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先生诡事录第3章 奇门金观附甲箓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后来才知道,张拥军曾经偷偷搞大过一个隔壁村的女人,结果转眼就不认账。

那女人带着还未出生的孩子,穿着红布衫,跳井死了。

那个年代,女儿被外面的男人偷了,毕竟是件糗事,何况那家父母出了名的重男轻女,于是赔钱埋了。

后来请的风水先生说,那女人怨气极大,不仅要拉着张拥军下水,还要找一个替身,宁可自己在阳间受罪,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投胎。

爷爷碰见的,多半就是那女人做的局。

而张拥军,对外也只能说是溺水而亡。

从那以后,爷爷就不敢下水了,转而对奇门遁甲这方面产生了兴趣。

到了后来,爷爷跑到外省求学、出师下山、云游四海,以至于种种常人闻所未闻的神奇经历,也多半拜这一件事儿所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总而言之,约到了上世纪后半期,爷爷感到心力憔悴,于是怀里抱着尚在襁罗的父亲,归隐返乡,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白道爷”。

若非我出生了,我爷爷说,哪怕就此断了这身本领,也绝不想把奇门遁术传给后代。

我一出生,就浑身冰凉,护士刚接过我时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个死胎。

跑到省医院去检查,医生也觉得奇怪,说这是先天性疾病。断言这婴儿的体温如果一直这么低,恐怕保不住。

我爷爷听了后,沉默不语,独自走到田里搭着的一个小棚屋里,就这么关了一天一夜。

听说那一夜,电闪雷鸣,久连的大旱季节,却在这一夜下起了倾盆大雨。

第二天清早,爷爷走出了那间小棚屋,脸色惨白了几分。

他的手里还攒着一件小东西,这就是我一直戴在脖子上的“乾火离宫镜”。

果然这么一戴,体温终于正常了,全身的血色也红润了不少。

可当我长大后,总觉得什么事情都特倒霉,若是考试忘带笔、经常丢钱这种鸡皮疙瘩也就算了,却有好几次却都和我性命攸关。

可以说,我的童年都是从鬼门关的边缘疯狂试探。

约摸六岁时,我开始形成了记忆,爷爷就把我叫到祖堂,语重心长对我说。

“白崽啊,”爷爷吸了一口烟,“从今天起,你就要跟姆公学本事咯。”

“本事?是姆公你帮别人看的那种本事吗?”

“对,不过那都叫外门。奇门遁甲的真正本领,向来都是内门绝学。”

爷爷告诉我,他学的这套流派,曰“奇门金观附甲箓”,主要脱胎于奇门遁甲一脉。

奇门遁甲的起源,乃九天玄女传于轩辕,助其大败黄帝,涿鹿中原。

轩辕死后,奇门遁甲流传四方,尽管后世多有学者编纂,比如三国有诸葛亮编《奇门遁甲统宗》,明有刘伯温《金函玉镜》,现代也有大师组织整理,但多四散不全,民间版本甚广。

而“奇门金光附甲箓”,则是唐代一个痴迷奇门遁甲的正一教道士——“玉孤道人”所创。

他在奇门遁甲的“理数奇门”中融合了六爻、紫微斗数、葬经等等玄学经典,形成了专门解决风水堪舆、占卜卦象的外门。

而内门绝学,则与秘咒法术有关,本是基于正一教本宗的雷法所作,可后人也融合了普庵派、梅山派、鲁班法等等各类的民间法术。按我爷爷的话说,叫“能干实事儿的东西”。

很可惜,关于内门绝学,爷爷教我的不怎么多,但都在以后派上了用场。

说到这里,很多对玄学不甚了解的读者可能就有疑问了——什么是奇门?什么是遁甲?紫微斗数、六爻、六壬乃至太乙神数又有什么不同?这个内门秘法又有些什么?

莫着急,在今后的故事中,我会为大家一一讲解,争取让大家明白个大概。

我有个优点,就是学东西特别快,不到几番功夫,爷爷教我的口诀都能背了下来。转眼对这东西没了兴趣,爷爷考察我时,我也是敷衍了事。

有一天,爷爷突然不教了,问我知道为什么要学这“奇门金光附甲箓”吗?

我摇了摇头。

“你这一辈子,注定要遭三次劫难。”爷爷缓缓开口道,我至今还记得他脸上无比复杂的表情。

“一是地水劫,你出生时,半截身子还被小鬼拉着;这脖子上的乾火离宫镜已经帮你挡了。在我去地府那里帮你消灾时,绝对不可取下。”

“二是天雷劫,这一劫,自然有人帮你过。”

“而你要面对的,是人火劫,你要用我教你的东西去过这关。”

三次劫?鬼鬼,我这是什么命啊?

“你的命是天机,可不能算喽,算了会折寿的。”爷爷吐了口烟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