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解救自己女儿,他还联合犬戎主发兵。
申国军队前往镐京解救女儿申后,犬戎军队发往骊山围困周幽王夫妇。
按理说一个小小的申国是没有底气跟大周朝这样的超级大国硬碰硬的,但这位申侯有点不一样,当年(前789年)要是他不手下留情,也许周幽王的老子周宣王姬静都得交代在他那里,还好有人心生一计,让周宣王和申侯结成儿女亲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亲”。
虽然申侯的“和亲”有点倒贴的感觉,但是想着将来自己女儿是王后,外孙是大王,大周朝还能给他一个“侯”的名号,让他正式入编,更能把他申戎名字里的“戎”字去掉,从蛮夷中脱离出来,就欣然答应。
没想到这才18年过去,居然硬是有人出来挑战他权威,当年你老子都奈何不了我,今天我就替你老子收拾你,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人可以有,但不是你周幽王姬宫涅(niè)。
申侯对于战局有准确判断,虽说在镐京附近有各路诸侯派驻的侦察连,狼烟一现,各路军队就会迅速集结保天子周全。
但他知道,短时间内,诸侯不会来,因为他们前前后后被周幽王忽悠了好几回。
在之前,褒姒小姐姐己经成功实现她所有的人生目标,但在她脸上从来没出现过那么一丝丝的笑容,周幽王也多次相问,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或是褒姒还有什么心愿。
可褒姒(sì)告诉周幽王,她天生不会笑,与任何人任何事无关。
既然天生不会笑,但我是天子,定能让你笑上一笑。
于是周幽王把“笑容”问题提升高度,有能让褒姒露出笑容,加官进爵并赏赐千金,“千金一笑”成语典故便来源这里。
重赏之下,必有良策。
虢(guó )公姬鼓对周幽王献上一策说:先王曾经担心西戎侵犯,在边境都设置了烽火台,边军要是看见犬戎军队入侵便会点燃烽火,以此告知各个诸侯国前来救驾。
现天下太平己经数十年,可以找借口和褒姒王后游玩骊山之时,点起烽火,诸侯们前来看见大王无恙,王后必笑无疑。
还能带来两个附加好处,一是可以趁此机会检验多年没用的烽火报警系统是否失效,二是可以根据诸侯救驾情况,检验反应速度和忠诚度。
周幽王略作思考,确实觉得这是一箭三雕的好主意,便欣然应予。
各路诸侯经过数天奔波前来救驾,这时候周幽王告诉他们:本王是为了逗王后开心,自己并未受到侵扰,请你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一招还真管用,褒姒小姐姐原以为会有生命危险,现在却安然无恙,便很自然的露出笑容。
周幽王觉得这效果不错,前前后后玩了三回,褒姒王后也笑了三次。
但各路诸侯心里还是有些意见,我们千里奔波数次,脚上的皮都磨去好几层,就为褒姒王后一笑,这也太能折腾。
果然不出申侯所料,这次他联合犬戎发难,不管边境士兵火得有多旺,狼烟有多浓,别说是诸侯没来,连探子的影子都没见一个。
依靠驻扎在度假村骊山的警卫部队,完全不是犬戎对手,犬戎就这样兵不血刃攻下骊山。
周幽王逗老婆开心值得学习,但你可别拿国运和自己的小命去换取一个笑容啊。
这就如同你把房子等基本生存用品卖掉,去给老婆买爱马仕等奢侈品,然后告诉你老婆,今晚我们连酒店都住不起,只能抱着爱马仕住桥洞,你老婆肯定会叫着爱马仕、爱马仕……,劳资今天就哎呀妈的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