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医生是()A、希波克拉底 B、盖伦 C、安德烈.萨维奇 D、特尔普4. 德国医学家诺尔曼(Neu***nn,1813—1908年)和病理学家魏尔啸(Virclow ,1821—1902年)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重要作用,提出()A、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任何理论都应对居民健康负责B、医学科学的核心是基础医学,任何社会都应对居民健康负责.C、医学科学的核心是社会科学,任何社会都应对居民健康负责D、医学科学的核心是基础医学,任何理论都应对居民健康负责5.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思想()就是一种朴素的环境与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医学观,“上医治未病”观点体现了重视疾病预防的理念。
A、天极地载,万物悉备,莫鬼于人 B、天人合一C、整体观念 D、聚则为生,散则为死6、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 )。
A、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B、神灵主义—机械论—自然哲学—生物医学—现代医学C、自然哲学—神灵主义—机械论—生物医学—现代医学D、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机械论—现代医学1. 中医学通常被认为以儒学、道学的认识论和方法学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医学,而“易”为医理之母。
“易”有三项基本原理,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这三项分别是。
( )A、易简 B、易然 C、易变 D、不易2.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热”,即“六淫”致病。
同时,“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波动过于激烈或持续过长,就会导致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生病。
因此,治疗疾病必须。
( )A、“治病求本” “治未病” B、“调整阴阳”和“扶正祛邪”C、“急则治其缓,缓则治其本” D、以上都是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根据( )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这个系统框架中,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系统到个体,以及由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构成概念相联系的系统A、拓扑论 B、原子论 C、系统论 D、以上都不是4. 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具有学科差异性,认为健康是宿主对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具有抵抗力的状态,疾病是宿主对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易感而造成的状态,这是( )学科对疾病和健康的定义。
A、生物观点 B、传染病流行病观点. C、社会学观点 D、生态学观点5. 整体健康观中心理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主要包括( )A、正确认识自我 B、正确认识环境 C、及时适应环境 D、以上都是1.在WHO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中,其核心价值理念是( )。
A.健康全面 B.健康积极 C.健康普及 D.健康公平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A、广泛性 B、持久性 C、渗透性 D、积累性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那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 )A、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 B、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C、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D、以上都是4.社会因素影响人体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人体感知觉系统首先接受社会因素,而后经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产生中介物质即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引起心理应激及行为、社会适应和躯体功能的变化。
社会因素主要是作为一种慢性应激源,是通过引起( )这个中心环节发生作用的。
A、心理情绪反应 B、生理机制反应C、社会环境反应 D、免疫系统反应5. 社会因素作用的中介是( )A、心理、内分泌、免疫系统 B、神经、呼吸系统、免疫系统C、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D、以上都不对6. 个体从社会网络获得物质性和情感性帮助成为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一般可以分为( )A、工具性支持; B、评价性支持 C、信息性支持 D、以上都是1.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包括( C)A、“健康长寿”、“教育获得”和“心理健康”B、“健康长寿”、“生活水平”和“心理健康”C、“健康长寿”、“教育获得”和“生活水平”D、“教育获得”和“生活水平和“心理健康”2. 性别发展指数是人类发展指数的补充,它使用的指标主要是( )A、分性别的预期寿命、性别的受教育程度、调整男女两性的实际收入B、分性别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性别的受教育程度C、性别的受教育程度、整男女两性的实际收入、分性别的出生时预期寿命D、性别的受教育程度、成人识字率、性别的受教育程度3. 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与艾伦 克鲁格从2006年开始编制国民幸福指数,由( )标体系构成。
A、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卫生服务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B、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和社会卫生服务指数D、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和社会卫生服务指数4.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个测度物质福利水平的综合指标,由( )三个指标组成A、死亡率、预期寿命和入学率 B、死亡率、入学率和识字率C、入学率、预期寿命和识字率 D、死亡率、预期寿命和识字率1. 在全球范围内,道路交通伤害是( ),其中大部分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A、第一大死因 B、第二大死因C、第西大死因 D、第九大死因2.联合国规定老年型社会的人口结构指标是( )A、≥ 60岁人口超过8%或≥ 65岁人口超过7%B、≥ 60岁人口超过8%或≥ 65岁人口超过6%C、≥ 60岁人口超过10%或≥ 65岁人口超过7%D、≥ 60岁人口超过10%或≥ 65岁人口超过9%3. 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己达1.2亿,2014年2.53亿,2020年将增长到2.91亿。
请问人口流动具体是指:( )A、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教育生源地的变动;B、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C、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医保地的变动;D、人口在人际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医保地的变动;4. 盐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国际医学界曾做过的一个大规模研究,结果发现:( )A、每天吃盐14.6~28g的日本北部、韩国、中国、哥伦比亚、葡萄牙等国,高血压发病率很高;B、每天吃盐12~14g的德国、奥地利、日本南部和东欧国家,高血压发病率远比日韩国家高;C、每天只吃3~3.5g盐的爱斯基摩人,经常发生高血压病;D、高盐膳食与胃癌无关;1. 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由( )成分构成。
A、认知成分、规范成分、符号成分 B、规范成分、心理成分、符号成分C、道德成分、规范成分、心理成分 D、心理成分、规范成分、道德成分2. 教育对健康的有哪些影响( )A、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B、教育影响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C、教育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及收入 D、以上都是3. 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约定俗成、不成文规则和通过规章、制度、法律等形成的铭文规定。
这属于文化成分中的( )A、知识 B、信仰 C、社会规范 D、价值观4.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包括( )A、本源性、无形性、个体性 B、本源性、个体性、稳定性C、稳定性、民族性、无形性 D、稳定性、本源性、个体性1. 现代压力理论由3方面要素构成。
()A、压力源 B、压力反应 C、压力管理 D、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A、本我(id) B、自我(ego) C、超我(superego) D、集体潜意识3、在心理学家看来,引发危险的人、事、物是应激源,自我的身体和情绪反应是压力反应。
哪位学者最后确定压力反应是身心体系的一部分()。
A、希波克拉底 B、塞雷 C、坎农 D、拉扎勒斯4、奥尔兹等人做了一个控制电流***的开关装置--横杆,可以由老鼠自己掌握。
只要老鼠一按这根横杆,埋藏在()附近的那个微电极就产生电流***,持续时间为0.5秒。
奥尔兹等人发现老鼠一旦学会按压横杆来获得***后,就会以近乎疯狂的热情来***自己,发现了“奖赏中枢区域”。
A、下丘脑 B、海马体 C、杏仁核 D、胼胝体1. 定性研究的用途主要包括()A、辅助问卷设计 B、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C、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 D、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定性研究的特点()A、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结果,而不是事物的过程B、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C、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D、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3. 以下哪个不是定量研究的特点()A、研究的重点在于“验证假设”,一般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架构B、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C、结果不需要用具体指标表达,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检验D、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较强的说服力4、问卷的一般结构是( )。
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 B、封面信、问题、答案、编码C、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D、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编码5、现场自填调查法的优点是( )。
A、不需培训调查员 B、调查时间灵活 C、调查者相对集中 D、以上都是6、社会卫生状况的资料来源于( )。
A、调查资料 B、人口普查资料 C、疾病登记资料 D、以上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