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二十年的沉淀与磨练

历经二十年的沉淀与磨练

作者: 用户施宗灿

都市小说连载

陈春玉化验是《历经二十年的沉淀与磨练》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用户施宗灿”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1加工作的新鲜体验1955不到十八岁的我在昆明的一个中专学校毕我被分到一个北方的省级研究所工1957年省里要在各地、市建立综合性化验决定从我所抽调十多个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骨干下去担此重我和另外两位同志被调到了朝辉专署工业这本来打算今年报考大学的梦想也就彻底破灭那时朝辉的市政建设相当落整座城市连幢楼房都没自来水和下水道更是缺家家户户的脏水尽往街上乱...

2025-07-19 09:47:05

1、 参加工作的新鲜体验1955年,不到十八岁的我在昆明的一个中专学校毕业。

我被分到一个北方的省级研究所工作。1957年春,省里要在各地、市建立综合性化验室。

决定从我所抽调十多个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骨干下去担此重任。

我和另外两位同志被调到了朝辉专署工业局。这样,

本来打算今年报考大学的梦想也就彻底破灭了。那时朝辉的市政建设相当落后。

整座城市连幢楼房都没有。自来水和下水道更是缺失,家家户户的脏水尽往街上乱泼。

厕所都是旱式的,绿头苍蝇乱飞,又脏又臭。生活条件比起省城差多了。

和我一起分下来的一位同学非常不满地说:怎么把我弄到这个鬼地方来,叫我来受罪的?

看到居民往街上乱泼脏水,不禁使我联想起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梦也像这脏水一样被泼出去了。

但这些在我的心中并没有占多大份量。我想的是,领导如此信任,

把重任交给一个初出茅庐、不足二十岁的中专生,

我一定要努力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局领导确定由我来负责筹建化验室。

其他两位同志暂时到工厂去帮助工作。我首先找好了房子,画出了改建图,

利用三间旧房屋隔出天平室、高温炉室和化验操作间。

接着编制购置设备、仪器和试剂的明细表和预算。由于要建立的化验室是综合性的,

各种矿石、工业原料和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花生、大豆等农产品都包括其中,

所以需要的仪器、试剂就很多。有许多化验项目,在学校没学过,

只好到省城一些相关科研单位或工厂学习取经,现学现用。

我到上海将需要购置的数百种仪器和化学试剂,采购回来便开始建立化验室。

化验室制蒸馏水,洗仪器,没有自来水可不行。我早就想好了,只得用土办法,

自已建立“小水塔”来解决。在院里的水井旁, 做了个木架和梯子,上面放个汽油桶。

从井里用辘轳一桶桶地打上水来,再提到架子上倒在汽油桶里。

汽油桶的下面接上根水管通到化验室。每天上班前,先往汽油桶里灌满水,

使我们的土自来水得以正常运行。有同志借用一句当时的流行语调侃地说,

你们真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啊,

我们就是在这样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用辘轳从井里提水,起初觉得挺好玩的,

可时间一长,手掌便磨起了老茧。毕竟,这是一种体力活。我从上海回来,

领导便告诉我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和我同来的那位同学,因不满朝辉的艰苦生活条件,

私自跑到省工业厅要求调回省城。跑了两次,省里都没答应,第三次又去,

他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竟然从省工业厅的三层大楼顶上跳楼自尽。

局长痛心地让我收拾一下他的物品,寄回云南他的家。这位同学,

我们一起刚来朝辉的时候就表露出对朝辉的轻蔑和不满,可没想到他竟会这样拿生命开玩笑。

唉,人生才刚刚起步,父母付出了多少辛劳,国家付出了多大代价,就这样一走了之。

太自私了!2、大办钢铁中擦出爱情火花化验室建起后,

正值1958年开展全民大办钢铁、超英国赶美国运动。

朝辉地区十多个县市的矿石和钢铁样品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任务大,人手少。

化验室只有4个人,只好加班加点连轴转。到国庆节,从北京来了三十多位学生,

以实习的名义帮助朝辉地区搞大办钢铁的化验工作。真是及时雨,解了我们的急需。

学生们大都分到各个县去了。我们化验室只留了一个男生两个女生。一位姑娘眉清目秀,

肤色白皙,头上拖着长长的两根辫子。稳沉中透着善良,羞涩中不乏大方。

尤其是她那嫣然一笑,具有抓人心魄的特殊魅力。她第一次在我的视野中出现,

就给了我一种视觉冲击,一种难以忘怀的好感。她叫陈春玉。可是,

那种懵懂的冲动又使我想起了“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讽刺性寓言,

人家是从首都来短期支援大办钢铁的,哪看得上我们这小地方的人。然而,

磁石般的爱慕之情却是挥之不去。只想多见到她,只想多和她说些话。人多了挤不开,

只得分成两班。白班——八点到下午四点,晚班——下午四点到十二点。我呢,

作为化验室负责人,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的化验任务,一方面还要给别人分配任务,

指导他们操作,交待实验程序和注意事项,实验中出现问题也得让我帮助解决。

还得检查、审核,以确保别的同志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上下午两个班都得上,

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睡眠严重不足。

只要是在每星期二、五下午法定的开会、学习时间,

上眼皮和下眼皮保准会不由自主地零距离接触。

当时全社会在“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引下,全民动员,意气风发,

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大跃进”精神,没有星期天,不分白天黑夜,干劲冲天,

人人不甘落后。大家都非常紧张地工作着。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轮着陈春玉同学上夜班时,十二点下班了,她主动留下来帮我整理打扫化验室。

有时她的实验没做完,我就陪她一面做实验,一面聊天。她很愿意和我聊。

我给她谈起我从家乡考到昆明,毕业分配到省城又被调来朝辉的经历和一路见闻。

她谈了父亲1942年参加八路军,在鲁西银行印制解放区使用的钞票。

一家人跟着父亲东躲西藏从山东辗转来到北京的艰苦历程。

我们都有意识地用谈各自的身世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除了忙碌于化验任务,

还要不时参加整个专署组织的统一行动。因为专署机关也有自己大办钢铁的任务。

炼铁需要原材料,有时,晚上还要到附近山上去背铁矿石。一次,凭我的专业知识,

看到我们正在背的一种矿石只能说像铁矿石,我就说,这不是铁矿石,练不出铁来的。

立刻遭到身边一位带队的训斥:群众运动,不能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嘛!意思是让我别管,

不能泼冷水。我只好不啃声了。我当时想,搞这种形式主义,看起来轰轰烈烈,

实则是在浪费人民的人力物力,损害人民朴实的积极性。我们那么多的小高炉,

有的炼不出铁也要白白浪费焦炭等原材料,甚至把家里的铁锅拿出来砸了投到小高炉中,

做出大办钢铁的样子。我们还到附近的河里淘铁砂。十月、十一月份,河水已经很凉了,

可我们为了显示干劲冲天,不怕冷不怕苦,全局几十个人也要脱了袜子下水去淘铁砂。

这种含铁量低的铁砂能不能炼出铁来,却是次要的,要的是行动。一次,

陈春玉同学坚持要和我们去淘铁砂。我不想带她去,说河水很冷,她却是非去不可,

只好带上她。下河时,我怕她滑倒,一手抓住她的手一手扶助她的肩,慢慢下到河中。

我和她的手掌接触时,顿觉她的手是那么温软,好像有股电流通遍全身,

接触异性的皮肤竟有这样奇妙的感觉。可经凉水一泡,她回来第二天早上就病了,发高烧,

卧床不起。我到她的宿舍里,用手摸摸她的脑门,烫呼呼的,

我赶紧骑着自行车到医院替她拿药,回来又送水送饭,“你喜欢吃什么,

我让大师傅专门给你做点病号饭”,周全的照顾,使她很是感动。休息两天,总算好了,

年轻人抵抗力强。平时她下晚班后,我总是陪着她到食堂一起去吃夜宵。

我和她的不寻常关系,局里同志也都看出来了。

他们私下里都以赞赏的口吻说我找到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好姑娘。我们没有别的空余时间,

只能在晚上十二点以后吃了夜宵的有限时间,谈理想,谈兴趣,谈爱好。

有时我还将小提琴拿到化验室关起门来小声地拉,谈的、玩的收不住,

一直到一点半甚至两点多才去睡。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照样上班,

也不知那时哪来那么大的劲头。爱情的火花迅速燃烧。很快,

我们就坠入到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爱河之中。十一月中旬,

有一个县的化验工作开展的不大好,带队老师做了调整,

把陈春玉调到那个县去当化验室负责人,又换了另外一个人来。她叫庞小惠。

这人一副娃娃脸,活泼大方,不苟言笑,是一个外向型的姑娘。她一来就问这问那,

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问我有些什么兴趣爱好,我说音乐文学,她竟要我帮她学小提琴。

我说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出于面子我只好在晚上十二点以后,拿来小提琴手把手教她。

她的坦荡、热情在我和陈春玉平衡的天平上,甚至增添了偏移的砝码。

但短暂的情感漂移很快就过去了。我反复权衡,

还是觉得她只是个天真、单纯、没什么心思的有趣朋友。我应当冷静头脑,

分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陈春玉沉着、稳健,有定力,

她才是我可以信赖可以依托的终生伴侣。虽然我和陈春玉的关系同事们都看出来了,

我两也心知肚明。但是这层窗户纸还没有被捅破。一天夜里,我忽然做了个梦。

一只金孔雀飞到一棵树上,她站在树枝上,展现着她美丽的身姿,又昂头向四周环顾了一番,

拍打着翅膀矫健地飞走了。我顿时被惊醒,想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赶快定下来。

时间就这样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紧张忙碌中一晃而过。到了年底,

陈春玉和其他同学都从各个县回来在市招待所住下。他们准备要启程回北京了。

我到招待所急迫地见到了陈春玉。我把她拉到一边说,时间过得真快,

不想就过去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我好想你啊!你可知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什么滋味。

我想,一会你就去工业局,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饭,下午一起好好谈谈。

明天上午为你们开欢送会,后天你们就要启程回北京了。下午,在我宿舍,

我郑重其事地对她说,没时间了,我们的事情该最后定下来了。她的眼睛闪着光,

和善地盯住我。我张开嘴,几次吞吞吐吐地欲言又止,话到舌尖上又咽了回去,我也不知道,

一句爱的真言怎么就那么难以出口。她看出我的窘态,接过话去,

大方泰然地说:“还是我来说吧。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想问我,是不是真的看上你了,

为什么能看上?那我就来告诉你吧。这段时间以来,我反复考虑过多少次。

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一起,你能不能成为我的终生伴侣。我是这么想的。

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小青年,就能勇敢地挑起建立综合性化验室的重任,

指导七八个人完成繁重的化验任务。你积极工作,勇挑重担,这在同龄青年中是很不简单的。

你对人和蔼可亲,乐于助人,还爱好文学、音乐,会写诗,会唱歌,会拉小提琴,

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我觉得这样的青年正是我心中所要找的。虽然我们相隔千里,

但距离隔不断我们的真情,最终还是选择了你。”我顿时兴喜异常,不知怎么说好,

只担心地蹦出一句:“那你不怕父母反对吗?他们能看上我这小地方的人吗?”“我想过了,

时间紧迫,隔那么远,写信来不及,也说不清楚。我不能和父母商量了,只能独自拿主意。

回去后,再好好介绍你的情况,向他们汇报。但不管怎么样,我是铁了心跟着你的,

你尽管放心。”我一时像中了大奖似的,顿时觉得身轻如燕,心中久负的重荷终于排除,

终生大事就这么吃下定心丸了。我们商量,现在就去照相馆照张合影。第一次照男女合影,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是一种走上人生新旅途的欢畅,是一种走向新生活的得意,

走起路来都觉得轻快有力。从今以后,我可不是孤单单的一个人,而是有爱的人了,

有可以吐露心声、相依为命的人了。

我们又到新华书店和文具商店买了两本书和一本精致相册。还买了一只口琴。

我当即把口琴送给她,说,希望你以后也喜欢音乐,我们一起吹拉弹唱,享受快乐人生。

她接过口琴说,不知能不能学会?我说肯定能。书和相册回去题上字再送给你。

另一本书我是送给小庞的。我对她说,小庞这人热情友善,好说好问,

也算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吧。她说,是的,小庞在学校时就是一个活泼大方的人,

由于个小较胖,同学们都叫她小胖。我哈哈地笑了。我们一起回到宿舍,

我在《青年人应当怎样要求自己》的书的扉页上题上一首早已酝酿好的诗:青春岁月,

黄金时节,投炉炼冶,如钢似铁。我把书和相册送给她。

她在送我的精装日记本的扉页上想了想题上:光阴似箭,青春正艳,一马当先,又红又专。

这就算是我们的定情物了。送走陈春玉后,我来到小庞的宿舍,将买的书“怎样又红又专”,

题上字送给她。她也买好了一本日记本送给我。扉页题有:“有限的青春,

无限的光辉;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前程。北化小庞 58.12”。我对她说,

谢谢你这段时间给我的热情友谊。我们后会有期。她早已知道我和陈春玉的事。

我们那时男女之间的关系就那么真诚,那么坦荡。沉湎于情窦初开的浪漫时光,

青春是多么美好,真情是何其珍贵!第二天上午在招待所召开了欢送北京同学的欢送会。

中午,招待同学们吃了一顿平时吃不到的美味佳肴。我和有关的工作人员也参加了。

到照相馆拿回照片,看着陈春玉那端庄善良的面庞,

不禁在宿舍里偷偷地在照片上吻了她一下,那是一种多么甜蜜陶醉的滋味哟。

我跑到招待所去将照片送给她。她仔细地端详、欣赏了好半天。照片照的很好,

她睁大着眼睛,一副喜悦祥和的神态,并肩端坐的我微笑中透出欢欣的神韵。

晚饭后我约她出去散散步,这是我们在朝辉难得在一起的一个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一个晚上。

我们沿着僻静的街道缓缓而行。天空一片晴朗,月亮分外皎洁,好像她知道我们要出来散步,

特意为我们作伴似的。离开了绷得紧紧的日子,

我们享受着几个月来没有过的松弛惬意、自由自在,

第一次进入到甜蜜温馨无话不说的两人世界。说到有趣时,我两不禁会意地笑出了声。

情之所至,我轻声唱起了一首阿尔巴尼亚民歌:“你含苞欲放的花,一旦开放更美丽,

只有在我的花园里,才能找到你。来吧快来吧,我的玫瑰花,你快过来呀!

”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刻啊!扔不下的情,说不完的话,时间不早了,

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回去休息。第二天一大早,

我帮小庞拿上行李到招待所门口专门送他们北京同学的车上。

又去招待所里帮陈春玉拿着她的行李也送到车上。这时,

别的同学和老师也纷纷拿着行李上车。我和老师及同学们一个个握手告别,

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无私帮助,祝愿他们顺利平安地回到北京。

我走下来站在汽车边上陈春玉的座位旁,隔着车窗挥手道:这段时间你太累了。

回去好好休息几天,注意一定要保重身体。到了北京就给我来信。

一直看着汽车启动、走远了才转身回来。心里顿觉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什么。回到北京,

爱人给父母说了我们的事。父母颇为吃惊:你只去了两三个月,了解的透吗?

北京那么多小伙子还愁找不着?母亲说,我正好等你回来要和你说这事呢,

一楼西边那位邻居家老贾,她儿子小李今年大学毕业,个子高大,面目白净,文质彬彬的,

看中你了,想给你们牵个线呢。我说女儿到外地实习去了,等她回来再说吧。

她不顾父母的质疑,坚定地说:你们放心吧,女儿的眼光错不了,你们将来也一定会满意的。

除了他,别人再怎么样我都不考虑了。“你这死丫头,嘴怎么那么硬啊。这可是终生大事。

不是闹着玩的。邻居家那个小李,要人才有人才,要文化有文化。又是北京人,

他父亲是房管所所长,将来结婚了在住房方面也便于照顾。你再好好考虑考虑,

这事不能着急。”母亲一片好心地苦劝说。之后,父亲和几个妹妹也来轮番做她的工作。

说邻居家的小李你也见过面,知根知底,比较保险,外地的是个未知数,风险很大。

为什么非得找外地的。陈春玉耐心地听着父亲和妹妹们的意见。

末了就一句话:“谢谢你们的关心,但是我的心已有所属,我这一辈子只跟一个人。

我要学习王宝钏。”王宝钏的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

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对婚姻的忠贞与坚韧。她选中了贫寒的薛平贵,不顾当宰相的父亲反对,

执意下嫁,不惜为这事和家庭闹翻。婚后,薛平贵从军远征,王宝钏独居寒窑,

靠挖野菜度日,坚守十八年。薛平贵在西凉建功立业,最终与王宝钏团聚,夫妻重逢,

苦尽甘来。父母看到女儿的态度没有商量的余地,也就暂时不再提了。但仍然是持反对意见,

尤其是母亲,和邻居老贾已基本说好,觉得挺有希望的,想不到女儿竟然在外地又节外生枝。

不几天,我便收到了爱人的信,说了父母对我们的惊诧、质疑、又给她介绍新对象的过程。

她说,你放心吧。什么也动摇不了我的心,我既然跟定了你,遇到再大的阻力,也会排出的。

又过了几天,她寄来了24张一套的首都风光彩图和一本“拉丁美洲歌曲集”。

我在给她的回信中说,“亲爱的玉,我好高兴哟。你深知我的兴趣和爱好。

我只觉得我们爱情的天空是那么晴朗,太阳是那么温暖,一片鸟语花香。谢谢你,

坚守爱情的好心肠的姑娘,让我们立下海誓山盟,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成为永不分离的终生伴侣。”在此后的岁月中,我们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

有时还互相送上首情诗,尽傾相互间的思念关爱之情。1959年,

她毕业分配到一个北京保密军工科研单位。后来,单位转为部队管理体制,

人员也都转职为军人,她还当上了少尉军官呢。看着她寄来的穿着军官服、带着佩章的照片,

真威武啊!我为她感到骄傲。3、全民办化工运动始末1960年初,

局长把我叫去说:“小施,省里决定下个月在崎县化工厂召开现场会,

推广他们发明的土法空中取氮。你先去该厂帮助总结一下经验,到时好在会上介绍交流。

”前不久,该厂送来了他们制造出来的化肥样品,白花花的。经我们化验,含氮量很高,

可与大厂洋法生产的化肥媲美。据说这种土法制化肥对厂房和生产设备的要求非常低,

可以在公社和大队一级普遍推广。我们局里一位干部去看了一下,回来就往省里汇报说,

我们地区发明了一种土法空中取氮,可以大量生产化肥,支援农业大跃进。

在那种大干快上的情势下,省里也没下来调查研究就决定召开现场会推广。

我奉命到了这个公社化工厂去总结经验。一看,这个所谓的“化工厂”,其实是十多间平房,

只有一些石碾、筛子、铁锨之类的简陋工具。

而产品竟是将羊屎蛋压碎掺上土混在一起就算是什么化肥了。

该厂有一位识得几个字的“能人”。

他从一本书上看到四川省化工研究院根据国外资料曾做过的一项试验——氰法制氨,

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做成化肥。倒是不需要能产生高压高温的昂贵设备,

但因固氮效率很低,没有工业应用价值。因此哪个国家也不曾用此法生产氮肥。

这位“能人”按照书上的工艺流程,全部用土设备:一个烧煤的炉子,一口大锅,

一台手摇鼓风机,加上些坛坛罐罐和一些塑料管子。

它们根本就不可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制成化肥,

于是就买些廉价的芒硝硫酸钠加到大锅中,将其熬制结晶出来,就成了所谓的“化肥”。

我一看,这简道是开玩笑甚至是恶作剧。但为了用数字说明问题,

我还是取了真实样品带回去化验,结果含氮量几乎是零。我将化验结果及工厂亲眼所见,

实话实说向局长作了汇报并特别指出,上次送来的化验样品肯有问题,

根本不可能是他们生产的。当时正值“反右倾”劲风刮的正猛,

局长只是淡淡地说:“群众运动嘛,不能泼冷水,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完善。”随后,

一位好心的同志给我透风说:“局长说你思想右倾,你可得好好注意呀!

”省里召开的现场会如期进行。那位“能人”在会上大出风头,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