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色之下,林九洛痛饮老乞丐的水,又塞了一口饼子。
半张饼很快就填入到了腹中。
他看了看破布袋中,还有三个。
今夜杀了人,虽是乞丐,虽是在破庙,他也不打算在此久留。
谁知道官府会不会来找麻烦呢?
该溜了。
火焰升腾而起,迅速爬满老朽的木梁,照亮可怖泥塑。
泥塑在烈火中烧的黢黑,木梁砸下,亦化为黑炭。
那老乞丐的尸体也成了焦灰,再无人问其缘由,只有野鼠光顾。
清晨,林九洛捧把水洗了洗脸,抬眼望去,便是缭绕在云雾里的大山。
不知这云雾中可有仙人?
他怔了怔,转身朝云州城走去。
林九洛还是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了。
不知道这世上何处有仙缘。
如今又遇到了大灾之年,还是去云州寻个出路。
越是靠近云州城,这一路上的难民便越来越多。
都是遭了旱灾,来这云州城中寻活命的。
林九洛把刀藏在身上,跟着难民们的队伍前进,一路上也没遭什么恶意。
不仅没有恶意,有人见林九洛孤身一人,想他是无家可归的孤儿,还愿意施舍些饭吃。
到了云州城下时,城外己经堆满了难民营地,大门却紧闭。
门口有全副武装的甲士守卫,城墙上架着重弩,明显是不让人随意进出。
凡进云州城者,皆需许可才行。
不过好的一点是,这云州城外也支起了大锅,每天熬煮些稀粥。
有城中富户施舍,每天都可以带个破碗前去打野。
林九洛围着这云州城转了一圈,都没有发现能混进去的地方。
翻越高达十几米的城墙?
别开玩笑了。
对面可不是学校的教导主任!
无奈之下,林九洛倒是真混成一个穷要饭的。
每天带个破碗前去混饭吃。
不过要饭也不能失了志气,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林九洛索性学起了金牌讲师,每天盛粥前都会说上两句吉祥话。
一连几日下来,这施粥的陆家管事,都和林九洛熟悉了。
他见林九洛前来,笑着吩咐道。
“这碗粥打的稠一点。”
“多谢张管事,您福禄齐天,寿比高山,长乐永年……”张管事连忙摆手,乐呵着说道。
“行了,行了,我看你小子也挺机灵的,近来陆家要招一批家仆,有想法就来吧。”
他眼睛一亮,这是触发隐藏剧情了吗?
加入陆家?
讲师这套,还真挺有用的。
林九洛谢过了张管事的好意,端着粥离开,回到自己的营地。
思索过后,他觉得还是不能错过这个进入云州城的机会。
现在是大灾之年,大旱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若是不能进入到云州城中,之后难民越来越多,能不能活命就不好说了。
呼噜噜干完了碗中的粥,林九洛又在难民营地中闲逛了半天,打听各地的消息。
在难民营的这些日子里,他也认识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在各施神通,往云州城里面钻。
有倾尽家财,贿赂了城门守卫的。
有卖身娼馆,节操不保的。
也有寻到亲朋关系,得准进入的。
……林九洛先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名叫萧南梁的,便是卖身,做了鸭子。
用萧南梁离开时候的话说,“沟子受罪总比丢了命好。”
他当时还劝林九洛一起同去。
林九洛虽不能苟同,但也不会傻到继续留在城外。
他又琢磨了一番,决定还是加入陆家,混进云州城比较好。
三天后,陆家前来招家仆。
听说是云州城中有名的陆家在招人,都疯了似的想要往里面挤。
施粥棚旁边排起了长队。
林九洛亦前去排队。
有张管事的帮助,林九洛没有再遇到什么刁难,便进入到了陆家。
谢过了张管事,林九洛等一行新人,在陆家管事的带领下,进入到了云州城中。
云州城外皆是难民,城中的繁荣却更胜于往日。
这天下的大灾,丝毫未影响到这繁盛之地。
沿街的高楼之上,莺莺燕燕舞着白臂,招揽着往来贵戚。
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林九洛的记忆里,也丝毫未有此番盛景。
想来他以前虽是出身于林家,但却并不受宠。
在宅邸中亦经常受辱,就更不用说出门去了。
陆家在云州城中,占据了足有一坊之地。
偌大的宅邸里,林九洛跟着陆家管事,穿过了长廊、庭院、池塘、亭榭、来到了演武场中。
陆家总管事务的内知,来巡检了新进府的家仆们,随后各自安排下去。
林九洛因生的不错,给陆家人安排到了学堂里面,作为陆家人的伴读。
所谓伴读,就是富家公子们的读书搭子。
类似于上学时学习小组里面学霸的那个身份。
平时跟着陆家公子们一起上学,回来后给小公子们答疑解惑。
这正应了读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的古训。
林九洛分到的小公子,叫做陆华生。
这是个八岁的孩子,身高却己经有一米六高,胜过兵长一筹。
九岁的林九洛,怔怔的看着这个比他高出一筹的傻子。
陆华生却并不在意新来的伴读,他只冷哼了一声,便把头扭到一边了。
这时领林九洛前来的陆管事在一旁低声交待道。
“华生少爷生性调皮,喜欢舞刀弄剑,不喜欢读书,以后你还需在一旁多加劝诫,听懂了吗?”
林九洛点了点头,心中却道,不喜读书?
喜欢舞刀弄棒?
巧了,我也是。
等到陆管事走后,陆华生走在前面,林九洛跟在后面,一前一后往陆家私塾走去。
忽然,陆华生扭头问道。
“你这小孩,是在外面长大的吗?”
林九洛点头道。
“正是。”
陆华生扬了扬脸,臭屁道。
“外面可有什么新鲜的故事,你能讲给本少爷听吗?”
林九洛闻言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哄骗小孩吗?
他快步走上前,在陆华生耳边犹如恶魔一般低语道。
“你可听说过,天生石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