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多么值得记录的事情。
我蹲在探方里,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着土层。
这是木城遗址的第三发掘区,导师说这里很可能是当年公主寝宫的所在地。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后背上,我却觉得指尖发凉。
手中的毛刷突然碰到一个硬物,我屏住呼吸,放轻了动作。
泥土一点点被扫开,一抹暗金色的光泽露了出来。
“小林!你那边有发现?”隔壁探方的王磊探出头来。
我朝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继续专注地清理。
随着泥土被扫开,一支发簪的轮廓逐渐清晰。
簪身是纯金的,簪头镶嵌着一颗鸽血红的宝石,周围点缀着细碎的珍珠。
最引人注目的是簪身上缠绕的藤蔓纹路,每一片叶子都栩栩如生。
我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抚上那颗红宝石,突然一阵刺骨的寒意从指尖窜上来。
耳边响起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仿佛就在耳边。
“你终于来了。”
我猛地抬头,阳光依旧明媚,王磊还在隔壁探方哼着歌。
可就在我面前,空气开始扭曲,一个模糊的身影逐渐显现。
那是一个穿着古装的女子,她有着一张令人惊艳的脸,眉目如画,却带着化不开的哀愁。
她的身影半透明,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你能看见我?”她轻声问道,声音像是风吹过竹林。
我下意识地点头,喉咙发紧。
她笑了,那笑容让我想起深秋的落叶,美丽而凄凉。
“我等了太久太久,”她的身影飘到我面前,“这支发簪是我最后的念想。
我戴着它远嫁他乡,却没能护住我的子民。”
她的目光落在发簪上,眼中泛起泪光,“木城富庶,却无强兵。
父王以为和亲能换来和平,可三年后,我还是死在了异乡,木城也被铁蹄踏破。”
我感觉心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她的悲伤如此真实,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直接击中了我的灵魂。
“但是你们来了,”她突然看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我能感觉到,你们是不同的。
你们能改变这一切,对吗?”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王磊的惊呼:“小林!你怎么了?”我转头看去,发现自己的身体还蹲在原地,手里握着发簪,而我的意识却漂浮在空中。
更诡异的是,我看见了另外两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室友陈雨和学长张远,他们也以半透明的状态漂浮在空中。
“这是怎么回事?”陈雨惊恐地看着自己的手。
学长张远倒是很镇定,他推了推眼镜:“看来我们都被卷入了某种超自然现象。”
公主的身影变得更加清晰:“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我想回到过去,不是为了改变和亲的命运,而是想让木城的子民过得更好。
我想让他们在我离开后,依然能安居乐业。”
我看着手中的发簪,红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耳边似乎响起了千年前的号角声,战马的嘶鸣,百姓的哭喊。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平凡的大学生活将彻底改变。
“我们该怎么做?”我听见自己问道。
公主的身影开始消散,她的声音越来越远:“握住发簪,想着木城最繁华的时候......”我感觉天旋地转,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
最后一刻,我听见王磊在喊我们的名字,但声音已经模糊不清。
等再次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空气中飘着檀香的味道,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
我们真的回到了过去。
我站在木城王宫的庭院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恍如隔世。
陈雨紧紧抓着我的胳膊,张远则已经开始记录周围的一切细节。
学长不愧是学长,这种时候还能保持学术研究的习惯。
我们跟着公主来到一处偏殿,这里堆满了竹简和帛书。
张远立刻被吸引了过去,开始翻阅那些古籍。
陈雨则注意到墙上的一幅地图,上面标注着木城和周边各国的势力范围。
“木城并非不善武力,”公主指着地图说,“我们的军队曾经很强盛。
但是在我祖父那一代,发生了一场内乱。”
她的声音变得低沉,“我的叔父为了争夺王位,勾结外敌,导致木城元气大伤。”
我翻开一卷竹简,上面记载着那段历史。
字迹已经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内乱”、“叛变”等字眼。
陈雨突然惊呼一声:“你们看这个!”她指着一份帛书,上面画着一支发簪的图案,旁边写着:“时空之钥,可逆转命运。”
公主点点头:“这支发簪是木城的镇国之宝,传说可以打开时空之门。
我的祖先曾经使用过它,但每次改变历史,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你......”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你并不是第一次尝试改变命运,对吗?”是的,我们已经是第三次见面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喧哗声。
我们跑出去,看见一队士兵押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走过。
公主解释说,这些都是从边境逃难来的百姓。
“我要收养这些孤儿,”公主坚定地说,“我要建立学堂,教他们读书写字。
我要改良农具,提高粮食产量。
即使我离开了,木城也能自给自足。”
我看着公主的侧脸,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不是要逃避命运,而是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会帮你的,”我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和亲的结果,但我们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公主笑了,这次的笑容不再凄凉,而是充满了希望:“谢谢你们。
其实,你们能来到这里,也是命运的安排。”
木城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护城河边的柳树已经抽出嫩芽。
我和陈雨、张远站在新建的“慈幼院”门前,看着第一批孤儿被领进院子。
“这些都是从边境逃难来的孩子,”公主站在我身边,轻声说道,“他们的父母大多死于战乱。
“她的目光落在一个抱着破布娃娃的小女孩身上,那孩子不过五六岁,却已经学会了不哭不闹。
陈雨蹲下身,朝小女孩伸出手:“来,姐姐带你去吃好吃的。”
小女孩怯生生地看着她,最终把小手放在了陈雨掌心。
我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在现代时,陈雨说过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家孤儿院。
“我们要教他们读书写字,”张远已经拿出了他设计的课程表,“还要教他们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纺织、木工。”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阳光,“这样即使我们离开了,他们也能自食其力。”
公主感激地看着我们:“有你们在真好。”
她的目光转向远处正在修建的学堂,“我父王起初不同意我这么做,他说这些平民子弟不值得培养。
但我告诉他,木城的未来,就在这些孩子身上。”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传来。
我们转头看去,只见一群百姓簇拥着一个老人走来。
老人手里捧着一把新制的犁,激动得老泪纵横:“公主殿下,这新式农具太好用了!老朽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轻便的犁!”公主微笑着接过犁,仔细查看。
这是张远根据现代农具改良的,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耕作效率。
我看着周围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忙得不可开交。
陈雨负责慈幼院的日常管理,张远在学堂授课,我则协助公主处理政务。
每天都能看到木城在一点点改变:街道变得更干净了,市场上的货物更丰富了,百姓的脸上笑容更多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抱着破布娃娃的小女孩。
她现在已经会写字了,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念安”。
她说这是陈雨姐姐教她的,意思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我站在木城的城墙上,看着远处渐渐逼近的和亲队伍,手心全是冷汗。
这是第三次了,我们第三次回到这个时刻。
前两次的失败像噩梦一样萦绕在心头,每一次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蜷缩在废墟中,耳边还回荡着百姓的哭喊声。
这是第二次了,我们第二次眼睁睁看着木城陷落。
第一次失败后,我们以为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我们帮助公主训练军队,改良武器,甚至设计出了类似火炮的装置。
当邻国来犯时,我们确实抵挡住了进攻。
但没想到,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慌。
他们认为木城在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联合起来讨伐。
那场战争持续了三年。
我永远记得最后那个夜晚。
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空,箭矢像雨点一样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