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躺在绸缎庄阁楼的草席上,身下稻草发出细碎的窸窣声,与远处更夫的梆子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月光透过木窗雕花,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望着房梁,白天与杜如晦对视的场景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吱呀——"木门被轻轻推开,绸缎庄老板王有德提着灯笼探进头来,昏黄的光晕映得他脸上堆满笑意:"陈兄弟,还没歇着?
"他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放在桌上,解开后露出几贯铜钱,"今日多亏了你,这些是你的份。
"陈默推辞不过,只取了一贯钱:"王掌柜,我有个想法。
"他起身铺开一张粗糙的草纸,借着月光用木炭在上面勾勒,"如今西市绸缎庄林立,若想长久立足,得有独门生意。
您看这......"笔尖在纸上快速游走,很快勾勒出女子襦裙的新颖样式,"高腰襦裙搭配轻盈披帛,再用印染技术做出渐变色彩,取名霓裳羽衣,定能吸引贵人。
"王有德眼睛瞬间发亮,突然一拍大腿:"妙啊!
正巧我有个远房表亲在染坊,明日就去......"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砸门声,"王掌柜!
王掌柜!
大事不好了!
"两人匆匆下楼,见是绸缎庄的伙计,脸色煞白如纸:"不好了!
李记绸缎庄说我们抢了生意,带着十几个壮汉,拿着棍棒来砸场子了!
"王有德的脸瞬间没了血色,陈默却神色镇定:"王掌柜,您从后门去报官,我先拖住他们。
"推开店门,寒风裹挟着沙尘扑面而来。
李记绸缎庄的掌柜李富贵站在最前面,身后十几个壮汉手持棍棒,凶神恶煞。
"王有德!
你使阴招抢生意,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李富贵唾沫横飞,眼中满是怒意。
陈默跨步上前,恭敬地作揖:"李掌柜误会了。
做生意讲究你情我愿,何来抢一说?
倒是您,"他目光扫过李富贵身后的壮汉,"带着这么多人,莫不是想在天子脚下寻衅滋事?
""你又是哪根葱?
"李富贵上下打量陈默,满脸不屑,"一个外乡人也敢多管闲事!
兄弟们,给我砸!
"壮汉们挥舞着棍棒正要动手,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一队金吾卫举着火把疾驰而来,火光照亮了半边街道。
为首的校尉翻身下马,佩刀出鞘,寒光凛凛:"何人在此喧闹?
"李富贵脸色骤变,强装镇定:"官爷,这王有德抢我生意......"校尉冷冷打断他的话:"杜大人有令,严管西市治安,聚众闹事者,一律押入京兆府!
"听到杜如晦的名号,李富贵等人顿时泄了气,灰溜溜地西散而去。
王有德从街角转出来,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多亏陈兄弟!
不过这金吾卫来得也太及时了......"陈默沉默不语,心中却暗自思量。
在这长安城,若无贵人相助,单凭报官哪能如此迅速平息事端?
难道是那日鸿胪寺丞......次日清晨,阳光刚刚洒进绸缎庄,陈默正在教绣娘新的针法,王有德急匆匆跑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陈兄弟,鸿胪寺来人了!
"话音未落,前日救他的鸿胪寺丞己带着几个身着青色官服的人步入店中。
"陈郎君果然才华横溢。
"鸿胪寺丞微笑着打量满架的新式绸缎,"昨夜之事,杜大人己经知晓。
如今陛下求贤若渴,广纳天下英才,不知陈郎君可愿入朝为官?
"陈默心跳陡然加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草民何德何能......只是不知要经过何种考核?
"一旁的官员捋着胡须开口:"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你只需在政事堂当着众臣之面,对当下时政提出见解即可。
"三日后,太极殿内庄严肃穆。
蟠龙金柱矗立两侧,殿顶藻井绘着绚丽的蟠龙,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金砖地面,折射出耀眼光芒。
陈默跪在丹墀之下,手心早己被汗水浸透。
前方龙椅上,李世民身着赭黄袍,腰间玉带嵌着的和田玉温润而庄重,目光深邃如渊。
两班文武分列两侧,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神色沉稳,不怒自威。
"陈默,听闻你对绸缎生意颇有独到见解?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陈默深深叩首:"陛下,草民以为,生意之道亦可通治国之理。
如今大唐初立,虽己平定中原,但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若能鼓励农桑,改良纺织技术,推广新式农具,定能提高产量;再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与各国互通有无,国库必将日益充盈。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右仆射封德彝向前一步,冷哼道:"一派胡言!
重农抑商乃祖宗之法,岂可轻易更改?
若放任商贾逐利,必致民风浮躁,动摇国本!
"陈默早有准备,他抬头挺胸,声音清朗:"大人此言差矣。
汉初文景之治,鼓励商贾,轻徭薄赋,方有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的盛况;隋末苛政,民不聊生,终致天下大乱。
陛下圣明,当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
况且,发展贸易所得之税,可用于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加固边防,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如今东突厥屡屡犯边,吐蕃势力渐起,若能以贸易为纽带,与周边各国交好,亦可分化敌人,为我大唐争取发展时间。
"说到此处,陈默瞥见杜如晦微微点头,房玄龄则不时在竹简上记录。
他心中一振,愈发自信:"此外,草民建议在各地设立义仓,丰年时收购余粮,灾年开仓赈济;改革漕运,疏浚河道,降低粮食运输成本......"陈默滔滔不绝,从均田制的利弊谈到府兵制的改良,从军事屯田说到文化交流。
他将现代经济学知识与历史经验相结合,引经据典,有理有据。
朝堂上的气氛逐渐变化,原本质疑的目光变成了思索,窃窃私语也变成了低声讨论。
"好!
"李世民突然起身,龙袍上的金龙随着动作仿佛要腾空而起,"陈默,朕封你为从九品文林郎,入鸿胪寺协助处理涉外事务。
望你莫负朕望,为大唐社稷尽心竭力!
"陈默再次叩首:"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隆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