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农门厨娘携家逆袭,从饿肚子到富甲乡邻》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纱萱”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纱萱林晚星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林晚星的其他,古代,大女主,穿越小说《农门厨娘:携家逆袭,从饿肚子到富甲乡邻》,由网络作家“纱萱”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291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7 17:39:0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农门厨娘:携家逆袭,从饿肚子到富甲乡邻
第一章 魂穿破炕,睁眼就是断粮局林晚星是被肚子的“咕咕”声和弟妹的哭声吵醒的。
她费力掀开眼皮,入目不是现代工作室里熟悉的白瓷砖墙,而是结着蛛网的黑木房梁,
身下是硬得硌骨头的土炕,盖着的被子又薄又沉,边角磨得发亮,还沾着一层洗不掉的灰渍。
霉味混着泥土的潮气往鼻尖钻,让她忍不住闷咳了两声。“姐!你醒了?
”一道带着哭腔的声音凑过来,是个约莫十岁的小姑娘,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
脸蛋冻得通红,手里还攥着半块干硬的树皮,“娘说你摔晕了,要是你醒不过来,
咱们家……”小姑娘的话没说完,就被一个妇人打断。妇人快步走到炕边,
粗糙的手摸了摸林晚星的额头,眼眶瞬间红了:“星星,你可算醒了!
昨天你饿极了想去挖野菜,摔在门槛上磕了头,烧得直说胡话,娘还以为……”妇人说着,
眼泪就掉了下来。
林晚星这才后知后觉地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她现在是青溪县柳树村的农户女林晚星,
十六岁,家里有爹娘,还有三个弟妹:大弟林石头十四岁,二弟林柱子十二岁,
小妹林招娣十岁。原主的爹林老实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只会埋头种地,性子软,
去年旱灾毁了大半庄稼,交完赋税,家里的米缸就见了底;娘王秀莲性子温和,
操持家务却没主见,这几个月全靠挖野菜、啃树皮勉强撑着。原主就是因为饿了三天,
体力不支摔了跟头,才让她这个现代美食博主占了身子。“娘,我没事。
”林晚星哑着嗓子开口,刚想坐起来,就被王秀莲按住:“你身子虚,躺着别动!
家里就剩小半碗玉米面了,娘这就去煮糊糊给你喝。”“别煮!”林晚星连忙拦住她,
目光扫过屋角空荡荡的米缸,又看向站在门口的三个弟妹——林石头攥着小铲子,
指节发白;林柱子盯着灶台,咽了咽口水;林招娣手里的树皮,已经被啃得坑坑洼洼。
她心里一揪。前世她凭着一手好厨艺,直播、做教程,山珍海味不算天天吃,却从没缺过嘴,
可现在,这一家人连顿热乎饱饭都吃不上。既然占了原主的身子,这家人的生计,
她就得扛起来。“娘,玉米面留着,让石头去院外的坡上挖野菜——要荠菜、马齿苋,
再找几株蒲公英,根别扔,有用。”林晚星撑着身子坐起来,语气坚定,“我有法子,
让咱们全家吃顿饱饭。”王秀莲愣了愣,还是点了头。林石头也没多问,
抓着铲子就往外跑——他虽疑惑姐姐醒了之后像变了个人,却知道姐姐不会骗他。
没半个时辰,林石头就背着半筐野菜回来,绿油油的,还带着露水。
林晚星指挥着王秀莲烧开水,把荠菜、马齿苋摘净焯水去涩,蒲公英根洗干净单独放着,
叶子也焯一遍水,挤干水分切碎。接着,她让王秀莲把玉米面倒进碗里,加温水搅成糊状,
再把切碎的野菜放进去,撒了一点点粗盐——家里的盐罐早就见底了,
这还是王秀莲省下来的。拌匀后,她让王秀莲往锅里倒了几滴菜籽油,把面糊倒进去,
小火慢慢煎。很快,锅里就飘出了香气,玉米面的醇厚混着野菜的清香,
勾得弟妹们围着灶台转。等一面煎得金黄,林晚星又让翻个面,煎到两面酥脆,
一张圆圆的野菜玉米饼就成了。“先给招娣吃。”林晚星把饼掰成四块,先递了一块给小妹。
林招娣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好吃!姐,比树皮香多了!
”林柱子和林石头也跟着吃了起来,狼吞虎咽却不敢多抢,还想着留些给爹娘和姐姐。
王秀莲看着孩子们的模样,又尝了一口饼,眼眶又红了——这饼外酥里软,一点都不涩,
小半碗玉米面加一筐野菜,竟让全家都吃了顿饱饭。林晚星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踏实了些。
这只是第一步,等她身子好利索了,就得琢磨着赚钱,让这家人再也不用饿肚子,
还能吃上肉、穿上新衣裳。第二章 野菜变宝,村口小摊赚第一文林晚星的身子养了三天,
就能下床走动了。这三天里,她每天都用野菜和玉米面做饼,
有时还会把蒲公英根洗干净煮水,清热解腻,一家人的气色渐渐好了起来,
再也不用靠啃树皮度日。可光靠家里这点存粮和野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天晚上,
等弟妹们睡了,林晚星拉着王秀莲和林老实坐在灶房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爹,娘,
咱们去镇上摆摊吧,卖野菜玉米饼,肯定能赚钱。”林老实愣了愣,连忙摇头:“星星,
不行啊!咱们哪懂摆摊?再说,镇上的人都比咱们有钱,能吃得上白面馒头,
谁会买咱们的野菜饼?”王秀莲也跟着担心:“是啊星星,要是做了饼卖不出去,
玉米面就浪费了,咱们家耗不起啊。”“爹,娘,你们放心。
”林晚星拿出白天做好的一小块饼,递到他们面前,“咱们的饼和别人的不一样,外酥里软,
还带着野菜的香,镇上的伙计、赶路的人,肯定爱吃。而且咱们卖得便宜,一文钱一块,
成本低,就算卖不完,咱们自己也能吃,不浪费。
”她又算了一笔账:家里还有小半袋玉米面,够做三十多块饼,一文钱一块,要是能卖完,
就能赚三十多文,够买两斤白面,还能买半斤肉,让全家解解馋。
林老实和王秀莲被说得动了心,可还是有些犹豫——他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从没跟人做过买卖,怕被人骗,也怕卖不出去。“爹,娘,我跟石头去摆摊,
你们在家看着柱子和招娣,要是卖得好,咱们以后就天天去。”林晚星看着他们,语气笃定,
“就算卖不好,也没关系,就当试试水。”架不住林晚星的劝说,林老实终于点了头:“行,
那咱们就试试。明天爹早起去磨点玉米面,再让石头多挖点野菜。”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
林老实就去了村里的磨坊,
把家里仅有的玉米都磨成了粉;王秀莲忙着摘野菜、焯水;林晚星则负责调面糊,
还特意加了点切碎的萝卜干——这是她昨天在村口的菜地里捡的,别人不要的小萝卜,
洗干净腌了一夜,又脆又香,加在饼里能提味。等做好二十块饼,天刚蒙蒙亮,
林晚星就和林石头推着家里的旧木车,往镇上赶。木车没有轮子,是林老实临时用木头搭的,
推起来有些费劲,林石头怕姐姐累着,一直抢着推,林晚星也没闲着,在后面帮忙扶着,
姐弟俩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镇上。他们把摊子摆在了镇上的路口,这里来往的人多,
有赶路的客商,也有镇上的伙计。林晚星把饼放在干净的竹篮里,
又找了块干净的布铺在旁边,大声吆喝起来:“卖野菜玉米饼咯!外酥里软,一文钱一块,
管饱又解馋!”一开始,没人过来,大家都只是瞥一眼,就匆匆走了。
林石头有些着急:“姐,没人买怎么办啊?”“别慌,再等等。”林晚星安抚道,她知道,
刚开始摆摊,没人信任很正常。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短打的伙计走了过来,揉了揉肚子,
疑惑地问:“小姑娘,你这饼真的好吃吗?别是又干又涩的,吃了硌牙。”“大哥,你放心,
不好吃不要钱!”林晚星拿起一块饼,递到他面前,“你先尝一口,要是觉得好吃,再买。
”那伙计也不客气,接过饼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哎!这饼不错啊!外酥里软,
还有点萝卜干的香味,一点都不涩!给我来两块!”“好嘞!”林晚星连忙接过一文钱,
递给他两块饼。有了第一个顾客,后面的生意就好做了。赶路的客商闻着香味走了过来,
买了饼当干粮;镇上的妇人看着实惠,也买了两块回去给孩子吃。不到一个时辰,
二十块饼就卖完了,竹篮里装了二十多文钱,还有几文是顾客多给的,说饼好吃,
下次还来买。“姐!卖完了!咱们真的赚到钱了!”林石头拿着钱袋,手都在抖,
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么多钱。林晚星也笑了,把钱袋递给他:“是啊,赚到了。
咱们先去买两斤白面,再买半斤肉,回去给爹娘和弟妹们做肉包子吃。
”姐弟俩去粮铺买了白面,又去肉铺买了半斤五花肉,
还特意买了点生姜和葱花——之前家里连盐都省着用,更别说这些调料了。回去的路上,
林石头推着木车,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回到家时,
王秀莲和林老实正站在门口张望,看到他们回来,连忙迎了上去:“怎么样?卖出去了吗?
”“娘!卖完了!赚了二十多文!”林石头把钱袋递过去,又把白面和肉拎出来,
“姐还买了肉,说给咱们做肉包子吃!”王秀莲看着钱袋和肉,眼睛都直了,
伸手摸了摸白面,又摸了摸肉,眼泪又掉了下来——这还是家里这两年,第一次买肉,
第一次能吃上白面馒头。林老实也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说:“好,好,星星能干,
石头也能干!”中午,林晚星亲自下厨,把五花肉切碎,加了生姜、葱花和一点点盐,
调成肉馅,又和了白面,擀成包子皮,包起了肉包子。锅里的水烧开,包子放进去蒸,
没一会儿,整个院子都飘着肉香,林招娣和林柱子围着灶台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
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包子熟了!”林晚星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出锅,白白胖胖的,
咬一口,汤汁四溢,肉香十足。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肉包子,喝着小米粥,
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林招娣一边吃,一边说:“娘,姐做的包子真好吃!
以后咱们天天都能吃肉包子吗?”林晚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会的,只要咱们好好干,
以后不仅能天天吃肉包子,还能穿上新衣裳,住上青砖瓦房。”这话,在当时听着像个奢望,
可林晚星心里清楚,只要找对路子,凭着她的厨艺,这个奢望,很快就能实现。
第三章 改良口味,杂粮小吃火遍镇卖野菜玉米饼的生意,一做就是半个月。
林晚星和林石头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不到中午就能卖完,每天能赚三十多文,
家里的存粮越来越多,不仅能吃上白面和肉,还还清了之前欠邻居的五文钱,
弟妹们也都穿上了新做的粗布衣裳,气色好了不少。可林晚星知道,一直卖一种饼,
顾客迟早会吃腻,得改良口味,增加品类,才能把生意做长久。这天晚上,
她召集全家坐在院子里,商量着新增小吃的事。“爹,娘,石头,咱们总卖野菜玉米饼不行,
得做点别的,让顾客有得选。”林晚星说道,“我想加两种小吃,一种是甜口的豆沙饼,
一种是咸口的菜肉馅饼,再煮点小米粥,搭配着卖,肯定更受欢迎。”“豆沙饼?菜肉馅饼?
”王秀莲疑惑地问,“那豆沙怎么弄啊?咱们家也没红豆啊。”“娘,
咱们可以去镇上买红豆,红豆不贵,一斤才两文钱,煮烂了加糖,就能做豆沙馅。
”林晚星解释道,“菜肉馅饼就用家里种的白菜,加一点点肉,成本也不高,而且咸香可口,
赶路的人吃着也顶饱。”林老实点了点头:“行,你说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
明天爹去镇上买红豆,再买些糖回来。”第二天,林老实去镇上买了红豆和红糖,
王秀莲在家煮红豆——红豆要煮得软烂,才能压成豆沙,她守在灶台边,煮了两个多时辰,
才把红豆煮烂,然后加了点红糖,用勺子压成了细腻的豆沙。林晚星则和了两种面,
一种软面做豆沙饼,一种硬面做菜肉馅饼——软面做的豆沙饼,
咬起来更松软;硬面做的菜肉馅饼,煎出来外皮更酥脆。她先把豆沙包进软面里,
揉成小圆球,再擀成薄饼,放进锅里煎,煎到两面金黄,
豆沙的甜香就飘了出来;菜肉馅饼则是把白菜切碎,加了肉末和调料,包进硬面里,
擀成饼煎,外皮酥脆,里面的馅料多汁,一口下去,咸香十足。还煮了一大锅小米粥,
装在一个大陶壶里,顾客买饼的时候,加一文钱就能喝一碗热粥,暖身又解腻。
这天去镇上摆摊,林晚星刚把豆沙饼和菜肉馅饼摆出来,甜香和咸香就吸引了不少人。
之前常来买玉米饼的伙计,看到新增的小吃,立马走了过来:“小姑娘,这是新做的?
给我来一块豆沙饼,一块菜肉馅饼,再来一碗粥。”“好嘞!”林晚星连忙递给他饼和粥。
那伙计先咬了一口豆沙饼,眼睛亮了:“这豆沙饼真甜!豆沙细腻,一点都不噎人!
再咬一口菜肉馅饼,更是绝了!外皮酥脆,里面的馅真鲜!”周围的人听了,
都纷纷围了过来,有的买豆沙饼,有的买菜肉馅饼,还有的直接要“饼+粥”的套餐。
不到一个时辰,三十块饼和一大壶粥就卖完了,赚了五十多文,比之前多赚了近二十文。
接下来的几天,生意越来越火。镇上的人都知道,路口有个小姑娘卖的小吃好吃,有甜有咸,
还有热粥,实惠又美味。不仅赶路的人和伙计来买,就连镇上的财主家的丫鬟,
都特意来买豆沙饼回去给小姐吃;还有邻村的人,特意绕到镇上,来买她做的饼。有时候,
饼还没煎好,就有人在排队等着。林石头忙着收钱、递饼,林晚星忙着煎饼,
姐弟俩忙得脚不沾地,还是有些应付不过来。这天收摊回来,林晚星跟爹娘商量:“爹,娘,
现在生意太好了,我和石头两个人忙不过来,要不明天娘也跟我们去镇上吧,
您负责盛粥、递饼,我负责煎饼,石头负责收钱,这样能快些,也能多做些饼卖。
”王秀莲有些犹豫:“我……我能行吗?我怕算错账,也怕跟人说话紧张。”“娘,您放心,
有我呢。”林晚星安抚道,“盛粥、递饼都是简单活,算账有石头,
您只要把饼和粥递给顾客就行,不用多说什么。”林老实也劝道:“秀莲,你就去吧,
孩子们忙不过来,你去搭把手,咱们一家人一起干,日子才能越来越好。”第二天,
王秀莲就跟着林晚星和林石头去了镇上。一开始,她确实有些紧张,递饼的时候手都在抖,
说话也声音小,可慢慢的,看到顾客都很和善,还夸她做的饼好吃,她也就放松下来,
动作越来越麻利,还能跟顾客笑着说几句话。有了王秀莲帮忙,每天能多做二十多块饼,
赚的钱也越来越多,每天能有七八十文,一个月下来,竟攒了二两多银子。二两银子,
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普通农户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三四两银子,
足够买十斤肉、五十斤白面,还能给全家都做一身新衣裳。这天晚上,林晚星把银子拿出来,
放在桌子上,全家围着桌子,看着白花花的银子,都激动得说不出话。
林招娣伸手摸了摸银子,小声问:“娘,这银子能买好多肉包子吗?
”王秀莲笑着点头:“能,能买好多好多,让招娣天天吃都吃不完。
”林晚星看着一家人的模样,心里暖暖的:“爹,娘,这只是开始,咱们以后还要开个小店,
不用再风吹日晒地摆摊,让全家都过上好日子。”第四章 租下铺面,
小吃铺开张客盈门说要开小店,林晚星可不是随口说说。摆摊这两个月,
她早就把镇上的地段摸熟了——最热闹的就是中街,两边有粮铺、布庄、杂货铺,
来往的人最多,唯一可惜的是铺面紧俏,大多被老商户占着,很难空出来。这天收摊时,
林晚星特意绕到中街,想再碰碰运气,刚走到一家旧杂货铺门口,
就看到门上贴了张“铺面出租”的纸条。她心里一喜,连忙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姓刘,铺子里的杂货卖不动了,儿女又在县城定居,
想把铺面租出去,自己去县城养老。“刘奶奶,您这铺面想租多少钱啊?”林晚星笑着问,
目光扫过铺子——不算大,约莫有十平米,里面铺着青砖,靠墙能打个灶台,
中间还能摆两张桌子,刚好够做小吃铺用,门口还能摆个小摊子,放做好的饼,
方便顾客拿取。刘奶奶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知道她是路口卖小吃的小姑娘,
之前还买过她的豆沙饼,印象不错:“姑娘,我这铺面地段好,不跟你多要,一个月三百文,
押一付三,要是你诚心租,我再送你一套旧桌椅,不用你再额外置办。
”林晚星心里算了笔账:现在每天能赚八十多文,一个月就是二两四,三百文的租金不算贵,
押一付三刚好一两二,家里攒的银子够,还能剩下些钱买灶台、案板和调料。她没犹豫,
连忙点头:“刘奶奶,我租!明天我就带银子来跟您签契书。”第二天一早,
林晚星就和林老实一起,带着一两二银子去了刘奶奶家,签了契书,拿到了铺面的钥匙。
全家都高兴坏了,林石头主动提出,要去村里找会木工的王叔,
帮忙打个结实的灶台;林柱子和林招娣也没闲着,跟着王秀莲去河边挑水,
把铺面里的灰尘擦得干干净净;林晚星则去镇上的铁匠铺,
买了一口大铁锅、两把菜刀和几个陶盆陶碗。忙了三天,
铺面终于收拾好了——靠墙的灶台砌得整整齐齐,锅里的水烧得哗哗响;中间摆着两张方桌,
四条长凳,擦得锃亮;门口的小摊子上,放着竹篮,里面铺着干净的粗布,就等做饼了。
林晚星还特意让林石头写了块木牌,上面刻着“晚星小吃铺”五个字,挂在门口,
显眼又好记。开张这天,林晚星特意起了大早,
做了比平时多一倍的饼——野菜玉米饼、豆沙饼、菜肉馅饼各做了四十块,
还煮了两大壶小米粥,又新增了个小菜,凉拌黄瓜,一文钱一碟,解腻又爽口。
为了吸引顾客,林晚星还定了个小规矩:开业前三天,买两个饼送一碗小米粥,
买套餐一个饼+一碗粥+一碟小菜只要三文钱,比平时便宜一文。消息一传开,
早就等着的顾客立马围了过来,之前常来买饼的伙计、财主家的丫鬟,还有邻村特意来的人,
把小店挤得满满当当。“给我来两个菜肉馅饼,听说送粥是吧?”“我要一套套餐,
再来一块豆沙饼,给孩子带回去!”“姑娘,你这铺子开得好啊,
以后不用再风吹日晒地找你了!”林晚星站在灶台后,手脚麻利地煎饼,
面团在她手里揉、擀、包、煎,一气呵成,金黄的饼一个个出锅,香气飘出老远,
又吸引了不少路人进来。王秀莲负责盛粥、递小菜,
嘴里还不忘跟顾客打招呼;林石头收钱、装饼,算钱又快又准,
从不出错;林柱子则在门口招呼顾客,看到有人来了,就笑着说“里面请,刚煎好的饼,
热乎着呢”;就连最小的林招娣,都学着帮忙擦桌子、收碗筷,一点都不添乱。忙到中午,
做的饼和粥全卖完了,连凉拌黄瓜都没剩下,林晚星算了算,一天就赚了一百五十多文,
比摆摊时多了近一倍。中午吃饭时,一家人坐在自己的铺子里,吃着热乎的肉包子,
王秀莲看着满屋子的桌椅,眼眶又红了:“真没想到,咱们也能在镇上有个自己的铺子,
再也不用怕下雨下雪出不了摊了。”第五章 客诉寻因,
改良配方留客源“晚星小吃铺”开张后,生意红火了半个多月,可这天傍晚收摊时,
林晚星却发现了不对劲——往常这个点,最后一炉饼早该卖完了,今天还剩了七八块,
而且有两位老顾客来买饼时,脸色都不太好,没说两句就走了。
林晚星把剩下的饼递了一块给林石头:“石头,你尝尝,是不是今天的饼有问题?
”林石头咬了一口,皱了皱眉:“姐,好像比平时硬了点,豆沙馅也没之前甜了,
吃着有点干。”林晚星自己也尝了一块,果然如林石头所说——饼皮偏硬,
豆沙馅的甜度也不够,菜肉馅饼里的白菜还带着点生涩。
快穿:我在BE虐文里当助攻林乐乐苏云晚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快穿:我在BE虐文里当助攻(林乐乐苏云晚)
穿成炮灰我靠囤货在末世躺赢(林晚白薇薇)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完结免费小说穿成炮灰我靠囤货在末世躺赢(林晚白薇薇)
穿成炮灰我靠囤货在末世躺赢林晚白薇薇全文免费阅读_完结热门小说穿成炮灰我靠囤货在末世躺赢(林晚白薇薇)
林晚白薇薇《穿成炮灰我靠囤货在末世躺赢》全文免费阅读_穿成炮灰我靠囤货在末世躺赢全集在线阅读
林阳张大鹏(谢邀!我在无限轮回中成神)最新章节列表_(林阳张大鹏)谢邀!我在无限轮回中成神最新小说
谢邀!我在无限轮回中成神林阳张大鹏小说完整版_热门好看小说谢邀!我在无限轮回中成神(林阳张大鹏)
《谢邀!我在无限轮回中成神》林阳张大鹏已完结小说_谢邀!我在无限轮回中成神(林阳张大鹏)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洛夕颜凌绝《师尊修无情道,却为我堕凡尘》完结版阅读_(师尊修无情道,却为我堕凡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