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暗流涌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项目组的牌子挂起来了,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林远的第一站是农技站。

站长老李打着哈哈:“林干部,不是我不支持,站里就一辆皮卡,都快散架了,天天要跑县里报材料,实在抽不出车和人去村里啊。”

跑财政所,所长面露难色:“项目资金没到位,前期启动经费?

不好办啊,账上实在紧张,要不……等省里钱下来了再说?”

就连镇上信用社的贷款,也卡在了担保环节。

农民没有抵押物,需要镇政府提供风险担保。

又有领导犹豫了:“万一失败了,这笔钱是不是就打水漂了?

责任谁担?”

更大的阻力来自村里。

尽管村支书老李积极动员,但村民们顾虑重重。

“种了一辈子粮食,没种过那玩意儿,赔了咋办?”

“说的好听,到时候你们干部一拍***走了,亏的不是我们?”

“有那工夫,我不如去镇上打零工现挣现得。”

林远没有气馁。

他骑上自己的旧自行车,天天往小河村跑。

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掰着手指头给村民算账,拿着照片讲技术。

他专门找到几个在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和能人,重点攻坚。

同时,他几乎天天泡在邮电所那部唯一的传真电话前,和省厅的工作人员软磨硬泡催基金批复,和大学老师反复确认技术细节。

他的务实和拼劲,渐渐打动了一些人。

老支书率先表态拿出自家最好的三亩水田做试验。

陈老栓出院后,也让孙子小强拉着林远的手:“林干部,我家的地,你说了算,我信你!”

一周后,转机出现。

周书记在全体干部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某些部门的“懒政”思想:“……改革哪有没有风险的?

如果都怕担责任,那我们不如天天喝茶看报纸,青林镇就永远穷下去!

项目组的工作,是党委会的决定,必须全力支持!

谁设卡子,谁换位子!”

书记的强硬表态,瞬间扫清了许多障碍。

农技站的车“突然”能排开了,财政所也“挤”出了一点前期经费。

林远明白,这是周书记在用他的权威为自己保驾护航。

他更感责任重大。

夜深人静,他坐在办公室,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他赢得了第一场战役,但首觉告诉他,眼前的顺利之下,似乎潜藏着更复杂的东西。

王副镇长那次质疑后意味深长的眼神,某些部门阳奉阴违的拖延……他触动的,或许不仅仅是土地。

他翻开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青林镇扶贫试点项目工作日志”。

他的笔尖顿了顿,然后又在这行字下面,用力地划下一道横线。

这条从乡镇起点的路,比他想象得更崎岖,也更深不可测。

但他己经踏了上去,别无选择,唯有前行。

项目在周书记的强力推动下,终于磕磕绊绊地启动了。

省里的专项基金批了下来,虽然比申请的数额打了折扣,但足以支付首批种苗和肥料费用。

农学院的教授也传来好消息,同意派一名博士生下周驻镇指导。

>>> 戳我直接看全本<<<<