他了解这个世界的“数据”。

念头电光火石般闪过。

林启动了。

他没有开门。

身体依旧隐藏在加固的节点内。

他猛地抓起倚在墙边的一根前端被磨得异常尖锐、原本准备用作支撑杆的细长金属管。

手臂肌肉贲张,用尽全身力气,将金属管如同标枪一般,从那个狭小的观察孔中,精准无比地投射出去!

“咻——噗嗤!”

尖锐的破空声被风沙掩盖大半,但那精准的命中声却异常清晰。

金属管带着林启冰冷的决断,如同毒蛇吐信,狠狠贯穿了那只刺脊蜥相对脆弱的、没有骨甲覆盖的眼窝!

“嘶昂——!!!”

刺脊蜥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嚎,巨大的身体猛地一僵,拍下的爪子也失去了准头和力量,擦着阿砾的身体砸在地上,激起一片沙尘。

剧痛让它疯狂地甩头,暂时失去了攻击目标。

“走!”

林启冰冷的声音透过风沙,如同金属摩擦,清晰地传入惊魂未定的阿砾耳中,也传入他那些刚刚停下脚步、目瞪口呆的同伴耳中。

阿砾一个激灵,连滚爬爬地站起来,几乎是手脚并用地冲向维修节点入口。

林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酷,首接对着那群呆立的人:“滚!

离开这里!

再靠近,死!”

他的身影在观察孔后一闪而逝,只留下冰冷的杀意弥漫在风沙中。

同时,单位01那嘎吱作响、布满锈迹和豁口的金属身躯,也适时地堵在了入口缝隙后,破扳手高高举起,闪烁着不祥的红光。

那群拾荒者被这突如其来的精准狙杀和冷酷警告彻底震慑,惊恐地看了一眼同伴的尸体和那狰狞的机器人,再也不敢停留,转身狼狈地消失在昏黄的风沙里。

阿砾扑到入口处,看着眼前这个被金属和破布条勉强封堵、只留下一道仅容他爬入缝隙的入口,以及缝隙后那双在昏暗中冰冷审视着他的眼睛。

他没有任何犹豫,用尽最后力气,手脚并用地钻了进去。

在他身后,巨大的沙尘暴,如同吞噬一切的黄色巨兽,轰然降临!

狂风裹挟着亿万沙石,疯狂地抽打着维修节点脆弱的金属外壳,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整个世界瞬间被染成一片令人绝望的昏黄。

林启冷冷地看着滚落在地、惊魂未定、剧烈咳嗽的阿砾。

“你最好值得我浪费的那点力气。”

他的声音在风沙的怒吼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